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汽車常裝有安全氣囊,當強烈碰撞時,瞬間引起下列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快速充滿氣囊,可以達到保護車內人員安全的目的。
(注意此反應式尚未平衡)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Na與N的原子量分別是23與14。若氣囊中置入130克的
,則NaN3的莫耳數為多少?

(1)已知Na與N的原子量分別是23與14。若氣囊中置入130克的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35294
統計:A(455),B(143),C(103),D(32),E(0)
內容推薦
- 三、字音字形測驗( 每題1分 共5分)「嗟」乎:
- 〈王子猷夜訪戴安道〉一文中,王子猷想拜訪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門不前而返。」句中□不宜填入何字? (A)造 (B)臨 (C)入 (D)至。
- 0世界降水量最多之一的「乞拉朋吉」,其降水的類型是 (A) (B) (C) (D)
- The little boy who wore a hat was my cousin. (將畫線部分改為形容詞片語,須整句作答於答案卷) ___________
- 王羲之坦腹東床,以「如不聞」的態度來對待郗太傅的擇婿;而郗公「正此好」的決定,皆展現了魏、晉時代何種人文實相 (A)不拘禮法 (B)崇真、崇實 (C)瀟灑不羈 (D)不同流俗 (E)特立獨行。
- 明代茅坤編《唐宋八大家文鈔》,遂有「唐宋八大家」之說。請問下列選項中的人物,何者屬於「唐宋八大家」? (A)韓愈 (B)柳宗元 (C)司馬光 (D)歐陽脩 (E)三蘇。
- 關於「傳道、受業、解惑」(韓愈〈師說〉)的解釋,下列何者錯誤? (A)傳道是指傳授儒家修己治國的學術思想 (B)受業是指教授學業 (C)解惑是指解決學道習業時產生的疑惑 (D)由此可知老師最重要的
- 圖中哪些是代表單線系統圖之變壓器符號
- My aunt lives in a house that was built in 19(將畫線部分改為形容詞片語,須整句作答於答案卷) ___________
- 0下圖為某游耕地區的農業活動情形。請問要使地力保持不變,需要哪些條件的配合?(甲)人口密度不能太高 (乙)使用水肥、堆肥 (丙)休耕期夠長 (丁)使用畜力輔助農耕 (A)甲乙 (B)乙丙 (C
內容推薦
- 〈師說〉:「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這個句子中,將兩個相反的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使我們看見古聖人與今眾人的強烈對比。這種修辭法稱為「
- 習其句「讀」:
- 關於韓愈的志業與風格成就,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提倡先秦、兩漢之古文,嚴格規定「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的學習標準 (B)首先提出明道致用之說 (C)為文渾浩流轉,深得陽剛之
- 七、引導式翻譯:每格1分,共12分這起車禍發生於一週前,也就是四月十三日。 The car accident happened a week ago, _________ _________
- 〈夏之絕句〉:「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繡,當然更活潑些。風一□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風是幕後工作者,負
- 關於「錯綜」修辭法,是指把形式整齊的修辭格,如故意用抽換詞面、交錯語次等使其形式參差,造成文句上的活潑度,試問下列何者為錯綜修辭法? (A)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
- 老「」:
- 下列選項,前者是成語典故,後者為文學作品或評論,請問前後指同一人的是 (A)才高八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B)不為五斗米折腰/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
- 下列作品,內容有神仙鬼怪的選項為何? (甲)《三國演義》 (乙)《博物志》 (丙)《搜神記》 (丁)《西遊記》 (戊)《聊齋誌異》 (己)《世說新語》 (A)甲乙丙丁 (B)甲丁戊己 (C)乙丙
- 李「蟠」:
- 梁實秋在〈下棋〉一文中主張「君子無所爭,下棋卻是要爭的」,他的理由是: (A)下棋不爭,令人索然寡味 (B)若不爭,雙方下棋的速度便會太過緩慢 (C)下棋時用盡各種手段讓對方受窘,是件相當愉快的事
- 王子「猷」:
- 下列各組文句何者具有相同修辭? (A)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開保險櫃一般小心,心裡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隻眼睛開一個小縫去瞄幾眼 (B)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
- 四、填充題 ( 每格1分 共20分)〈師說〉的作者是(1),字(2)。其以發揚儒家學說為己任,排斥(3)、(4)思想。文學上提倡(5),以周、秦、兩漢之散文為圭臬,取代魏晉六朝華而不實的(6)。(
- 《世說新語》原名(9),是(10)擔任江州刺史時,召集門下客所共撰。
- 五、語譯(5分)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下列「 」中的讀音,寫成國字後,兩兩相同的是 (A)寒風凜「ㄌ一ㄝˋ」/泉香酒「ㄌ一ㄝˋ」 (B)錙「」必較/口「」筆伐 (C)不絕如「ㄌㄩˇ」/一絲一「ㄌㄩˇ」 (D)「」紅花朵/掀開「」頁
- 李同學想進行地理小論文研究,主題為『新店高中學生來源範圍及通勤路線之研究』, 此一研究主題屬於地理研究的哪一個範疇?(A)空間傳統 (B)生態傳統 (C)人地傳統 (D)區域傳統。
- 下列成語運用,何者運用不正確 (A)平日小氣的人,現在卻樂善好施,想必有「醉翁之意」,看他是何居心 (B)只要付出努力,相信「水落石出」,一定會獲得成功的 (C)似此重大問題,只隔一晚就換了花樣,
- 豐子愷〈梧桐樹〉:「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里,何當還故處?」意謂: (A)藉落葉歸根的典故,寄寓飲水要思源 (B)以高山大樹的傾倒,感慨水土保持的缺失 (C)說明落葉不可能重還故枝,回
- 假設您是星際大戰中宇宙銀河艦的艦長,由地球前往26光年之外的米拉星(絕對星等+8,視星等-2),當您出發完成旅途的多少距離時,太陽看起來會和米拉星一樣亮?(太陽的絕對星等+8,視星
- 從詞性活用的角度來看,下列文句「 」內名詞的用法,與「蠶食鯨吞」中的「蠶」、「鯨」相同的選項是 (A)「峰」回「路」轉 (B)「雲」集而「響」應 (C)「花」態「柳」情 (D)「桂」棹兮「蘭」槳。
- 豐子愷〈梧桐樹〉:「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里,何當還故處?」意謂: (A)藉落葉歸根的典故,寄寓飲水要思源 (B)以高山大樹的傾倒,感慨水土保持的缺失 (C)說明落葉不可能重還故枝,回
- 在語文中,描述人、事、物時,轉變其原來的性質,或將人擬物,或將物擬人,或將物擬物等,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人、事、物,而加以形容描繪的稱為「轉化」。下列對於轉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自初夏至
- 【題組】同上題,當宇宙銀河鑑於中途,無法看見什麼? (A)一個完整的圓球狀地球 (B)一個完整的圓球狀太陽 (C)八大行星同時繞太陽公轉 (D)銀河系有著完整漩渦狀的外觀 (E)仙女座大星系有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