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臺灣平埔族現已大多漢化,文化也已逐漸消失,在學者及民俗學家的努力下,平埔族文化日漸受到重視,其中「新港文書」中的文字,即是重要的史料之一,如附圖文字這是何人以羅馬拼音將新港社語文字化,在清朝甚至用來與漢人訂約的「番仔契」?
(A)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
(B)日本學者伊能嘉矩
(C)天主教道明會修士
(D)荷蘭新教傳教士。

(A)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
(B)日本學者伊能嘉矩
(C)天主教道明會修士
(D)荷蘭新教傳教士。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7),E(0)
內容推薦
- (三)(a)聯合國 (b)國際紅十字會 (c)國際特赦組織 (d)東南亞國家協會(e)美洲國家組織 (f)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g)非洲團結組織 (h)國際貨幣基金會 (i)世界展望會 (j)國際奧林匹
- 「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調兵權與領兵權析而為二,各自獨立,相互制約。請問這是哪一個朝代的安排? (A)北宋 (B)西夏 (
- 「傾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民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孫中
- 【題組】下列何者是我國已加入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A)fjn (B)jn (C)fj (D)fn
- 下列關於清領時期臺灣的土地拓墾情形,請選出正確的敘述? (A)墾戶可向政府申請墾照,成為大租戶,再招來佃戶開墾,因此形成「一田二主」現象 (B)平原飽和後,移民往內山推進,因此有「陳賴章墾號」開
- 【題組】關於兩岸人民的互動,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兩岸人民的互動以政治性與學術性為最頻繁 (B)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內容廣泛,範圍涵蓋民事、刑事及行政法 各面向。 (C)《國統綱領》制
- 民初北京一報社社論:「國將不國,帝何能帝,而籌安會自籌,鑄幣廠自鑄,吾不知其何籌何安。」此為評論何事?(A)二次革命 (B)洪憲帝制 (C)復辟運動 (D)五四運動。
- 有關西安事變的敘述,何者錯誤? (A)與「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宣傳有關 (B)因此救了共產黨 (C)因張學良受了日本統戰影響,而劫持蔣委員長 (D)此事使日本有所警覺,故加速侵華之行動。
- 清代有一個機構,最初只是內閣的分支,負責軍事,後來卻成了加強皇帝專權,提高政事效率,解決了以往公文需層層處理,速度慢又上下溝通不良的弊病,為清代皇帝的左右手,至清末才廢除。這是: (A)六部 (
- (二) 謝紅梅(曾是南京人),民國 80 年嫁到臺灣,民國 85 年取得居留權,民國 87 年拿到中華民國身分證,並註銷在南京的戶籍。民國 90 年在朋友及家人鼓勵下,報考公務人員初等考試高分錄取,並
內容推薦
- 有一個民族向東滅了渤海國,向西統治了原屬於突厥、回紇的游牧部落,但仍保有四時捺缽,春天捕鵝、釣魚,夏天放鷹,秋天射鹿,冬天獵虎,官分南面、北面,進士科只限於漢人。這民族是 (A)契丹 (B)西
- 關於中國人口遷徙的敘述,下列哪個並非正確的? (A)從魏晉到隋唐,人口遷徙的流向是從南到北 (B)宋代以後,南方考上進士的人數已大幅超過北方(C)歷史上幾次北人大批南遷,皆引入進步的農業、手工業
- 下表是清代臺灣人口的地區分布表,請你依序填入適當答案(代號) (A) 甲、乙、丙、丁、戊 (B) 乙、甲、丙、丁、戊 (C) 甲、乙、丙、戊、丁 (D)乙、甲、戊、丁、丙
- 1 訴訟代理人之訴訟行為,下列何者須受特別委任,方得為之?(A)收受訴訟文書之送達 (B)上訴 (C)自認 (D)抗告
- 以北京市與上海市作比較,下述何者正確? (A)二者均曾是歷代的古都 (B)二者均是臨江大邑 (C)上海的生活較北京傳統悠閒 (D)上海的發展較北京更快速的成為國際性都市。
