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在古代為了方便起火,會先製作火絨以方便引火,以下為製作過程: a.取一塊棉布,放入密封的鐵盒中,並且在鐵盒上鑽一小孔 b.將鐵盒放置於火上加熱,會看到小孔冒出白煙 c.直到小孔沒有看到任何白煙,將鐵盒由火中取出,等待冷卻,打開鐵盒即可發現棉布已成為黑色,完成火絨製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過程稱為分餾
(B)使用鐵盒並且留一小孔的目的是使加熱速度變快
(C)火絨主要成分是碳
(D)火絨能夠耐高溫。
(A)此過程稱為分餾
(B)使用鐵盒並且留一小孔的目的是使加熱速度變快
(C)火絨主要成分是碳
(D)火絨能夠耐高溫。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附圖為某一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示意圖,根據其原子種類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是同一類的有機化合物? (A)水 (B)甲烷 (C)乙醇 (D)氫氧化鈉。
- 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正確?(A)蛋白質分子皆可稱為酵素 (B)酵素皆可加快各種反應速率(C)酵素可以改變反應平衡狀態 (D)酵素為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 8 公克 NaOH 先溶於 100 毫升水中,再加水至溶液體積為 200 毫升,則此時溶液的體積莫耳濃度為多少? (Na=23,O=16,H=1)(A)0.2M (B)0.1M (C)1M (
- 下列對於常溫時純水的敘述,何者是錯誤?(A)純水解離時,會產生氫離子及氫氧根離子 (B) (C)在純水中加入酸,會增加氫離子的濃度 (D)溫度升高,可以使 pH 值下降。
- 下列哪一個可能是下圖圓錐的展開圖? (A) (B) (C) (D)
- 如果將 1 M 的 NaOH 水溶液 10 毫升與 1 M 的 HCl 水溶液 10 毫升混合,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加入的 NaOH 與 HCl 莫耳數不相等 (B)混合時溶液溫度會降低(
- 甲苯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常溫時為無色的液體,具有特殊的氣味且難溶於水,是製造塗料、黏著劑與指甲油時常用的溶劑,長期接觸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根據上述,甲苯應為下列哪一類有機化合物?(A)烴類
- 實驗室中有三杯溶液: 甲.pH=6,200 mL; 乙. M,500 mL; 丙. M,400 mL。則三杯溶液的酸性大小順序為何?(A)乙>丙>甲 (B)丙>甲>乙 (C)甲>乙>丙 (D)乙
- 如上圖(二),D、E兩點分別在 上, ,∠B=∠C。下列哪一個全等性質可以說明 ? (A)RHS (B)SAS (C)ASA (D)AAS
- 將沾有氯化氫水溶液的棉花與沾有氨水的棉花分別放置於封閉的玻璃管兩端,隔一段時間後,可以觀察到在玻璃管中央產生白色微粒,請問此現象為哪一種理論?(A)碰撞理論 (B)原子說 (C)電離說 (D)亞
內容推薦
- 下圖是圓錐的展開圖,扇形的半徑為 8 公分,圓心角為 90°,則圓錐的表面積為多少? (A)125π (B)100π (C)25π (D)20π。
- 有一個 n 角錐,其頂點數、邊數與面數的總和為 34,則 n 為多少?(A) 12 (B) 10 (C) 8 (D) 5。
- 溴水溶液中,下列反應達平衡狀態: ,若滴入 NaOH水溶液,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反應仍保持原來的平衡狀態 (B)反應向右移動,溶液由紅棕色變無色(C)反應向左移動,溶液由無色變紅棕色 (
- 如上圖(三),直角三角形ABC中,∠C=90°, 平分∠BAC, 。若 ,則 =? (A) 3 (B) 4 (C) 5 (D) 6
- 取一杯 0.1M 鹽酸 100 毫升,將其加水稀釋為 100 公升,則鹽酸濃度的 pH 值為多少?(A) 1 (B) 2 (C) 3 (D) 4。
- 可達鴨想要用雙氧水製造氧氣,但是氧氣產生的速率很慢,於是皮卡丘將金針菇咬碎之後,放進製造雙氧水的瓶子中,於是看到氧氣大量從雙氧水中冒出,請問金針菇為下列何者物質?(A)製氧劑 (B)催化劑 (
