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子夏問孝,孔子答之以「色難」,用意在提醒子夏行孝時須注意到以下何種道理? (A)孝心孝行要選擇父母臉色和悅之時展現,方為真孝 (B)孝心孝行的落實必須要讓遠近之人都能感到喜悅,方為真孝 (C)
- 下列各選項「 」中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草色萎黃無「生意」 (B)王品牛排館「生意」興隆 (C)史博館所展出的牡丹「生意」盎然,真是百花之王 (D)春日草木蔓發,鳶飛魚躍,「生意」勃勃
- 下列各組「 」中的字,其意義相同的有 (A)弟子服其「勞」/「勞」而不怨 (B)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C)父母唯其疾「之」憂/陶朱公「之」齊 (D)有酒「食」,
- (甲)「啐」在臉上:ㄘㄨㄟˋ; (乙)「綰」了頭髮:ㄍㄨㄢ; (丙)天上星「宿」:ㄒㄧㄡˇ;(丁)「踹」在塘裡:ㄔㄨㄞˋ; (戊)「腆」著肚子:ㄉㄧㄢˇ; (己)不「彀」賞人:ㄍㄡˋ。以上「 」內
- 下列「 」中的字,讀音有誤的選項是: (A)床「榻」:ㄊㄚ (B)「茆」屋:ㄇㄠˇ (C)「賑」災:ㄗㄣˋ (D)「濰」縣:ㄨㄟˊ。
- 下列各組「 」內注音符號所表示的字,字形相同的是 : (A)「ㄊㄧㄢˊ」不知恥/香「ㄊㄧㄢˊ」可口 (B)不「ㄔˇ」下問/令人不「ㄔˇ」 (C)「ㄧㄡ」關天下/「ㄧㄡ」然神往 (D)並行不「ㄅㄟˋ
- 鄭燮〈板橋題畫選〉第二則提及「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從作畫的過程來看,其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A)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 (B)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 (C)眼中
-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鄭板橋的抱負為「立功天地,字養生民」 (B)鄭板橋認為士子當如竹般堅定,要斤斤於「胸中志節」 (C)鄭板橋認為創作的靈感離不開現實生活 (D)鄭板橋認為意在筆先者,
- 以下選項,何者字形相同:(A)ㄏㄨㄛˋ」然開朗/為人「ㄏㄨㄛˋ」達 (B)屋舍「ㄧㄢˇ」然/風行草「ㄧㄢˇ」 (C)陷入死「ㄏㄨˊ」同/含「ㄏㄨˊ」其辭 (D)人問「ㄐㄧㄣ」/「ㄐㄧㄣ」ㄐㄧㄣ有
- 以下選項,何者字音相同:(A)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 (B)設酒、殺雞、作「食」/有酒「食」,先生饌 (C)黃髮垂「髫」/「齠」齔之年 (D)懷抱「憧」憬/鬼影「幢
-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請判斷下列詩文,何者為「有我」之境 (A)「霧失樓臺
- 在〈陌上桑〉一詩中,下列何者顯示出羅敷夫婿官位的顯赫? (A)黃金絡馬頭 (B)十五府小史 (C)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D)為人潔白皙 (E)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 「比如我這行事裡,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句中「行事」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相同? (A)這才是品德高尚的君子「行事」呀 (B)今朝廷無主,不就此時「行事」,遲則有變 (C)你無一技之長,要從什麼「行事
- 樂府詩與古詩的比較,正確的選項是: (A)兩者皆興起於漢代 (B)同為漢代詩歌文學之雙葩 (C)樂府詩多為士大夫所作;古詩多為民間人士所作 (D)樂府詩多長短句;古詩多五、七言 (E)兩者皆不限
- 以下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A)約行二三里,渡兩小溪,皆褸而涉 (B)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 (C)余攬衣及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鼎聲漸之 (D)望前山半鹿,
- 人物的言語、行為往往可以展現他的個性。下列引文,分別可以看出孔乙己個性中特質,請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 「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勉強維持最後的
- 下列選項,何者完全沒有錯別字? (A)每個知識的先趨者,在平常人看來多半有些瘋狂 (B)我們若老是跟在成功者的背後亦步亦驅,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成就 (C)在暴利的驅使下,少數人鋌而走險,不惜以身試法
- 「老李一面煩『ㄗㄠˋ』地抱怨生活枯『ㄗㄠˋ』乏味,一面對太太發牢騷說:你成天聒『ㄗㄠˋ』不已,難道不會唇乾舌『ㄗㄠˋ』嗎?」上面文字『 』中注音相同的字,依序應填入下列哪一個字形組合? (A)躁、
- 孔乙己相當在意個人的形象,對於面子問題特別關切,下列何者可以為例證? (A)被人打斷腿,卻辯說跌斷 (B)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 (C)孔乙己被打折腿前身材高大,折腿後靠
- 下列文句敘述,何者為孔子所主張的「孝」? (A)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B)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C)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D)事父母幾諫,見志不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鄭燮家有茅屋兩間,曾於北面種竹 (B)秋冬之際,鄭燮用圍屏骨子,斷去兩頭,來做窗櫺 (C)鄭燮嘗言,其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D)鄭燮秋江看竹,
- (甲)若「即」若離 (乙)乃「即」石上俯瞰之(丙)余攬衣「即」穴旁視之 (丁)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戊)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 (己)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
- 「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此段文字中,作者用幾種聲音來形容礦穴所發出的聲音? (A)一種 (B)兩種 (C)三種 (D)四種
- 下列語句的涵義說明,何者正確? (A)「不要失了你的時」意謂:不可癡心妄想 (B)「自古無場外的舉人」意謂:未有不進考場卻能中舉者 (C)「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意謂:像你這種長
-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意謂: (A)人能恥己之無恥,是能改行從善之人,終身無復有恥辱之累 (B)人不以可恥之事為恥,愈陷愈深,終身無恥 (C)人雖以己之無恥為恥,而不改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