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第段運用委婉含蓄的語言,暗諷開發山林的錯誤(B)第λ、μ段運用視覺及聽覺的摹寫來刻畫山林景致(C)第段描寫泰雅族的生活型態,與第段現代人
- 請閱讀以下詩文,並回答43~44題:下列文句原本有省略主語或賓語的情形,加入( )中的語詞後,何者最符合作者原意?(A)(我)慵懶地躺臥/躺成黃絨絨的寬敞花毯(B)有否妥切詩句來描繪(我
-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5~46題:司城子之圉人之子,食鯸鮐而死,弗哭。司城子問之曰:「父與子有愛乎?」曰:「何為其無愛也?」司城子曰:「然則爾之子死而弗哭,何也?」對曰:「臣聞之:死生有命,知命者不
- 這則故事所寄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廉者足而不憂,貪者憂而不足(B)能安於清澹,則不為富貴所淫(C)少慾則易足,易足則心靜智明(D)一念之慾倘不能制,恐致大禍
-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47~48題: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錕鋙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皇子以為無此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皆與「痙攣」的「痙」字讀音相同? (A)治國「經」略/植物根「莖」 (B)「輕」鬆過關/渾身是「勁」 (C)園林小「徑」/「逕」自 (D)長「頸」鹿/不「脛」而走
- ( )下列「之」字,何者的意思和「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中的「之」相同? (A)「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B)父母唯其疾「之」憂 (C)缾之罄矣,維罍「之」恥 (D)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 ()「行」字有幾個不同的讀音,產生的語義也大不相同。下列何者與「苦行」的「行」讀音相同? (A)「行」行出狀元 (B)「行」到水窮處 (C)「行」行鄙夫志 (D)兒女忽成「行」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以羽「為」巢,而編織以髮/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B)施薪若「一」,火就燥也/故君子結於「一」也 (C)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昔者瓠巴鼓瑟
- ( )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句中的「見」字,與下列何者同義? (A)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B)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C)高祖發怒,「見」於辭色 (D)生孩六
- (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這段話是在形容什麼樣的場景? (A)戰士們披著盔甲上戰場,用短刀殺敵,而對方則用箭射殺,導致我軍損傷慘重 (B)兩兵相接
- ( )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句中「濯」字讀音,與下列何者相同? (A)左手執籥,右手執「翟」 (B)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C)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 (D)縣官催租吏胥急,「糴」
- ( )請判斷「『瓠』巴鼓瑟/一意『孤』行/率爾操『觚』」此組詞語『 』中的字音關係為皆同、皆異、或者二同一異,並自以下選項選出與此組字音關係相同者: (A)虵「蟺」之穴/歲月遞「嬗」/「擅」作
- .( )憤怒鳥想要引用〈蓼莪〉詩中,表現「父母愛子女之深,不辭勞苦」的詩句到自己的作文中,他可以用的句子是: (A)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B)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C)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D
- ( )下列何者為「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所表達的意思? (A)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B)學貴專精,多歧亡羊 (C)多才多藝,左右逢源 (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 )下列有關〈國殤〉一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選自《楚辭》中的〈九章〉 (B)語言使用較為質樸整齊,沒有那麼絢麗的色澤 (C)描寫戰爭的可怕,對戰亡的士兵們表達深沉的哀悼及崇高的敬意 (
- ()關於〈漁父〉一文的主旨,下列何者正確? (A)屈原藉與漁父之問答,抒發自身憂憤,並埋下懷石自沉的伏筆 (B)敘述屈原的高風亮節,受讒而棄世,隱於江濱 (C)借漁父的口吻表達自己決心歸隱,垂
- ( )下列何者與「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的意思相近? (A)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B)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C)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D)物類之起,必有所
- ( )下列何者與「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文意相近?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B)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C)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
- ( )下列何者與「伯牙鼓琴,六馬仰秣」意思最接近? (A)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 (B)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C)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D)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 ( )下列何者與「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意思相近? (A)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B)生而同聲,長而異俗 (C)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D)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 ( )下列關於余光中〈尋李白〉一詩的解讀,何者敘述錯誤? (A)「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言李白精通方術 (B)「不及千年後你的一首/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噹地一彈挑起的回
- ( )以下詩句皆出自余光中〈尋李白〉,何者不是根據「歷史事件」而發? (A)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高力士羞憤的手裡 (B)至今成謎是你的籍貫/隴西或山東,青蓮鄉或碎葉城 (C)把滿地的難
- ( )賦、比、興是《詩經》中常見的寫作手法,以〈蓼莪〉一篇言,便是賦為主,比、興為輔。請閱讀以下《詩經》篇章,選出所用手法屬於「比」者: (A)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B)碩
- (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句中屈原的處世態度與下列何者相似?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