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27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5-27 題。
改編自 2017 年同名驚悚推理電子遊戲的電影《返校》, 9 月 20 日在台灣上映,迅速引發社會對於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辯論,票房急速攀升。這部以 1960 年代戒嚴時期為背景的校園驚悚片,是台灣第一部由電子遊戲改編的劇情片,成功吸引大量電玩迷進戲院。
《返校》一開始是一家台灣遊戲公司製作的電遊,在 2017 年發行後廣受海內外電遊迷歡迎。許多電玩迷在臉書評論這款電遊能用政治故事包裹驚悚、魔幻以及推理巧思,符合電玩迷之期待。遊戲發行數個月後,便被電影公司買下,並邀請台灣年輕導演,同時也是電玩迷的徐漢強掌鏡,耗時兩年半拍攝完成。
台灣知名影評人膝關節說,《返校》賣座之基礎,確實是年輕族群。但他表示要改編電遊成為電影,特別是恐怖電玩中強調的互動性及恐怖氛圍,又要兼顧電影美學對導演及製片等都不容易,深怕讓電遊迷失望,國外便有許多失敗案例。但他認為《返校》的改編十分成功。「這部片不是為某種政治理念宣傳的電影。若純粹為了政治議題去上戲院,這種購票行為對影迷來說太沉重了。我認為《返校》的成功理由在於保留遊戲中驚悚及推理的有趣元素,再去包裹台灣歷史,撩撥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的好奇心。」
根據台灣媒體報導,導演徐漢強和編劇們在剪接以及改編劇本時,找來沒有玩過遊戲的人實驗過許多次,試圖讓遊戲玩家及非玩家都能接受。電影還大量沿用遊戲中許多台灣民間信仰的材料,譬如寺廟、符咒以及神龕等,尊重遊戲「原版」,讓遊戲迷感到倍受重視。徐漢強說,此片在驚悚元素之下,邀請觀影者思考「○○」的重要性。戒嚴時期開始走紅台灣影視界的李烈解釋,這部電影能讓觀眾思考過去,面對過去比強迫忘記好。
《返校》的效應蔓延到了對於台灣戒嚴歷史的議題辯論當中。許多觀影者看完影片後開始去尋找影片中影射的真實故事,驚訝當年許多中學生不過是參加讀書會,就無故被以「匪諜罪」判刑甚至處死。但是,也有人為當年政權辯護,表示在當年國共對峙的情況下,國民黨政府急欲「清除匪諜」甚或進行言論管制,是可以理解的「必要之惡」。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王瀚興在《風傳媒》投書認為,《返校》中影射的政治事件,若是國民黨政府當年追查地下共產黨組織,政府以顛覆國家之罪處理似乎沒有不妥。
有民眾批評,此片在台灣選舉前幾個月上映,似乎在暗示國民黨的歷史責任,企圖影響選情。膝關節表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返校》可以被視為今年台灣電影的里程碑,是台灣現在這個時代氛圍下的一個新圖騰。將來是否會有許多電影開始從動漫或網路小說汲取靈感改編成電影,是值得觀察的新趨勢。
(節錄自 BBC 中文:〈台灣電影《返校》破紀錄驚悚和「非政治」如何撬動年輕觀眾〉)
25. 依據上文,下列關於台灣電影《返校》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電影《返校》於 2017 年上映,廣受海內外影迷的歡迎及引發各種辯論,開啟台灣電影新的里程碑
(B)電影《返校》,能同時呈現恐怖電玩中的氛圍及電影的美學藝術,是十分成功的改編
(C)《返校》忠實的反映白色恐怖時期,政府對匪諜的打壓與殘暴處刑,造成其身心嚴重創傷
(D)影迷們一面倒地認為電影影射的政治事件,是可以理解的必要之惡,不應以此影響政治選情
改編自 2017 年同名驚悚推理電子遊戲的電影《返校》, 9 月 20 日在台灣上映,迅速引發社會對於台灣「白色恐怖」歷史的辯論,票房急速攀升。這部以 1960 年代戒嚴時期為背景的校園驚悚片,是台灣第一部由電子遊戲改編的劇情片,成功吸引大量電玩迷進戲院。
《返校》一開始是一家台灣遊戲公司製作的電遊,在 2017 年發行後廣受海內外電遊迷歡迎。許多電玩迷在臉書評論這款電遊能用政治故事包裹驚悚、魔幻以及推理巧思,符合電玩迷之期待。遊戲發行數個月後,便被電影公司買下,並邀請台灣年輕導演,同時也是電玩迷的徐漢強掌鏡,耗時兩年半拍攝完成。
台灣知名影評人膝關節說,《返校》賣座之基礎,確實是年輕族群。但他表示要改編電遊成為電影,特別是恐怖電玩中強調的互動性及恐怖氛圍,又要兼顧電影美學對導演及製片等都不容易,深怕讓電遊迷失望,國外便有許多失敗案例。但他認為《返校》的改編十分成功。「這部片不是為某種政治理念宣傳的電影。若純粹為了政治議題去上戲院,這種購票行為對影迷來說太沉重了。我認為《返校》的成功理由在於保留遊戲中驚悚及推理的有趣元素,再去包裹台灣歷史,撩撥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的好奇心。」
根據台灣媒體報導,導演徐漢強和編劇們在剪接以及改編劇本時,找來沒有玩過遊戲的人實驗過許多次,試圖讓遊戲玩家及非玩家都能接受。電影還大量沿用遊戲中許多台灣民間信仰的材料,譬如寺廟、符咒以及神龕等,尊重遊戲「原版」,讓遊戲迷感到倍受重視。徐漢強說,此片在驚悚元素之下,邀請觀影者思考「○○」的重要性。戒嚴時期開始走紅台灣影視界的李烈解釋,這部電影能讓觀眾思考過去,面對過去比強迫忘記好。
《返校》的效應蔓延到了對於台灣戒嚴歷史的議題辯論當中。許多觀影者看完影片後開始去尋找影片中影射的真實故事,驚訝當年許多中學生不過是參加讀書會,就無故被以「匪諜罪」判刑甚至處死。但是,也有人為當年政權辯護,表示在當年國共對峙的情況下,國民黨政府急欲「清除匪諜」甚或進行言論管制,是可以理解的「必要之惡」。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王瀚興在《風傳媒》投書認為,《返校》中影射的政治事件,若是國民黨政府當年追查地下共產黨組織,政府以顛覆國家之罪處理似乎沒有不妥。