- 陸游的〈代鄉鄰作插秧歌〉:「浸種二月初,插秧四月中,小舟載秧把,往來疾如鴻」是形容宋朝哪一種精耕細作技術的使用? (A)高轉筒車 (B)圩田(C)龍骨踏車 (D)秧馬。
- 有位大臣負責全國戶政,他在奏摺中報告一則非常重要的資料,就是江南戶口首度超過江北。請問這位大臣應是哪一時代的人? (A)東漢 (B)西晉 (C)唐代末年 (D)北宋末年。
- 連雅堂誇此人「開務成物,體仁長人」,比之於諸葛亮;他也曾在臺灣蓋第一座孔廟以提倡文教,推廣寓兵於農政策,保境安民的重要人物。請問這是誰? (A)鄭成功 (B)陳永華 (C)施琅 (D)馮錫範。
- 明代中葉以後,中國東南山地、丘陵地區大量開發,其主要原因是 (A)山地、丘陵發現大量礦產資源 (B)政府獎勵與提倡 (C)美洲糧食作物(番薯、玉米、馬鈴薯等)傳入 (D)北方移民遷徒到南方拓墾。
- 1918 年 6 月出版《易卜生專號》,介紹及評論《傀儡家庭》。試問它與哪一項主題密切相關?(A)民主自由 (B)婦女解放 (C)科學發展 (D)白話文運動。
- 某一部史書寫道:「其部長曰孛堇(ㄅㄟˋ ㄐㄧㄣˇ),行兵則稱曰猛安、謀克,從其多寡以為號。猛安者,千夫長也,謀克者,百夫長也。」描寫該民族初起時之軍事編制。這部史書是 (A)《宋史》 (B)《
- 明代遺民身逢亡國巨變,部分士人開始對學術思想進行檢討,其最終目的為何?(A)返回復古經學 (B)逃避現實困境 (C)經世致用 (D)以博學為務。
- 范仲淹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張載〈西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兩句話是在宋代何種背景下出現? (A)中央集權 (B)重內輕外 (C)
- 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有其不同特色,下列四位同學引用文句來說明一個時代的特色,則誰說得對?甲生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西周士人。」乙生說:「『身在江湖之上,心遊魏闕之
- 在歷史上有「小堯舜」之稱的金世宗,即位後極力逆轉海陵王亮的漢化措施,大力推動女真文化復興運動,力求保持女真文化及尚武精神。請問其成效如何? (A)成功恢復女真族固有文化 (B)僅有一時成效,女
- 地名常能反映一地開發的歷史,今臺南官田鄉及將軍鄉,高雄左營、前鎮等地名的由來,便是由於圖中那一時段政權在臺灣統治的遺留? (A) (B) (C)λ (D)μ 。
- 王五是元代居住於廣東的漢人,在種族等級的劃分中,是屬於哪一階級?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 小童查閱新詩文選,發現了一首詩:「文字沒有古今,卻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古人叫作『至』,今人叫作『到』。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本來同是一字,聲音少許變了。並無雅俗可
- 中山先生在中華革命黨總章正式規定:「本黨進行秩序,分作三時期:一、軍政時期:此期以積極武力,掃除一切障礙,而奠定民國基礎;二、訓政時期:此期以文明法理,督率國民,建設地方自治;三、憲政時期:此期
- 1929 年領導「平教總會」,在河北定縣實驗改造鄉村。這項創舉具有多種特質,即:革命的、教育的、科學的、民主的和布道的。請問該領導人是誰? (A)梁漱溟 (B)陶知行 (C)晏陽初 (D)胡適。
-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價值觀,在哪個時代已經普遍形成?(A)漢 (B)唐 (C)宋 (D)明清。
- 「有髮頭陀寺,無官御史臺」指的是 (A)宋代太學生重氣節,關心國事,抨擊政府,雖權相亦不敢得罪太學生 (B)反映御史臺之職權旁落 (C)宋代書院講學重實踐,關心國事,以自覺啟發為主 (D)宋代
- 根據外電報導:中國古代最大的民間窯場──景德鎮湖田窯,正在當地的民窯博物館展出五代至明代出土的遺物;湖田窯位於景德鎮市郊湖田村,在每個朝代燒製的瓷器皆不同。請問湖田窯在哪個時代燒出青瓷(影青瓷
- 明初哪位學者在靖難之變中以身殉道,是「從道不從君」的典型代表人物?(A)王守仁 (B)顧炎武 (C)方孝孺 (D)顧憲成。
- ( )請根據以下的陳述,判斷可能屬於哪一個年代?(甲)蔗作面積十六萬七千餘甲、占耕地總面積的 19 %(乙)蔗農十四萬六千餘戶,占全農家戶數的 30 %,等於臺灣總戶口 15 %(丙)產糖量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