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 鸟瞰(kàn) 一丘之貉(luò) 栩栩如生(xǔ)
(B). 溃败(kuì) 凹陷(wā) 贻笑大方(yí) 兢兢业业(jīng)
(C). 咀嚼(zǔ) 桧柏(guì) 罄竹难书(qìng) 饕餮大餐(tié)
(D). 觊觎(jì) 攻讦(jié) 光阴荏苒(rǎn) 心怀叵测(pǒ)
(A).逾越(yú) 鸟瞰(kàn) 一丘之貉(luò) 栩栩如生(xǔ)
(B). 溃败(kuì) 凹陷(wā) 贻笑大方(yí) 兢兢业业(jīng)
(C). 咀嚼(zǔ) 桧柏(guì) 罄竹难书(qìng) 饕餮大餐(tié)
(D). 觊觎(jì) 攻讦(jié) 光阴荏苒(rǎn) 心怀叵测(pǒ)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22 下列那三項是測量凝聚力會使用的指標?出席率 舒適感 冒險性 自我揭露(A)123(B)234(C)134(D)124
- 21 Yalom 提到團體第一個核心的焦點是「進或出」,第二個核心焦點則是「高或低」。請問Yalom 所謂的「高或低」係指什麼?(A)控制和權力(B)投入和退縮(C)接納和拒絕(D)凝聚和分裂
- 20 對於在工作階段中出現在團體中的主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小惠說:「我很困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領導者可以說:「你現在想做什麼?」,這種技巧可疏導抗拒的心理(B)小晏說:「我害怕與其他人親近
- 19 承上題,如果你想幫助明美發展不同的互動和溝通方式,你會選擇何種技術?(A)角色交換(B)角色訓練(C)神奇商店(D)鏡子反映技術
- 10 下列那個學派特別強調團體過程中的實驗,而非活動?(A)心理劇(B)行為學派(C)完形治療(D)個人中心取向
- 18 在心理劇演出的過程中,主角明美和扮演她母親的輔角之間的對話無法進行下去。此時導演為了幫助明美對於這樣的互動能夠有更客觀的認識與評估,下列何種技術較適當?(A)獨白(B)多重替身(C)角色訓練(D
- 40 在團體中期,當帶領者明顯發現有些成員自我揭露較深,有些則較淺、較少,且有形成對立現象時,以下那一方式是較適當的處理方式?(A)尊重個人選擇,不特別討論此現象,依原進度進行(B)若有成員提出,則針
- 9 對於encounter group,下列敘述何者較正確?(A)是一種支持性團體(B)相信此一團體中的成員有足夠的能力來幫助自己和他人(C)通常在醫療等臨床機構中運用(D)治療者通常扮演專家和訊息提
- 30 當團體多次有成員遲到現象,某次有成員表示下次因工作或學校活動忙碌等關係想改變原有團體訂定的聚會時間時,以下那一方式是較適當的處理方式?(A)允許此人因上述理由而晚到,但仍希望出席(B)由大家討論
- 17 下列有關團體評估的敘述何者正確?(A)每次團體結束時做的評估屬於形成性(formative)評估(B)總結性(summative)評估常以開放性問題進行(C)由觀察員對團體進行之評估,較為客觀與
內容推薦
- 32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者避免給過分明確訊息以免畫地自限(B)領導者避免主動談及保密例外與通報責任(C)領導者避免招收超乎自己能力以外的工作對象(D)領導者避免與成員交惡,保持日常互動社
- 2 下列有關團體凝聚力的描述,何者是錯誤的?(A)團體凝聚力較高,成員較能投入深入且廣泛的自我探索(B)高團體凝聚力使成員容易產生對團體的歸屬感(C)團體若在中期發生衝突,凝聚力會降低,則團體療效必不
- 24 過去的團體經驗,對成員未來參與團體最可能產生的影響是:(A)每一次團體都是一次新的開始,過去經驗並不會影響成員的參與(B)有團體經驗者對團體的滿意度較高(C)無團體經驗者參與團體的態度較積極、主
- 11 有關各種團體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心理劇在進行分享與討論階段時,領導者會鼓勵成員表達對主角問題的看法或建議(B)現實治療學派重視成員如何有效的做出選擇以解決問題(C)理情行為治療團體會
- 33 當團體領導者說:「玉芬,在我聆聽其他成員的想法之時,我要你想想幾分鐘前你所說的話,(看著其他成員)這件事讓你們想到些什麼?」此問句可達成的目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可截斷成員在團體中說故事的
- 3 團體諮商與團體治療最大的差異是:(A)領導者的角色(B)成員的組成(C)團體所需的時間(D)團體的目標
