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10【 】『山無陵,江水為竭』是因人類濫墾濫伐及浪費水資源導致山崩及水源枯竭,作者藉此希望眾人要愛惜天然資源。(A)○ (B)×
- 11【 】『上邪』詩中用『山河消失』、『四季顛倒』和『天地相合』等不可能發生的異象作為和情人分手的條件。(A)○ (B)×
-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著名的歇後語,如「□□穿針——大眼瞪小眼」,請依人物特色判斷,□□中應填入的人物與下列何者所描寫的人物相同? (A)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形容臉色紅如棗色),脣若
- ()《三國演義》自古即為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典故、諺語皆出自其中,下列選項何者與《三國演義》無關? (A)樂不思蜀 (B)身在曹營心在漢 (C)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D)如魚
- 12【 】『長命無絕衰』指兩人要長命百歲才能長相廝守。 (A)○ (B)×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正確? (A)攻頂玉山後,一切美景皆在「袵席之下」,令人心曠神怡 (B)王先生慷慨捐獻、急功好義的精神值得大家「群起效尤」 (C)何先生一向清廉,沒想到卻因他人誣
- 13【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是以動物眷戀故鄉的行為來指責丈夫離家不歸的行為。 (A)○ (B)×
- 14【 】『行行重行行』詩中的『浮雲蔽白日』是指當今皇上為小人蒙蔽,猶如浮雲遮蔽太陽一般。 (A)○ (B)×
- ()下列選項「 」中的字詞,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靜靜地「倨傲地」把千萬隻手臂高舉入冷冷的雲霄 (B)人類也有被植物「懾服」的一刻 (C)我來回無數次令人心靈「滴血」的海灣大橋 (D)
- 15【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意謂主人翁想放棄思念,日後過著保重自己的日子。 (A)○ (B)×
- ()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來形容黃春明〈死去活來〉一文中,粉娘的生命狀況?(甲)風中殘燭/(乙)垂暮之年/(丙)如日中天/(丁)風木含悲/(戊)油盡燈枯/(己)風馳電掣。 (A)甲乙戊 (B)乙丁己
- 16【 】『與君生別離』意謂生離的痛苦令人難以承受。 (A)○ (B)×
- ()「見」字出現在動詞之前,有時具有指示兼稱代的作用,稱作「代詞性助詞」,以說明述語(動詞)之下省略了賓語(如你/我/他)。例如「敬請見諒」當中的「見諒」,應還原為「諒我」,作「原諒我」解釋。請
- ()下列選項設問修辭的用法,何者與其他三項不同? (A)我們何嘗靜靜地觀察過一顆星 (B)啊!清溪居主人,我們生長在怎樣的一個世代裡,難道這世代的悲劇性還不夠嗎(張曉風〈山路〉) (C)方二人之
- 17【 】由主人翁『衣帶日已緩』可見他因思念而懶得梳妝打扮,以致衣著邋遢。。 (A)○ (B)×
- ()下列各例句中的「卻」字,何者當動詞使用? (A)肅應諾,「卻」不解其意 (B)「卻」說魯肅私自撥輕快船二十隻 (C)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 (D)欲令新婦祗謁
-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文中可見韓愈讚美其顯露出眾的才華,下列何者適合用來形容柳宗元? (A)樗櫟之材 (B)頭角崢嶸 (C)斗筲
- 18【 】『行行重行行』一詩從昭明太子所編選的『昭明文選』選錄出來。 (A)○ (B)×
- ()李斯精於書法,長於小篆,替秦朝規置了「書同文」的局面。判別下列何者是當時的字體?
- ()(甲)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乙)「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丙)則這兩個手裡,「好歹」送了水軍性命/(丁)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再來回報/(戊)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上述「 」中的
- ()(甲)青燈觀青史,著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滿腹存漢鼎三分/(乙)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丙)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丁
- 19【 】相對於唐代的近體詩,唐人稱之前的詩歌為『古體詩』。 (A)○ (B)×
- ()使用排比法往往可達到加強語氣的效果。下列選項中,何者使用了這種寫作手法? (A)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B)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C)蒼
- 20【 】古體詩的句數、字數都不拘,平仄及用韻自由,不講求對仗。 (A)○ (B)×
- ()「這對夫妻因丈夫做事出了『紕』漏而大吵,鬧得各自搬來一『批』救兵,準備展開『仳』離談判。年幼的孩子似也意識到原本『庇』護的大傘即將傾折,竟如喪考『妣』般一『屁』股跌坐地上,哭著不依。所幸在難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