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國,使人耕種,可以足其食。上至雞籠、淡水,硝磺有焉,且橫絕大海,肆通外國,置船興販,桅舵、銅鐵不憂乏用。移諸鎮兵士眷口其間,十年生聚,十年教養,而國可富兵可強,進取退守,真足與中國相抗衡也。」上述資料是誰對誰所言?
(A)何斌對鄭成功
(B)陳永華對鄭經
(C)施琅對康熙皇帝
(D)陳永華對鄭成功
(A)何斌對鄭成功
(B)陳永華對鄭經
(C)施琅對康熙皇帝
(D)陳永華對鄭成功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荷蘭治台的事蹟:(甲)麻豆社事件 (乙)郭懷一事件 (丙)濱田彌兵衛事件(丁)驅逐西班牙,佔領北台灣,發生先後順序何者正確?(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 (C) 甲、 丙、丁
- 西元1670年英國在台灣設立商館,為何於1680年撤離在台商館? (A)日本允許其設通商口岸(B)葡萄牙允許在澳門設商館 (C)鄭經封鎖海域而撤館 (D)在台貿易失利,東亞發展受挫。
- 中一中校外教學,師生來到台南,面對開山路的一座紀念性建築物,老師指著其牌坊,橫批寫著:「忠肝義膽」,檻聯直書:「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頭門
- 臺灣的開發最初是由南而北,因同治年間發生牡丹社事件,讓清朝政府認識臺灣的重要性,□提出「臺北擬建一府三縣」奏摺獲得批准,乃有台北府城設立。□是誰?(A)丁日昌(B)沈葆楨(C)劉銘傳(D)唐景崧
- 有一段文字紀錄:「此城堡是荷蘭人為防範中國移民與原住民的攻擊所建造,且為荷蘭人在臺灣本島的據點;鄭成功占領後,將此城改為承天府署。」請問此城堡是指何城?(A)臺南普羅民遮城(B)淡水紅毛城(C)
- 17 . 下 列 何 種 危 害 性 化 學 品 分 類 不 會 使 用 下 圖 式 ? (A) 腐 蝕 / 刺 激 皮 膚 物 質 (B)急 毒 性 物 質:吸 入(C) 爆炸物(D) 皮 膚 過
- 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請學生針對荷蘭人在臺灣的統治方式發表看法,下列哪一個學生的說法『不』正確?(A)小皮:築城建立政治、軍事、貿易基地 (B)阿寶:引進耕作的黃牛、漢人種稻的技術、新品種的蔬果和動物
- 臺灣在十七世紀中葉發生一場血腥屠殺事件,其原因是漢人不能保有自己開墾的土地,必須聽從政府當局的調遣,而且不能隨意與土著交易,因此對當局產生不滿,意圖起事,最後導致大量漢人被殺,使漢人移民大幅減少
- 西元1919年重修澎湖馬公的天后宮時,有人在祭壇下土中發現一石碑,上面文字刻有「□□□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十二個字樣,依照你對澎湖歷史的了解,其□□□應該填入何人的名字?此人的貢獻為何?(A)鄭
- 台中一中舉辦臺灣東部文化之旅,一行人來到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古蹟解說員所作的簡介如下:「1968~1971年間出土打製石器及陶器,古遺物以石器、角器居多,其中以潮音洞出土最豐,依宋文薰教授推測,
內容推薦
- 「他」曾經協助平定林爽文事件擊潰朱濆,因平亂有功,後晉封「太子太保」,是清代台籍官階最高的人;今鄉民為了紀念他,便將原來的地名「溝尾」改為「太保」;請問上文敘述中的「他」是指何人?(A)王得祿(
- 新北市永和區捷運頂溪站位於永和路上。(A)O(B)X
- 陳第<東番記>、郁永河<裨海紀遊>、巡台御史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記錄了17-18世紀的原住民生活,根據資料該原住民的文化特色何者正確?(A)母系社會,女耕男織 (B)無國家組織,大人物為部族領導
