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測量質量M相同,密度D不同的許多物質,其密度D對於體積V的關係圖,為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小明想要設計一個實驗,以了解水溫高低與糖溶解的時間有何關係,所以就將三杯定量的水,分別加熱到30℃、40℃、50℃,然後再將定量的糖放到水中靜置,紀錄糖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時間。試問此實驗何者為操
- ( ) 下列關於進入實驗室和實驗器材的使用,何者正確? (A) 熄滅酒精燈須小心的將火焰吹熄,不可以用水澆熄 (B) 酒精燈內的酒精必須用完再加,若沒用完,實驗結束須將酒精收集起來,下次再用,
- ( ) 測量四個金屬球的體積和質量,結果如右圖,請問何者的材質最可能和其他三者不同?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 ) 下列對於氣體的敘述錯誤? (A) 氮氣在大氣的含量約78% (B) 氧氣在大氣的含量約21% (C)氦氣和氮氣皆屬於不易產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也稱為鈍氣 (D) 填充氫氣的氫氣船曾經爆炸,
- ( ) 關於下列二氧化碳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可用大理石和鹽酸反應產生 (B) 可以使澄清石灰水產生沉澱 (C) 有難溶於水的特性,可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D) 溫度升高,對水的溶解度會降低
- 【題組】承上題,此時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為多少? (A) 15% (B) 6% (C) 60% (D) 150%
- 已知75℃時80公克水最多可以溶解120公克的硝酸鉀,今有一杯75℃、400公克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其中含有多少公克的硝酸鉀?(A)600 (B)480 (C)360 (D) 240
- 已知硝酸鉀水溶液的溶解度會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加,現在有兩杯不同溫度、體積的飽和硝酸鉀水溶液如右圖,試問下列何者正確?甲:兩杯濃度一樣。 乙:甲杯濃度較高。 丙:乙杯濃度較高。丁:乙杯溶解量較多。
- 小明在已歸零的懸吊式等臂天平左盤放置一待測物,右盤放置10公克砝碼兩個、5公克砝碼一個、2公克砝碼一個,先將騎碼的位置放在第18個刻度線上,此時左盤較重,小明將騎碼的位置再移至第19個刻度線,發
- 小緯利用天平與量筒測量某液體的密度,測得數據如右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當液體體積為30cm3時,質量為48g,故密度計算方式為48/30=6g/cm3(B)圖中可發現當液體體積加
內容推薦
- ( ) 右圖為製備氧氣的實驗圖,試問X的器材名稱為 (A) 滴管 (B) 薊頭滴管 (C) 漏斗 (D) 薊頭漏斗
- 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 X的底部需沒入液面下 (B) 鹽酸由X倒入,會與二氧化錳產生反應 (C) 二氧化錳的顏色為紅色 (D) 二氧化錳的量會漸漸減少
- 純牛奶、100%柳橙汁、金、銀、葡萄糖、純水,上述有幾種物質為純物質? (A) 4種 (B) 5種(C) 6種 (D) 3種
- 關於固體、液體、氣體的敘述,何者正確?(A) 氣態物體佔有空間,所以不具有可壓縮性 (B) 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不具有可壓縮性 (C) 液態物質體積和形狀不固定,會隨著容器大小和形狀改變 (
- 關於二氧化碳、水氣、臭氧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這三種氣體在空氣中的比例會因為地點、時間、氣候不同 (B) 二氧化碳為比例第三高的氣體 (C) 臭氧為比例第二高的氣體 (D) 因為地球有70
