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小平和小安一起玩機器人,他們互相交換玩,但是他們各自為自己的機器人加上武器,他們之間的同儕社交活動屬於:
(A)非社交性活動
(B)平行性遊戲
(C)聯合性遊戲
(D)合作性遊戲。
(A)非社交性活動
(B)平行性遊戲
(C)聯合性遊戲
(D)合作性遊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70796
統計:A(10),B(189),C(266),D(19),E(0)
內容推薦
- 評量測驗過後,最重要的事是向個案解釋溝通測驗結果,以下何者敘述有誤:(A)以機率的方式說明與呈現結果,而不是以確定的說法預測結果 (B)如果溝通說明後,能鼓勵個案自己解釋一次 (C)準備一個清
- 小偉向輔導老師表示:「我很氣媽媽昨天不准我看電視」,下列哪一句較符合「同理心」之反應?(A)「媽媽的要求讓你感覺到不愉快」 (B)「讓我們來想想看爸爸為什麼限制你」 (C)「媽媽限制你也是為你
- 基仁是被導師轉介來輔導室接受諮商的學生,他最近遭逢家變,所以是低頭且焦慮不安的,那麼身為輔導老師要怎麼安撫基仁最為適合? (A)你放心,我會幫助你的! (B)我知道你心裡有些話,但是很難說出來
- 以下何者不包括知後同意的內容?(A)晤談的利益與風險 (B)晤談者的訓練背景 (C)晤談期程和結案 (D)價值觀的溝通。
- 關於心理評量的原則,何者敘述有誤:(A)應有清楚的評量目的,才能選擇合適的評量工具 (B)評量是高度專業的工作,不適宜邀請個案成為共同合作者 (C)應該同一時間評量一個以上的變項,提供更多元豐
- 小華的爸爸很嚴厲,由於小華被打過,小華從來不敢違抗,連說出自己的想法都不敢,爸爸很討厭叔叔,儘管小華覺得叔叔待他很好,他也不敢跟叔叔說話。這種現象可以下列哪一名詞來解釋?(A)迴避學習 (B)
- 以下關於兒童中心團體取向遊戲治療之敘述,何者有誤?(A)不為兒童設立明確目標 (B)須有明確的介入技術 (C)成員的年齡差距最好是一歲內 (D)性別人數以對等最好。
- 下列關於理性情緒治療(RET),何者有誤:(A) 又稱 ABCDE 理論,其中的 B 代表信念(beliefs) (B)每一個人都存有非理性成份,無人可免 (C)非理性行為幾乎在任何社會與文化
- 小雄拿著假蟑螂到教室裡嚇那些女生,讓很多女同學受到驚嚇,老師生氣,對小雄說:「小雄,我一點都不欣賞你這樣做,同時我決定我不再理你,不願意跟你說話了。」請問這位老師使用:(A)撤回關愛法 (B)
- 禮棋進行過一項測驗,發現他是「場地依賴型」的兒童,請問他將會有哪項行為表現?(A)個人主義 (B)喜歡表現 (C)控制環境 (D)敏感順從。
內容推薦
- 關於佛洛伊德(Freud)的理論,下列何者不正確?(甲)人類行為動力主要來源是非理性的衝動、潛意識的動機與本能的驅力。(乙)超我部份,代表著直接追求和強迫立即滿足身體慾望的力量。(丙)潛意識為
- 關於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的敘述,何者正確?(A)由 Arnold Lazarus 所創 (B)不強調接納層面 (C)排除心理分析技術 (D)
- 如果有團體成員在繞圈發言中表達「我不想要在這裡」,哪一個領導者的口語反應較為恰當?(A)是什麼事情讓你不想待在這裡 (B)為什麼你要這麼說 (C)你的反應是正常的,再加油點 (D)在團體中你一
- 依莉這一次的期末考,考得相當不理想,尤其最有把握的地理,卻考最差。依莉說:「雖然這次的考題是難了點,不過我應該用功一點,星期天不應該還跟媽媽參加聚餐」,那麼依莉是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以下哪一個敘
- 當爸爸問韋廷:「功課做好了嗎?」,韋廷回答:「不要管我 !」,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 TA 的交流類型?(A) 互補型 (B)交叉型 (C)曖昧型 (D)衝突型。
- 當成員欲中途退出自願參加的團體時,領導者應如何因應?(A)領導者告訴該成員中途離開團體對他有害,鼓勵他留下以期待更多的收穫。(B)離開是成員應有的權利與自由,同意他離開團體。(C)讓他知道他有
- 關於動機式晤談(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的敘述,何者有誤?(A)以人為本的治療方法 (B)強調抗拒是一種趨力衝突的反應 (C)協助當事人自我負責 (D)是一種指導
