問題詳情
9.一件大事急劇的的改變了古老的農業生活常規。朝聖旅行幾千里、打仗更是大筆消費,攜帶物品交換已經不可能,於是公爵大爺需要攜帶珍貴的黃金出門。哪裡可以借到?倫巴底人有不少人放債,他們坐在稱為 banco交易櫃檯前,公爵可以拿封建土地抵押,結果可能是公爵破產,倫巴底人富有或得到自治特權。上文中的大事,應該是指什麼?
(A)十字軍東征
(B)百年戰爭
(C)黑死病
(D)地理大發現。
(A)十字軍東征
(B)百年戰爭
(C)黑死病
(D)地理大發現。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基督宗教從早期受到迫害,到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而且在帝國境內快速發展。下列地區接受基督教義的先後順序,其正確的組合為 (A) 近東地區、東歐地區、西歐地區、義大利半島(B) 近東地區、義
- 【題組】下列何者正確地描述了甲區附近主要的空氣流動特性? (A)風繞著甲區成逆時鐘旋轉 (B)從太平洋吹來潮濕的空氣 (C)四周空氣快速向甲區集中 (D)乾燥的空氣從甲區附近向外吹送。
- 求下列各式之值?【題組】(1)= (1)
- 以下是西元8世紀末《羅蘭之歌》(描述查理曼出兵西班牙經過)部分內容:「為了可愛的法蘭西,金子做的劍把將會沾滿鮮血。異教徒來此隘口是自取滅亡,我敢說,他們都將死路一條。查理聽到,他會派人過來,國王將
- 「這名詞源自義大利文,原意是桌子、長椅。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貨幣貸放者或兌換者與他們的客戶,就在鋪著綠色桌巾的櫃檯上進行交易,日後這種經濟活動愈趨發達擴張,唯以『桌椅』之原名稱呼這種行業組織
- ( )下列關於基督教分裂的敘述,哪個選項的內容是對的? (A)東方主張使用聖像,西方堅決反對,因而造成激烈的衝突(B) 聖像破壞運動後來因狄奧多西下令恢復聖像,才平息紛爭(C)東方主張政教分離,西
- ( )有一段文字描述某一個時代,其內容如下:「如果你去買麵包,老闆會跟你說聖父比聖子更偉大;如果你問洗澡水打好了沒有,你得到的答案是,聖子誕生時什麼也沒有。」請問這指哪一個時代? (A)西羅馬時
- 三、整合題**右圖為以南極點為中心的南半球示意圖。圖中 A、B、C 分別代表 、 、 的緯線,甲、乙、丙表示行星風系的風帶。請問:【題組】請寫出乙風帶的「名稱」,並在示意圖上以實線箭頭畫出「風向」
- 想要了解中世紀時期,巴格達城市的商業繁榮景象,下列哪部書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A)《神曲》(B)《上帝之城》(C)《圓桌武士》(D)《天方夜譚》。
- 伊斯蘭教創始於西元第七世紀,至今信徒已超過十億;該宗教之所以能吸引大批信徒的原因是:(甲)教義簡明,易懂、易行;(乙)強調種姓制度,人民宿命守分;(丙)以阿拉伯文寫成之「可蘭經」僅一版本,容易溝
內容推薦
- ( )當代台灣歷史學者王任光翻譯查士丁尼大帝的一項詔令,並說:「事實上查士丁尼就是君士坦丁第二。」請問王教授的說法是什麼意思? (A) 政權與教權互相排斥(B) 政權臣服於教權之下(C)政權控制
- ( )西元七世紀後期時伊斯蘭教領導中心已分裂為什葉派(Shiites)與素尼派(Sunnites),試問兩者差異何者正確?【題組】9 (A)什葉派主張繼承者應由選舉產生 (B)素尼派比較溫和、寬厚
- 1347到1351之間,歐洲大約3000萬人死去,佔總人口的1/4。禍因源於中亞,擴散到黑海,轉往熱那亞,傳到地中海各大港口,再深入內地。城鎮受害的程度比鄉村大,尤其是僧侶集中處。上述災難是指哪
- 在西方中古的時代,有一個國家非常重視世俗教育。不少西方學者認為,如果沒有□對古典文化的保存,那麼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荷馬與索福克勒斯可能很難為後人所真正了解,他們的傑作很有可能會散失。如果真是這
- 【題組】請問B+Z=?,C+W=?(A)(B)(C)(D)90 (E)94 。
- ( )孫無敵是一個八世紀生活在巴格達的伊斯蘭教徒,與中國從事貿易事業,請問他在經商過程中可能遇到什麼現象? (A)因為他是商人所以在阿拔斯王朝社會裡極受尊重 (B)他到廣州經商時,適逢安史之亂,