- 關於使用量筒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若是眼睛高度高於液面,則測量值會小於實際值 (B) 量筒不可放置在陶瓷纖維網上以酒精燈加熱 (C) 配製水溶液時,除了在量筒中配製之外,亦可使用燒杯或錐
- 有關擴散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溶液各處濃度相同。乙:擴散是溶質由濃度低往濃度高處運動的現象。丙:擴散是溶質由濃度高往濃度低處運動的現象。丁:由於粒子擴散,最終使溶液
- 有一游泳池長50公尺,寬20公尺,高200公分,試問將此游泳池裝八分滿(深度160公分),試問需要多少公升的水量? (A) 6x103 (B) 6x106 (C) 2x103 (D)
- 此游泳池內水的質量為多少公噸? (A) 6 (B)1600 (C) 2 (D) 2000
- 有一重量百分濃度為40%的食鹽水溶液200公克,小明將他用酒精燈加熱,發現底部有沉澱物漸漸析出,於是又加水至400公克,此時沉澱物又全部溶解,再倒掉一半的質量然後再加水至400公克,最後此食鹽
- 右圖為課本第24頁各物質所對應的密度資料,可以發現地殼、血液、空氣的密度只是大概的數值,其原因為何? (A) 因為它們都不是金屬 (B) 它們難以觀察(C) 它們難以測量 (D) 它們並非純物
- 下列選項何者為化學性質? (A) 沸點 (B) 顏色 (C) 形狀 (D) 可燃性
- 下列何者為化學變化? (A) 液態氮變成氮氣 (B) 乾冰變成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加石灰水產生碳酸鈣沉澱,再拿此碳酸鈣與鹽酸反應出二氧化碳 (D) 乾冰放在寶特瓶中,最後保特瓶爆炸
- 某物質的密度為X公克/立方公分,單位換算後,試問為多少公斤/立方公尺?(A) 10-3X (B) X (C) 103 X (D) 0.1X
- 小明做分離混合物的實驗 (1) 先將鐵粉、碳粉和食鹽倒入水中並且過濾 (2) 再將濾紙上的物質曬乾 (3) 並且用磁鐵吸引出甲,殘留下粉末乙 (4) 濾液則放置蒸發皿上以酒精燈加熱蒸發結晶產生
- 【題組】承上題,步驟(1)(2)(3)(4)皆為使用物質的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的不同來分離,下列何者配對不正確? (A) 步驟(1):物理性質 (B) 步驟(2):物理性質 (C) 步驟(3):
- 小明發現市面上有賣一種神仙水溶液,噴在臉上會讓皮膚變得嫩Q有彈性,可惜太貴買不起,決定自己製作,製作方法為取密度5g/cm3的某溶質加水至500mL配製成體積百分濃度為10%的水溶液,但小
- ( )如圖(一) 。則下列哪一個比與其他三個不同? (A) (B) (C) (D)
- 現今我國正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希望加強人民知識素養,使學子更具有競爭力。請問:臺灣最早推動六年義務教育是在下列哪一個時期?(A)戒嚴初期 (B)日治初期 (C)皇民化運動時期 (D)第二次世
- 右圖是日治時期臺灣人口成長圖。請問:圖中西元1925~1930年間,因為什麼原因,促使人口激增? (A)葡萄牙與西班牙等國來臺灣進行貿易活動(B)總督府推動現代化防疫與建立衛生觀念(C)中國大陸
- 日治時期,總督府基於統治及建設的需要,在臺灣推動各式教育。西元 1898 年頒布的臺灣公學校令,以「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施以日語、道德、實學等教育。其中國(日)語科(含國語、作文、讀書、習
- 0專賣局緝私組人員查獲林江邁販賣私菸,因而沒收私菸與現金,並毆打林婦致傷,引起眾怒。緝私組員開槍誤殺圍觀民眾,並利用混亂情勢逃逸,群眾擁向警察局,要求逮捕凶犯。這是哪一事件的敘述?(A)二二八事件
- 0在中華民國政府頒布政策後,原住民原有的命名方式被破壞,且因其國語能力不佳或行政人員的缺失,導致同一家庭成員出現姓氏不同的問題。請問:上述中華民國政府所頒布的政策為何?(A)設山地鄉 (B)說國語
- 0瑞瑞將戰後臺灣初期人口成長數據做成簡表如下,根據表中數據,民國 39 年臺灣人口數量變化的原因為何? (A)眾多移工來臺工作 (B)醫療衛生制度改善 (C)中國大陸人民移入 (D)政府鼓勵
- 0下列是臺灣近代社會變遷的示意表。由上演變到下,其中所呈現的意義是什麼? (A)臺灣的社會秩序需透過法律的約束才得以穩定(B)臺灣的民主政治經過人民長期努力,不斷進步(C)臺灣的原住民族不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