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吉諾特(Ginott)建議,在對孩童設定限制時,應採取以下四個步驟,請問下述哪一項步驟正確:
(A) 接納孩子的意願,但還是要提出批評
(B)再重申這項限制
(C) 可能的話,告訴孩子如何達成他的意願
(D) 要孩子克制被拒後的憤怒與情緒。
(A) 接納孩子的意願,但還是要提出批評
(B)再重申這項限制
(C) 可能的話,告訴孩子如何達成他的意願
(D) 要孩子克制被拒後的憤怒與情緒。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6593
統計:A(27),B(253),C(144),D(29),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諮商理論的共同因素:(A)強調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B)重要他人對個體有關鍵性的影響 (C)當事人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D)認為個體是可以改變的。
- 學校的心理測驗在諮商輔導上有許多功能,下列哪一項不包含在內?(A)診斷學生精神疾病 (B)協助學生瞭解自己(C)診斷學生學習困難 (D)輔導學生做最佳選擇。
- 「行為改變技術」是進行輔導時常用的策略,下列相關的敘述何者錯誤?(A)主要技術有矛盾意向法與語意正確法 (B)可轉換不適應行為 (C)應用增強、消弱、懲罰、隔離等原理 (D)可視個案的特別狀況
- 以下對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的描述何者有誤?(A)由 Wolpe 所創 (B)應用操作制約模式為基礎 (C)適用於有特定畏懼症(specific
- 領導者在團體那一階段較適合引發成員深層的自我揭露?(A)團體的每一階段 (B)工作階段 (C)轉換階段 (D)結束階段。
- 邱老師在帶領團體諮商中說:「今天我感覺到考完試大家好像心情不太好,都不太願意說話。可不可以讓我知道你們現在的心情和想法?」這是運用哪一項技術? (A)立即性技術 (B)摘要技術 (C)面質技術
- 兒童在發生偏差行為時,其實會先有警訊,並非忽然發生,這便是阿德勒(Adler)主張的,認為要輔導兒童的偏差行為,必先瞭解其行為背後的意義與目的,此種警訊式的偏差行為有四種,其出現的順序為 (A
- 以下關於 Bowen 的家族治療之敘述,何者有誤?(A)是一種跨世代的家族系統觀點 (B)提出自我分化的看法 (C)透過指派任務使家庭改變問題行為持續的系統 (D)家庭成員在思想、感覺和行為上
- 強調傾聽兒童的心聲,協助兒童接受行為後果、運用情緒訓練、舉行家庭會議、並運用鼓勵技巧,上述較偏向哪一學派的親職教育理論?(A)個人中心 (B)阿德勒 (C)認知行為 (D)正念認知。
- 團體領導者如何評估團體的發展階段較為正確?(A)根據團體動力與互動狀況評估 (B)根據團體進行的次數來評估 (C)根據團體成員的關係發展程度評估 (D)根據團體的方案設計的進展來評估。
內容推薦
- 下列何種情況發生,輔導老師有義務依然謹守諮商保密原則,不能跟相關事件的人說明?(A)學生遭受家庭暴力 (B)學生有自殺意念,但無具體計畫 (C)學生在父母不知情的狀況下懷孕 (D)學生揪團並計
- 諮商員發現當事人好像對他有移情現象存在,這時候諮商員應該以:(A) 轉介 (B)面質 (C)立即性 (D)自我揭露,來處理之。【共 5 頁,第 4 頁】
- 對於來自非傳統家庭的學生主動關懷與進行輔導,是屬於三級預防概念的哪一個層級?(A)初級預防 (B)次級預防 (C)三級預防 (D)以上皆是。
- 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診斷,以下何者有誤?(A)包含三個亞型 (B)會在兩個或以上的環境下出現部分症狀(C)持續時間至少一年以上 (D)顯著影響社交、學業和職業功能。
- 王老師認為「孩子不良適應主要是不負責任的結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著重學生責任感的建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學習。王老師應用了下列哪一種學習理論?(A)行為論 (B)現實論 (C)人本論 (