- 〈清史稿〉:「當鼎革之際,勝國遣臣舉兵復興,時勢既去,不可為而為,蓋鮮有濟者……煌言勢窮兵散,終不肯逭死之計。成功大舉不克,退求自保,存先代正朔。定國以降將受命敗軍後,崎嶇險阻,百折而不撓。」請
- 某本康熙年間的地方志中,描述了當時的臺灣社會:「人民不分貴賤,都喜歡穿著華美而色彩豔麗的衣冠,鞋子要用錦緞,靴襪不肯穿布做的,稍微舊了就直接丟棄。……宴客時四千錢一桌的酒席還算是普通的,大家都喜
- 下列何人在荷據時期即已在臺灣開館授徒,後為鄭經所忌,逃避於羅漢門(今高雄縣內門鄉)繼續教化原住民,並成立臺灣最早的詩社──「東吟社」?(A)陳永華(B)劉國軒(C)沈光文(D)郭懷一
- 國立基隆特殊教育學校位於安樂區麥金路。(A)O(B)X
- 雍正到嘉慶年間,清廷的哪一項措施對臺灣的開發及社會安定具有重要的影響?(A) 建立孔廟,設立學校,延聘中土通儒教育子弟(B)興建港口,開闢道路,獎勵工商業的發展(C)放寬移民條件,允許已渡臺者,
- 臺北市文山運動中心位於景興路。(A)O(B)X
- 清朝治臺之初,臺灣有所謂班兵制度,為何清朝不用臺灣本地人為兵?(甲)擔心本地人為兵會據地反抗(乙)認為臺灣曾受鄭氏統治,軍民帶有反清意識(丙)乃施琅建議,藉以安皇帝之心(丁)臺灣乃文治社會,一
- 新北市板橋區民間拖吊場位於莒光路上。(A)O(B)X
- 小美讀到一段有關移民臺灣的資料:「泉人先來,占到最好的地區;漳人次到,所以往內陸住;客家人最晚到,只剩下靠山的丘陵地。」根據以上敘述,請問客家人來臺時間較晚可能是因為下列何者?(A)清廷以粵地常
- 以下為某家旅行社對屏東縣六堆所做的歷史介紹:「1721年,○○○事件,威脅到高屏客家聚落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成立六隊﹝堆﹞鄉團;中堆、先鋒隊、後堆、前堆、左堆、右堆、保衛家
- 清治時期曾經針對臺灣的築城問題進行討論。其中一人說:「殊不知城垣之設,所以 防外患,如必當建城,雖重費何惜?而臺灣變亂,率皆自內生,非禦外寇比,不但城可以不建,且建城實有所不可也。」請解讀這份史
- 新北市中和區調解委員會位於中和區中和路60號。(A)O(B)X.
-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位於北投區中央北路4段。(A)O(B)X
- 以最短路徑從臺北車站搭計程車至君悅飯店須經過松信路。(A)O(B)X
- 新北市土城區公所位置在土城區中華路一段。(A)O(B)X
- 宜蘭礁溪轉運站位於礁溪鄉中山路上。(A)O(B)X
- 17世紀後期的清廷,朝廷大臣們正對當時一熱門的議題發表評論:「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之廣;裸體文身,不足共守。日費天府金錢而無益,不如徙其人而空其地。」請問他們是在評論哪一件事?(A)是否要放棄剛
- 基隆市區前往暖暖運動公園之最近程是為暖暖街、暖碇路、源遠路。(A)O(B)X
- 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桃園酒廠位於龜山區文化一路段上。(A)O(B)X
- 臺灣由於孤懸海外,終清之世,一直是動盪的邊陲地區,著於清朝時期的《彰化縣志》記載:「流寓者無期功強近之親,同鄉井如骨肉矣。疾病相扶,死喪相助。」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衝突主要與帝國主義入侵
- 阿木是清領時代販賣絲綢的臺南商人,他經常到泉州、漳州等地採購。請問他可以加入下列哪一組行會組織?(A)北郊、布郊(B)南郊、布郊(C)北郊、糖郊(D)南郊、糖郊
- 大稻埕著名廟宇「霞海城隍廟」的建立與1853年的「頂下郊拼」有關,在這次械鬥後,失敗的同安人帶著神像遷往大稻埕發展,並於1859年興建此廟。請問「頂下郊拼」是發生於何處的大規模商業利益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