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4–26 題荷蘭第一大企業飛利浦集團在 2011年推出「Pay per Lux」的創新服務,不賣燈泡而賣照明時數。荷蘭最大的史基浦機場和飛利浦簽了一份 15 年的合約,機場裡 3700 個 LED 燈具的管理和維修全由飛利浦包辦,機場只需要每月支付定額服務費。「當產品所有權回到廠商身上,很多行為會跟著改變」,協助設計這項服務的歐洲循環經濟先驅勞爾(Thomas Rau )指出,因為服務費是固定的,飛利浦便會希望維修或汰換次數愈少愈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飛利浦重新設計了 LED 燈泡,把容易故障的驅動器移到燈泡外側,壞了,只要更換驅動器,不必丟掉整個燈泡。此外也對廢品回收更為積極,因為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成本。機場方面,則因為有飛利浦代為維護照明設備,電力消耗只有過去的一半,既省錢又減少碳排放。不同於以往「開採原物料 → 加工製成產品 → 使用後丟棄」的「搖籃到墳墓」線性經濟,循環經濟透過資源再生,讓整個系統盡可能不產生廢棄物,實踐「搖籃到搖籃」( Cradle to Cradle )的理念。例如台積電的清洗製程,一年會產生 6.2 萬噸的廢硫酸,但與另一道製程產生的含氨氮廢水一起處理,便產生硫酸銨,再送到化工廠製成工業用氨水,供應給需要的業者。未來,台積電希望將廢硫酸全部純化,回收到晶圓廠製程使用。( 改寫自辜樹仁〈不賣燈泡,改賣「那道光」〉、〈荷蘭奇蹟,循環經濟〉)
24. 依據上文,何者是飛利浦與台積電實踐循環經濟的共同點?
(A) 以互補或互利方式達成產業合作
(B) 選用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產品
(C) 推動「不賣產品,改賣服務」的新模式
(D) 縮短產品的壽命以利盡速回歸生態循環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5
統計:A(18),B(4),C(1),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