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乃因君子:
(A)順時安命
(B)不念舊惡
(C)逆來順受
(D)自然無為。
(A)順時安命
(B)不念舊惡
(C)逆來順受
(D)自然無為。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漢代華北地區的民眾遇到不明原因的大瘟疫時,常會在歲末的時候舉行驅疾趕疫的儀式,此一儀式稱為什麼? (A)扶乩將筆 (B)(燒)王船祭 (C)觀落陰(D) 大儺(舞)。
- 孟子去齊之途中,頗有不豫之色,是因為:(A)未見五百年一現之王者(B)天下尚未能平治 (C)責備齊君不知己之能力 (D)埋怨上天尚不欲平治天下。
- 「千喚不一回」的「千」是誇飾格,形容其多,是虛數。下列各文句中的數字,屬於虛數者(A)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B)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C)「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D) 「千」
- 二、多選題:每題2分、共20分下列有關臺灣「新石器」文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大坌坑文化 又稱「粗繩紋陶文化」,屬新石器時代早期 (B)圓山文化 以貝塚聞名 (C)十三行文化 已使用
- 朱一貴的起事,不僅使清朝嚴懲逃到澎湖的臺灣各級文武官員,同時檢討在臺的統治機制,於是在雍正元年時,在大甲溪與虎尾溪之間及北部地區增設的行政組織為何? (A)彰化縣 (B)卑南廳 (C)埔里社廳
- 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謂:(A)孔子藉春秋記載諸侯放恣的行為 (B)孔子藉春秋撻伐處士淫邪的言論 (C)孔子著春秋,雖不免有僭越之嫌,卻能收遏人欲、存天理之功 (
- 在人性論方面,古代中國有兩位學者提出不同的的見解。第一位學者糅合了二程和張載的觀點,對「性即理」的命題發揮得更為細緻,他繼承張載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這兩個概念,並賦予其具體的內容。第二位
- 關於〈悲憤詩〉、〈孔雀東南飛〉二詩的比較,下列何者為是? (A)前者為作者自述,後者為集體創作並經文人寫定 (B)兩首詩均反映了當時女性的處境與生活 (C)二詩皆為長篇樂府詩 (D)前者主角得以
- 寫作時,將某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代之以另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這種感覺轉移的手法,往往可以強化表達效果。如(明湖居聽書)一文中「唱了數十句之後,漸漸愈唱愈高。忽然拔了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
- 請閱讀下列三個朝代的官學教育概況,回答第25題。資料一:「某一朝代的統治者仿照前朝制度,在中央設立國子學、回回國子學等學校。地方上各級行政區域除設立普通官學外,亦設立培養專門人才的醫學、陰陽學。在農村
內容推薦
- 「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孟子引此詩句用以證明:(A)聖人與我同類 (B)人人有貴於己者 (C)良心貴得其養 (D)人性本善。
- 王華在撰寫一分關於臺灣史前與原住民文化的報告,他可以從何處蒐集到相關資料? (A)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論文 (B)陳第的《東番記》 (C)荷蘭東印度公司傳教士的日記 (D)十三行博物館
- 所謂「轉品」修辭,是指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的詞性。下列「 」中的字,何者屬於「名詞轉品作動詞」的用法? (A)以其「郊」於大國也 (B)其「違」禽獸不遠矣 (C)若火之始「然」 (D)非所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意謂:(A)不能忍受屈居人下之心 (B)不能忍受屈辱之心 (C)不能忍受貧乏窮困之心 (D)不忍害人或不忍見人受害之心。
- 關於宋明儒者的學思,有人稱之為「新儒學」。請問:若將宋明儒學和先秦儒學比較,兩者論述上最大的不同點為何? (A)後者否定人性的光明面 (B)前者肯定人性的光明面 (C)前者側重人性黑暗面,並提出
- 南宋朱熹提到:「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請問:他認為知識及做人的「源頭活水」為何? (A)誠敬存之 (B)發明本心 (C)端坐澄心 (D)讀聖賢書
- 下列通同字,正確的是:(A)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通「納」 (B) 天生「蒸」民,有物有則:通「烝」(C)患有所不「辟」也:通「僻」 (D) 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邀」(E) 吾