- 在下列情況中,哪些可達到平衡狀態?(甲)密閉容器內裝半滿的水 (乙)開放容器內裝大理石與稀鹽酸 (丙)開放容器內裝碳酸鈉和氯化鈣 (丁)飽和溶液中的溶質。(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乙
- 下列相同莫耳濃度的溶液,何者的 pH 值最大?(A) HCl (B)NaOH (C)H2SO4 (D)Ca(OH)2。
- 以哈伯法製造氨氣,將氮氣與氫氣在高溫、高壓下製氨為可逆反應,其反應式如下:若是要持續製造氨氣,下列哪一項方法無法提高氨氣產量? (A)減少氨氣的濃度 (B)增加 Fe 的量 (C)增加氫氣的濃
- 戊酸和丙醇反應產生的酯稱為什麼?(A) 丙酸戊酯 (B)戊酸丙酯 (C)戊酸丙醇 (D)戊酸戊酯。
- 已知反應:N2O4+熱量⇌ 2NO2,N2O4為無色,NO2為紅棕色,今有一密閉的錐形瓶中裝有 NO2氣體,要讓此氣體的紅棕色變深,應使用下列哪一種方式?(A)將錐形瓶放入冰水中 (B)將錐形
- 附圖為兩種不同化學物質原子排列與原子種類個數的方式,請問下列選項何者與附圖的排列種類個數的意義相同? (A)甲醚,乙醇 (B)石墨,鑽石 (C)乙酸,乙醇 (D)鐵塊,銅塊。
- 室溫下。當一化學反應已達平衡時,則下列有關此平衡狀態的敘述何者正確?(A)反應物完全耗盡 (B)正反應和逆反應均停止(C)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必相等 (D)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
- 有關於鹽類的敘述,何者正確?(A)氯化鈉是透明無色晶體,又稱食鹽,只能從酸鹼中和產生(B)硫酸鈣是白色固體,易溶於水,可作為石膏像(C)碳酸鈉是白色固體,可作為清潔劑,所以又稱洗滌鹼(D)乾粉
- 關於硫酸、鹽酸、硝酸及醋酸溶液性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其水溶液都含有氫離子(B)硫酸的密度比水小,故稀釋時應將硫酸加入水中,以免造成噴濺的危險(C)工業用的鹽酸可用來清洗金屬表面(D)
- 小智以 0.2 M 的硫酸滴定未知濃度的氫氧化鈉 50 mL,在中和的過程中總共用去硫酸 20ml。若以酚酞當指示劑,則下列關於實驗過程的敘述何者錯誤?(A)硫酸溶液應注入滴定管中(B)滴定過
- 下列何者不屬於「動態平衡」的種類?(A)化學平衡 (B)密閉系統內,水的三態變化 (C)溶解平衡 (D)燃燒反應。
- 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A)有機化合物都是可以吃的,不會危害人體 (B)人體內只含有機化合物,不含無機化合物(C)人體內只需要有機化合物就能保持健康 (D)汽油中含有機化合物。
- 在廚房中將米酒和白醋混合加熱,覺得香味濃郁,是因為產生了什麼物質?(A)有機酸類 (B)醇類 (C) 醣類 (D)酯類。
- 當大量的麵粉瀰漫在乾燥空氣的場所中,常會有爆炸的危險性,其理由與下列何種因素有關?(A)麵粉的燃點低於 30°C (B)麵粉是助燃劑(C)麵粉的顆粒小,比較容易接觸碰撞,反應速率很快 (D)麵
- 在 10°C、20°C、30°C、40°C 四種溫度下,分別進行鹽酸與大理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實驗。假設大理石顆粒大小與鹽酸濃度均相同,則在哪一種溫度下,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最慢?(A)10°C
- 【題組】上述文章敘述桃園新屋保齡球館發生火災,濃煙在天花板出現水平擴散現象,二樓面積約為2500 平方公尺,若是以每平方公尺 0.1 秒蔓延速率估計,二樓空間約多久時間將佈滿火焰?(A) 4~
- 【題組】在此次火災中,殉職六名消防人員,在火場中視線極差,其中一名殉難人員離出口僅有十二步的距離。下列哪一項實驗與視線極差類似?(A)雙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錳 (B)硫粉燃燒產生二氧化硫(C)硫代
- 【題組】木瓜蛋白酶具有切斷肌肉纖維的功能,能夠將細胞外基層打斷,可以應用在烹調上哪個步驟?(A) 使植物纖維變軟 (B) 使堅韌的肉質變軟 (C) 增加甜味 (D) 使食物保鮮。
- 【題組】肌肉纖維的主要成份為蛋白質,下列何者可為木瓜蛋白酶的應用?(A) 讓肉塊體積變大 (B) 分解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C) 清除隱形眼鏡上沈澱的蛋白質 (D) 使食品保存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