- Corsini 和他的同事研究發現治療的機轉因素,以下何者不是行為因素?(A)模範 (B)現實檢驗 (C)發洩 (D)互動。
- 卿育很喜歡侵犯別人,而且屢勸不聽。雖然理論上都希望老師多使用正增強,但偶而還是會使用懲罰以抑制不當行為,下列哪一項陳述並不適當:(A)嚴厲的身體懲罰可能引起高度焦慮,而造成負面的副作用 (B)
- 諮商師提供個案情緒、認知、行動上的關心、鼓勵,表達對個案的支持信心的恢復信心技術又叫做何種技術?(A)再保證技術 (B)同理心技術 (C)激勵技術 (D)回饋技術。
- 團體領導者如何評估團體的發展階段較為正確?(A)根據團體動力與互動狀況評估 (B)根據團體進行的次數來評估 (C)根據團體成員的關係發展程度評估 (D)根據團體的方案設計的進展來評估。
- 強調傾聽兒童的心聲,協助兒童接受行為後果、運用情緒訓練、舉行家庭會議、並運用鼓勵技巧,上述較偏向哪一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A)個人中心 (B)阿德勒 (C)認知行為 (D)正念認知。
- 以下關於 Bowen 的家族治療之敘述,何者有誤?(A)是一種跨世代的家族系統觀點 (B)提出自我分化的看法 (C)透過指派任務使家庭改變問題行為持續的系統 (D)家庭成員在思想、感覺和行為上
- 兒童在發生偏差行為時,其實會先有警訊,並非忽然發生,這便是阿德勒(Adler)主張的,認為要輔導兒童的偏差行為,必先瞭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與目的,此種警訊式的偏差行為有四種,其出現的順序為 (A
- 邱老師在帶領團體諮商中說:「今天我感覺到考完試大家好像心情不太好,都不太願意說話。可不可以讓我知道你們現在的心情和想法?」這是運用哪一項技術? (A)立即性技術 (B)摘要技術 (C)面質技術
- 領導者在團體那一階段較適合引發成員深層的自我揭露?(A)團體的每一階段 (B)工作階段 (C)轉換階段 (D)結束階段。
- 以下對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的描述何者有誤?(A)由 Wolpe 所創 (B)應用操作制約模式為基礎 (C)適用於有特定畏懼症(specific
- 「行為改變技術」是進行輔導時常用的策略,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錯誤?(A)主要技術有矛盾意向法與語意正確法 (B)可轉換不適應行為 (C)應用增強、消弱、懲罰、隔離等原理 (D)可視個案的特別狀況
- 學校的心理測驗在諮商輔導上有許多功能,下列哪一項不包含在內?(A)診斷學生精神疾病 (B)協助學生瞭解自己(C)診斷學生學習困難 (D)輔導學生做最佳選擇。
- 下列何者不是諮商理論的共同因素:(A)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B)重要他人對個體有關鍵性的影響 (C)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D)認為個體是可以改變的。
- 你的當事人是國小學童,面對家長詢問你與其子女的諮商內容時,你會如何處理:(A)請示校長、輔導主任核可後告知 (B)告訴家長基於保密原則,無法告知 (C)因為家長是監護人且基於關心子女的適應狀況
- 吉諾特(Ginott)建議,在對孩童設定限制時,應採取以下四個步驟,請問下述哪一項步驟正確:(A) 接納孩子的意願,但還是要提出批評 (B)再重申這項限制 (C) 可能的話,告訴孩子如何達成他
- 諮商師播放蟑螂的影片給害怕蟑螂的個案觀看,以降低個案的害怕程度,這是何種策略?(A)投射法 (B)洪水法 (C)過度矯正法 (D)替代法。
- 下列何種情況發生,輔導老師有義務依然謹守諮商保密原則,不能跟相關事件的人說明?(A)學生遭受家庭暴力 (B)學生有自殺意念,但無具體計畫 (C)學生在父母不知情的狀況下懷孕 (D)學生揪團並計
- 諮商員發現當事人好像對他有移情現象存在,這時候諮商員應該以:(A) 轉介 (B)面質 (C)立即性 (D)自我揭露,來處理之。【共 5 頁,第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