- 有關皮亞傑(Jean Piaget)的觀點下列何者有誤?(A)認為認知是一種結構,是知識的共同心理機制(B)兒童是按照自己經驗來詮釋世界的小哲學家(C)認知發展階段的發展有一定的順序,不可逾越
- 輔導教師目前正在設計一個國小高攻擊兒童的諮商團體,下列哪些事項不會出現在此兒童團體的設計內容中?(甲)同時有高攻擊傾向兒童及常被攻擊兒童參與 (乙)告知成員參與團體可能會有的收獲及潛在危險 (
- 關於行為規範障礙(conduct disorder) 的診斷,以下何者有誤?(A)重複且持續出現侵害他人基本權益的行為 (B)在過去六個月中出現至少三項準則中的行為 (C)未滿 13 歲而逃學
- 關於個人中心治療法,下列何者為非?(A)視個體具有自我實現傾向 (B)關心人而非問題 (C)主要技術為同情與重新導向(D)重視諮商師與治療者的人格特質。
- 有關心理性動機(psychological motive)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指一切以生理變化形成需要為基礎的動機 (B)包含單一層次,皆含有社會性意義 (C)其中成就動機與親和動機完
- 下列關於小團體諮商的開始階段的描述,何者是正確的:(A)成員因彼此不熟識,衝突會較轉換階段時來得多 (B)若成員都參加過團體前個別面談,第一次團體時不需再討論團體規範 (C)若領導者是成員們都
- 個人中心治療法創始人羅吉斯(Rogers)認為諮商目標是協助當事人最終可成為什麼樣的人?(A)功能充分發揮 (B)成就完美 (C)自我肯定 (D)自我效能。
- 兒童與青少年霸凌行為的描述,何者有不正確?(A)年級越高,關係霸凌越多 (B)年級越高,網路霸凌越多 (C)女童的關係霸凌頻率高於男童 (D)女童的網路霸凌頻率高於男童。
- 下列何者描述是正確的:(A)小一剛入學的兒童,大部分是因為學校事物產生恐懼感而拒學 (B)小學六年級第一次出現拒學的兒童,大部分是肇因自分離焦慮 (C)自閉症的發展可能肇因自入小學後的社交恐懼
- 怡玲覺得輔導老師跟媽媽講話的樣子很像,因此在心理輔導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她過去對母親的感受,轉到輔導老師的身上,這是哪一種現象? (A)移情作用 (B)抗拒作用 (C)反移情作用 (D)情感謬
- 遊戲含有實質的學習成長意義,有益於孩童的成長發展,下列關於遊戲發展的敘述,何者有誤:(A)嬰兒最早的遊戲就是玩或弄自己的身體某部分 (B)學步兒能從模仿遊戲中,獲得初步社交性友誼 (C)一歲左
- “ Linux ” 是屬於哪類軟體?(A) 系統軟體 (B) 文書編輯軟體 (C) 簡報軟體 (D) 資料庫軟體
- 諮商師用「人、時、地、什麼、怎麼、如何、為何」等的詞彙協助個案明確地表達個人的感覺、經驗、行為或問題,所用的技術是哪一項? (A)澄清 (B)面質 (C)具體化 (D)自我揭露。【共 5 頁,
- It was years since I had learned Spanish, and I really had to start from scratch again.(A) in adv
- Social workers may launch a series of ________ to call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ir appeals.(A) a
- Landreth 認為設限是一個程序,以下何者乃正確的程序?(A)了解-溝通限制-目標 (B)溝通限制-目標-了解 (C)了解-目標-溝通限制 (D)目標-了解-溝通限制。
- The size and simplicity of an Indian tepee or wigwam lead us to conclude that it was built more f
- Until the 17th century, ropes and baskets were the primary methods of transporting people and go
- The boy scouts made a _____ to do good deeds that will help mankind. (A) porridge (B) plague (C)
- 一般用以禁止在法律程序中揭露秘密通訊內容,稱之為?(A)預警 (B)避免滑坡現象(slippery slope) (C)溝通特權 (D)界線跨越(boundary cros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