有民眾批評,此片在台灣選舉前幾個月上映,似乎在暗示國民黨的歷史責任,企圖影響選情。膝關節表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返校》可以被視為今年台灣電影的里程碑,是台灣現在這個時代氛圍下的一個新圖騰。將來是否會有許多電影開始從動漫或網路小說汲取靈感改編成電影,是值得觀察的新趨勢。
(節錄自 BBC 中文:〈台灣電影《返校》破紀錄驚悚和「非政治」如何撬動年輕觀眾〉)
25. 依據上文,下列關於台灣電影《返校》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電影《返校》於 2017 年上映,廣受海內外影迷的歡迎及引發各種辯論,開啟台灣電影新的里程碑
(B)電影《返校》,能同時呈現恐怖電玩中的氛圍及電影的美學藝術,是十分成功的改編
(C)《返校》忠實的反映白色恐怖時期,政府對匪諜的打壓與殘暴處刑,造成其身心嚴重創傷
(D)影迷們一面倒地認為電影影射的政治事件,是可以理解的必要之惡,不應以此影響政治選情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23-24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3-24 題。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爲美,美人之貽。 (《詩經.邶風》〈
- 【題組】根據上文,小林一茶「不要打哪,蒼蠅搓他的手,搓他的腳呢。」最接近下列哪一首作品中人對昆蟲的態度:(A)蝴蝶兒約伴近窗飛,不為瓶中花有蜜,只緣聽讀護生詩,欲去又遲遲(B)泉眼無聲惜細流,
- 21-22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2 題。 《詩經》裡說:「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又云:「非雞則鳴,蒼蠅之聲。」據陸農師說,青蠅善亂色,蒼蠅善亂聲,所以是這樣說法
- 【題組】下列哪一首歌詞,最能呼應〈子衿〉、〈湘夫人〉主角的心境?(A)愛情三十六計/就像一場遊戲/我要自己掌握遙控器(B)曖昧讓人受盡委屈/找不到相愛的證據/何時該前進/何時該放棄(C)我揪著
- 19-20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9-20 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爲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
- 【題組】以下虛擬地區的現象,何者符合作者所言法西斯主義的特色?(A)希干希納城的人民擁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依據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B)席納國的人民可通過投票選擇理想的執政者,同
- 17-18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7-18 題。 很多人是這麼想的:像希特勒這種人物,施展奸詐的詭計、仗恃著武力,控制國家權柄、為所欲為,人民不過是被欺瞞與恐嚇的對象而已。但是美籍心
- 【題組】關於作者認為如果古代有電話,就會沒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佳句,請問下列敘述何者說明錯誤?(A)就算古代有電話,劉十九也無法即時到達,無法一起欣賞美景與好酒,詩一樣能表達寂寞之
- 【題組】「魚來雁去,一個回合短則旬月,長則經年,那天地似乎廣闊許多。」,這裡的「天地」當指下列何者?(A)廣闊的天空與綿延的地長 (B)彼此的空間距離與因而所醞釀的境界(C)彼此所隔的距離與不
- 14-16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14-16 題。 一百年前發明電話的那人,什麼不好姓,偏偏姓「鈴」(Alexander Bell),真是一大巧合。電話之來,總是從顫顫的一串鈴聲開始,
內容推薦
- 【題組】請問文中「○○」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詞語?(A)權力 (B)獨立 (C)和平 (D)自由
- 28-30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3-25 題 1998年西班牙一家報紙報導了一位律師的房產被拍賣償債的新聞。事後這位律師還清債務,可是這篇報導卻被轉到Google上,任何人以律師的姓
- 【題組】關於「被遺忘權」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可用於隱瞞個人不想被知道的過去 (B)重視的是刪除或移除網頁連結(C)歐洲各國現已確立被遺忘權的合法性 (D)被遺忘權就是網路使用者的隱私權
- 【題組】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你有知道的權利,我就失去了隱密的權利──這句話符合被遺忘權現今的爭議(B)被遺忘權的界限很難界定,無法輕易判定對個人不利的資訊是否真的應該刪除(C)若