- 【題組】( )承上題,造成伊斯蘭教內部分裂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A)對穆罕默德地位的認定不同 (B)對教義的解讀不同 (C)對帝國統治方式的認知差異 (D)對王位繼承問題的爭執
- 下列有關比較東羅馬帝國與中古歐洲在社會經濟方面異同的敘述中,何者正確? (A)東羅馬帝國仍然保持著某種城市文明,君士坦丁堡仍是貿易樞紐;中古歐洲無繁榮的城市經濟,以物易物的情況最普遍 (B)東羅
- 十八世紀英國史家吉朋,在其名著「羅馬帝國興亡史」中,探討西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指出:「西羅馬帝國的衰亡,乃是『野蠻與宗教的勝利』的結果。」請問:吉朋所指的「野蠻」與「宗教」是什麼?(A)北蠻人的
- ( )下圖代表的是歐洲某個重要事件的發展過程。此事件指的應該是 (A) 拜占庭帝國的對外擴張 (B) 方言文學的傳布 (C) 黑死病的感染 (D) 十字軍的出征
- ( )中古後期歐洲與東方貿易興盛,促進商業復甦城市與起,請問其發展的趨勢為何? (A)由北向南(B)由東南向西北 (C)由西向東 (D)由西北向東南
- ( )羅馬時期頒布一項政令:「有關基督徒的一切禁令均已取消,今後凡欲崇奉基督宗教者,能自由並公開行之,不得受阻。」請問這份文件代表何種意義? (A)基督宗教成為羅馬國教 (B)基督宗教成為世界性
- ( )有關「佛像」的發展下列何者正確? (A)佛教一開始即使用佛像 (B)貴霜王朝時期佛像才誕生 (C)笈多王朝時期以法輪、法座來代表佛陀 (D)貴霜王朝時期佛像開始轉型
- 下列四張圖是歐洲中古時代到近代政治、宗教關係演變的幾個寫照,依發展的順序排列應該是:(A) 1234 (B) 2413 (C) 2134 (D)3412
- ( )瓦拉(Lorenzo Valla) 採用比對語法的方式重新檢試,驗證提出《君士坦丁的捐獻》是後人所捏造,請問他展現出文藝復興時代的何重精神? (A)科學研究的精神 (B)激發人的潛力 (C
- ( )張君雅小妹妹正在看一本書,其內容提及加洛林文藝復興運動、羅蘭之歌、教宗李奧三世,請問這本書描述的主角是誰? (A)查里曼 (B)矮子丕平 (C)克洛維 (D)鐵槌查理
- 設A、B為兩事件。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若A與B為獨立事件,則A與B為互斥事件。 (B)若A與B為互斥事件,則A與B為獨立事件。(C)若A與B為獨立事件,則 。 (D)若A與B為獨立事件,則 。
- ( )1095-1291年間的十字軍東征活絡了歐洲的商業,帶動東西文化交流,像造紙術、印刷術和許多伊斯蘭學術著作都在此時由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試問其大多數經由哪兩大管道傳往歐洲? (A)威尼斯、
- 上方右圖是總合供給與總合需求圖。縱軸代表物價水準,橫軸代表國民生產毛額。如果政府希望提高總合需求從AD0到AD1,下列哪個政策無法達成目標? (A) 增加各項公共投資 (B) 擴大就業機會
- 何先生出生於臺中,幼年時就讀於當地的公學校,後來轉到東京求學。有一天,他看到報上登出某地區新成立的政府因與日本關係密切,急需日語教學人才;由於他的語言較無問題,願意應徵,也立刻被錄用。他從東京
- 老師帶學生去苗栗博物館參觀,除了看到蠶絲的製品之外,還到一所烈士紀念館,老師介紹其生平時說:「他曾經參加過革命運動,後來奉國父的命令,成立同盟會臺灣分會於苗栗,組織抗日運動,最後被捕,死前留下遺
- 霧峰詩人林幼春(林獻堂堂侄)在 1920 年代的生活可能是為何? (A)在報紙上看到賴和撰文,鼓吹白話文新文學 (B)參加櫟社,撰詩抗議日本統治 (C)接待來訪的梁啟超,和他談論如何推動臺灣同
- 43~45 題為題組題:「南北緯 15°~35°間」是熱帶沙漠氣候的分布區,而「南北緯 30°~40°間的大陸西岸」則是溫帶地中海型氣候的主要分布區,試問:【題組】下列何者為熱帶沙漠氣候的共同成
- 為了有效的壓制臺灣人的武裝抗日,日本總督府曾經先後實施許多措施,這些措施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直到1902年,終於將多數的武裝抗日勢力瓦解。請問:下列何者是日本政府延續清朝的舊制度所實施的? (
- 投擲一公正硬幣10次,且每次投擲互不影響,已知在第5次為正面的條件下,則第6次為反面的機率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