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古人往往將喻依放在句前,將喻體放在最後來說明,並且以「博喻」(喻體只有一個,卻用許多喻依來形容、說明的譬喻)的方式來呈現,詞藻華麗又寓意深遠,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請問下列何者符合以上說明?
(A)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則士勇
(B) 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C)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亡者不卻眾庶,故能明期德
(D)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E)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參考答案

答案:C,D,E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