- 下列文句「」中的字義,兩兩相同的是:(A)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B)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C)道阻且「右」/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 余光中認為現代散文應當講究彈性、密度、質料。所謂彈性,是指「對於各種文體各種語氣能夠兼容並包融和無間的高度適應能力。文體與語氣變化多姿,散文的彈性當然愈大;彈性愈大,則發展的可能性愈大,不致於
- 荀子〈勸學〉:「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前後二句都各自具有因果關係,下列何者也屬於這種句式?(A)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B)讒邪進則眾嫌退,群枉盛則正士消 (C)肉腐出蟲,
- 古人往往將喻依放在句前,將喻體放在最後來說明,並且以「博喻」(喻體只有一個,卻用許多喻依來形容、說明的譬喻)的方式來呈現,詞藻華麗又寓意深遠,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
- 以下是元稹〈遣悲懷〉一詩,請在閱讀後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謝公最小偏憐女 1,自嫁黔婁 2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 驅動水循環的能量主要是來自哪裡?(A)火山活動(B)大氣的運動(C)太陽的熱(D)地球自轉
- 下列哪個選項引號中的字讀音與其他三者相異?(A) 天乾物「燥」 (B) 「噪」音汙染(C) 香菇肉「燥」飯 (D) 脾氣暴「躁」
- 下列「」裡的形似字,何者字音前後相同﹖(A)過「濾」/「瀘」水 (B)「妯」娌/「釉」料 (C)奇「葩」/倒打一「耙」 (D)「纜」繩/招「攬」。
- 如圖(一),△ABC, =12, =15若△ABD面積為120,則△ABC面積為何? (A)260 (B)265 (C)270 (D)275
- ( )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韜」光/老「饕」/「叨」擾 (B)觀「摩」/描「摹」/石「磨」 (C)「跫」音/寒「蛩」/海「蜇」 (D)笙「簫」/整「肅」/「瀟」灑
-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音,前後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尾生抱「柱」/「拄」著拐杖 (B)「瞿」塘灩澦堆/恐「懼」不安 (C)「倭」墮髻/爭功「諉」過 (D)賢「伉」儷/不卑不「亢」
- ( ) 下列選項「 」中的國字,何者讀音正確? (A)問是誰家「姝」:ㄓㄨ (B)頭上「倭」墮髻:ㄨㄛ (C)下擔「捋」髭鬚:ㄌㄟˋ (D)日出東南「隅」:ㄡˇ
- (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聽到兒子發生意外的消息後,她竟瞬間昏獗倒地 (B)走在日式建築的長榔上,總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 (C)茫茫人海中,誰又能永遠一帆風順呢 (D)時矛與復古
-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何者意涵相同? (A)使君「謝」羅敷/閉門「謝」客 (B)二十尚「不」足/寧可共載「不」 (C)但「坐」觀羅敷/「坐」愁紅顏老 (D)日出東南「隅」/向「隅」而泣
- ( ) 請閱讀下列文句,判斷畫線處依序為何? (甲) 來臺後,頗受紀弦的賞識,成為紀弦所創 (乙) 的主要成員。而現代詩社在新詩創作上,主張宗法國波特萊爾,認為新詩是橫的移植,主張學習 (丙)
- ( ) 下列各組文句所描寫的季節,何者兩兩相同? (A)野芳發而幽香/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水落而石出/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C)佳木秀而繁陰/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 ) 閱讀下列三則琦君的作品,就文意脈絡依序選出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母親洗淨雙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盤中,送到佛堂供佛。父親點上檀香,爐煙□□,兩種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
- ( ) 下列關於〈再別康橋〉一詩的詮釋,何者最適當? (A)以「輕輕」開端、到中段的「沉默」,再到最後的「悄悄」,表達作者決心與過往美好訣別 (B)從黃昏到夜晚的迷人風光,逐步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
- ( ) 下列各組「 」中詞語的意義,何者兩兩相同? (A)「早晚」下三巴/今兒老太太高興,這「早晚」就來了 (B)「相」迎不道遠/吉人自有天「相」 (C)羞「顏」未嘗開/坐愁紅「顏」老 (D)
- ( ) 漢語中常見三字的詞語,以形象代表某種意義,如「鐵飯碗」是比喻非常穩固的職業,下列「 」中的三字詞語應用正確的是: (A)他對人總是十分熱情,但實際上卻是個「悶葫蘆」,肚子裡藏了許多詭計
- ( ) 語言會隨時代而產生改變,有些相同的詞彙,詞義已有不同應用。下列各組「 」中的詞語,何者意義相同? (A)山路迂迴,幾番「峰回路轉」,讓人不辨方向/此件案情十分複雜,原以為陷入膠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