- 西元1865年6月16日,是英國某一教會在臺傳教的開始。根據記載「是日,□□一行人在臺灣府城大西門看西街租屋並開始布教醫療。由於當時的臺人對於洋人仍心存疑懼,使得初期的醫療傳教事業頗為不順。」請
- 23「總統選戰,如火如荼,三強鼎立,齊足並馳,□□□□之心,不言而喻」。□□□□處恰當的詞語是:(A)捨我其誰(B)時不我與(C)魚與熊掌(D)逐鹿中原(E)惺惺相惜
- 下列哪些屬於自體免疫的疾病?(A)過敏性鼻炎 (B)類風溼性關節炎 (C)AIDS (D)第一型糖尿病 (E)紅斑性狼瘡。
- 一群學生正在討論臺灣在國際競逐期的發展,其中哪些人的說法正確? (A)大華:「荷蘭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出現的政權,它採用西方的民主習慣,成立臺灣議會。」 (B)小明:「為了便於傳教,西班牙傳教士
- 28「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名世者」是指:按,下列何者符合孟子所謂「名世者」的條件:(A)周公(B) 孔子(C) 孟子 (D)管仲 (E) 伊尹 。
- 歷史老師摘取〈1834至1844年間中國官員看待伯駕與其醫院的態度〉一文若干段落給同學閱讀,其中5處空格供同學填充練習:「1834年,伯駕抵達 (A) ,準備展開醫療傳教的工作。翌年,於十三洋行
- 清廷對臺灣消極治理的做法,表現在哪些方面? (A)駐臺官吏不准攜家帶眷,任期三年,即刻調離 (B)駐軍採班兵制 (C)對於欲渡臺發展者,須申請渡航許可證 (D)為免增加清廷負擔,生鐵、鐵器等可
- 老師在課堂提到「此時期,在澳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高級外科醫生皮爾遜,利用葡萄牙人從馬尼拉運來的一批新牛痘苗,再次在澳門試種牛痘取得成功,此為牛痘接種醫術傳入中國之始。皮爾遜在澳門施種牛痘成功後,也
- 關於中國近代醫學的發展,下列敘述哪些為正確?(A)中國針灸學在清末有所突破,使醫者對於人類內部構造更能精確地掌握(B)英美傳教士醫生致力於譯介西醫各科相關理論,並投入編譯書書刊事業(C)為求趕上
- (一)請閱讀下列兩段資料,並回答問題。資料一:某一時期士大夫重視儒家學說,紛紛重新編注「四書」,形成「新儒學」。政府也下令封贈孟子為鄒國公,配享孔廟,孟子地位逐漸提高。資料二:某位皇帝及位後,讀『孟子
- 24有關孟子及孟子一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乃孟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所編撰,今本有孟子十篇。(B)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C)十三經中最後列入者即為孟子(D)漢 趙岐 注,宋朱熹 孟
- 有關台灣的書院與儒學「朱子學」傳入台灣的背景為何? (A)鄭成功曾參加過福建的科舉考試,深受儒學洗禮 (B)十七世紀以後,台灣福建移民人口大增 (C)朱熹的學術活動長期在福建,故稱「閩學」 (D
- 臺北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都是歷史悠久的教會醫院。請問:上述這些醫院,皆是哪一教派所創設? (A)天主教會 (B)耶穌教會 (C)長老教會 (D)路德教會
- 下列「 」內的詞語,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A)孫先生的道德可謂「高山景行」,千百年後,先生的人格修養,還是人類想望的境界 (B)爸爸鼓勵我要「不恥下問」,向老師多多請益,學業才會進步 (C)他總是為
- 下列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苛政虐民」的選項是:(A)人心不古 (B)勝殘去殺 (C)野無遺賢 (D)率獸食人 (E)戕摩剝削。
- 清廷頒布《渡臺禁令》後,對臺灣社會造成哪些影響? (A)男女比例失衡 (B)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 (C)造成「番兒至老無妻」,平埔人口日少 (D)羅漢腳充斥,造成治安問題 (E)「
- 下列關於〈臺灣通史序〉的翻譯,正確的選項是: (A)「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走在遍布荊棘的路上,開闢山林,到現在還仰賴著先人開創的基業 (B)「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氣象一新矣」施政的
- 請閱讀以下資料並回答34-35題。資料一:「凡入教人,病將死必報其師,師至則妻子皆立室外,不許入,良久氣絕,則教師以白布裹死人之首,不許解視,蓋目睛已被取去矣。……聞泰西國中鉛百斤可煎紋銀八斤,其餘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