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甲)獎「掖」後進:ㄧㄝˋ(乙)大「辟」囚:ㄅㄧˋ(丙)希「冀」:ㄐㄧˋ(丁)刑「戮」:ㄖㄨˋ(戊)以「荻」畫地:ㄉㄧˊ/(己)「縝」密:ㄓㄣ。上列「 」中的字,哪些讀音完全正確? (A)甲丙
- ()曹雪芹的《紅樓夢》善於以對話、動作凸顯角色個性,下列各角色的個性,何者敘述錯誤? (A)劉姥姥:「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做個老風流」──大智若愚 (B)李紈:「好生著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前後意義相同? (A)峰迴「路」轉/篳「路」藍縷 (B)明「目」張膽/綱舉「目」張 (C)西力東「漸」/「漸」入佳境 (D)斷簡殘「編」/韋「編」三絕
- ()以下何者不是「賀人生男」? (A)熊羆入夢 (B)弄瓦之喜(C)天賜石麟 (D)弄璋之喜
- ( )下列關於〈臺灣通史序〉中的句意解釋,何者正確? (A)「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形容過去的史家胸襟狹窄 (B)「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意謂國家的重要性凌駕於歷史之上 (C)「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不同? (A)「砒」霜/「紕」漏 (B)「啜」泣/「輟」學」 (C)「溽」暑/「褥」子 (D)荒「謬」/「戮」力同心
- ()下列有關《紅樓夢》之敘述,正確的是:(甲)前八十回由高鶚寫成,後四十回由曹霑所作/(乙)是中國第一部出於原創的長篇章回小說/(丙)初名《石頭記》,又名《風月寶鑑》/(丁)傳世後評論、研究者眾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爾」自戕爾手/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 (B)「歸」寧省親/吾誰與「歸」 (C)便扶「向」路/尋「向」所誌 (D)「拂」然而怒/法家「拂」
- ()某校舉辦一系列文學講座,邀請知名作者來當主講人,下列演講標題與主講者的配對,正確的是:(甲)詩歌的魔幻與奇情──洛夫/(乙)美麗的錯誤:談新詩──鄭愁予/(丙)創世紀詩社與鐵三角──瘂弦/(
- ()下列關於成語的意思,何者不正確? (A)「郢書燕說」指穿鑿附會之說 (B)「狡兔三窟」比喻有多處藏身的地方或多種避禍的準備 (C)「買櫝還珠」意指不明世事,只好任人宰割 (D)「玉石俱焚」比
- ( )下列「 」中修辭之敘述,何者正確? (A)「郢書燕說」──對偶 (B)上下交相「賊」──類疊 (C)遂以十「稔」之間─借喻 (D)喋血山河──借代
- ()下列文句中的「顧」字,何者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A)「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 (B)三「顧」茅廬 (C)「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 (D)「顧」分類之害,甚於台灣
- ()以下「」內文字,請選出字義相同者: (A)而其禍「倡」於匪徒/自林逆「倡」亂以來/「倡」優(B)今試執塗人而「語」之/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晉《乘》楚《杌》,「語」多可採 (C)夫人未有
- ()下列關於中國小說發展的敘述,何者錯誤? (A)漢魏六朝盛行筆記小說,內容主要可分為志人與志怪二種,前者如劉義慶所編《世說新語》,後者如干寶《搜神記》 (B)唐代以文言短篇的傳奇為主,有愛情、
- ()〈以下成語缺空處應填入那些字?□情度理/鉅細□遺/變本加□/□□稱奇 (A)奪/糜/重/達達 (B)揆/靡/厲/嘖嘖 (C)衡/縻/利/蕭蕭 (D)覓/蘼/害/喃喃
- ()下列關於〈縱囚論〉一文中的「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後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於人情?」一句的說明,何者錯誤? (A)即便是君子都難以做到視死如歸,何況是小人 (B)死囚是罪大惡
- ()下列何者之「景」字意思相同? (A)反「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D)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E)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 ()下列各組「 」中的字,哪些讀音完全相同? (A)純「粹」/士「卒」/勞「瘁」 (B)「俘」虜/蚍「蜉」/「荸」薺 (C)「潦」草/縈青「繚」白/幕「僚」 (D)「刮」臉刀/包「括」/「聒」噪
- ()關於下列〈臺灣通史序〉的文句解說,何者正確? (A)「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意謂街談巷議,難以取證於典籍史料 (B)「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意謂史書能夠發揚民族精神,且
- ()下列關於〈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結構與寫作手法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從劉姥姥角度描寫大觀園中的人物和景物,藉劉姥姥在園中的見聞對比出賈府的豪奢,凸顯了貧富差距 (B)描述大觀園中人物的居所時
- ()下列文句中的「之」字,何者作代詞使用? (A)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 (B)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 (C)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
- ()在中國語法中,凡字與字之間不以意義關係結合的複詞稱為雙聲聲複詞,如:琵琶。下列選項「 」中的詞彙,何者也屬於雙聲複詞? (A)兵馬「倥傯」 (B)「婆娑」之洋 (C)彌自「儆惕」 (D)篳路
- ()「借代」修辭是指談話行文時,故意捨棄常用的語詞,另找其它詞語代替。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是借代? (A)「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B)「干戈」之禍愈烈,村市半成邱墟 (C)人生自古
- 29()有關〈臺灣通史序〉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開山撫番,析疆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是指日本人統治台灣後的嶄新氣象 (B)「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指出
- 30()下列關於〈勸和論〉一文中文句的解讀,何者正確? (A)「同居一府,猶同室之兄弟,至親也。」意指同住在一間房屋內,就像兄弟般親密 (B)「矧更同為一府,而亦有秦越之異」意指同在一個地區,卻好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