- 25 具有下列那一項特徵的團體,其工作效能最差?(A)成員隱藏個人不同之處,以便表現出與團體其他人較為相似(B)成員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投入和自我揭露(C)重視「此時此地」溝通的團體(D)即便有少數人未參
- 12 領導者連續數週在團體中運用了「水晶球」、「行為預演」、「空椅法」、「對話遊戲」等活動,這個團體的取向最有可能是那個學派?(A)行為治療學派(B)認知行為學派(C)溝通分析學派(D)完形學派
- 21 Yalom將團體初期歷程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的關係為:(A)以1→2→3→2→1的順序循環出現(B)以1→2→3→1→2→3的順序循環出現(C)一開始三個階段沒有固定的出現順序,但一旦三階段
- 34 領導者需要了解團體不同階段的現象與特徵,以便採取有效領導策略。下列作法何者錯誤?(A)領導者透過協助成員發現他們之間情感的相似性來連接成員,在團體的工作期比團體初期來得重要(B)在開始階段,一個
- 4 團體組成以單一主題如吸毒、癌症或肥胖症作為核心問題,而且領導者大多並非專業人員,而是自發的,能發揮某種特殊的作用,這是屬於何種團體?(A)自助團體(self-help group)(B)支持團體(
- 26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次團體本身對於團體很傷害,具有破壞性(B)領導者需要在團體中公開宣告阻止成員在團體內形成次團體(C)領導者可以間接鼓勵次團體成員在團體外的聚會,以便加速團體關係的發展,只
- 13 下列何者不屬於現實治療團體領導者的作為?(A)鼓勵成員注意自己所擁有的自由(B)展現認知行為取向的風格(C)活化成員能改變的希望(D)幫助成員對自己的改變產生洞察
- 22 為了團體可以有成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自我坦露在團體諮商歷程是並非必要的(B)團體領導者需要主動做團體文化的塑造(C)成員越覺得團體重要,團體越有效能(D)團體成員有時可以代替領導者發生示
- 35 當團體成員的人數因流失而變得很少,甚至只有三人或兩人的時候,領導者最適當的處理方式為:(A)將焦點轉到個別治療形式的內在心理歷程,才能提升治療效能(B)由於互動減少,應該放棄團體中的人際議題(C
- 5 團體成員陳述:「在團體中我學到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此最有可能被歸納為何種治療因素?(A)情緒宣洩(B)人際學習(C)矯正性情緒經驗(D)認同
- 27 在結束一個團體的過程中,那些是領導者適合的作為?聚焦討論成員對於結束團體的感受 鼓勵成員結束團體之後保持聯絡以便相互支持 協助成員統整學習經驗 討論與擬定家庭作業作為落實改變的方
- 14 以下那一個句子,是在團體互動中「替代性學習」治療因子的呈現?(A)「聽到你的例子,我覺得自己比你幸福多了」(B)「聽到有人比我還慘,我開始覺得自己其實還不錯」(C)「聽到你的分享,讓我更意識到自
- 23 小芳:「我不確定我會怎麼做,對這一切我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我確定我真的想做些改變。」領導者:「小芳,你好像覺得團體對你來說是既刺激又讓你害怕的一段經驗。」領導者使用的技巧是:(A)積極傾聽(B)反
- 36 關於協同領導的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最不重要?(A)可以提供比較與觀摩、知己知彼的機會(B)可以擴大移情的範圍(C)可以相互支持、減輕焦慮(D)可以互相截長補短
- 6 下列對團體療效因子的敘述,何者較正確?(A)是促成成員行為改變前的重要前置因素(B)療效因子在促成成員改變上是獨立運作的(C)不同性質的團體會有不同的療效因子(D)成員與領導者對療效因子的觀點通常
- 28 展開一次團體聚會的時候,領導者的那一項作為比較不適當?(A)請成員表達前一次團體聚會尚未解決的問題(B)請成員說明家庭作業的計畫(C)請成員說出對本次團體聚會想獲得的目標(D)使用結構性活動使成
- 15 領導者假若沒有妥善處理團體內拼命抱怨和發牢騷的成員,下列那一個療效因子可能較無法產生?(A)凝聚力(B)原生家庭經驗矯正(C)人際學習(D)資訊傳達
- 24 有關團體敵意的現象,下列何者錯誤?(A)敵意的產生,可以解讀為彼此不同的生命經驗而導致對事情的不同觀點(B)「利他性」是成功處理衝突的主要要件(C)「同理心」是解決衝突和使爭執更人性化的重要元素
- 37 下列何者不是團體成員參與團體前應被告知的事項?(A)團體的目標(B)領導者的相關背景訊息(C)團體之外的其他相關學習資源(D)團體過程存在的可能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