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有誤? (A)九二一大地震,看到災民從災區倉黃逃離,緊張之狀,令人感同身受 (B)大地震後,慈善團體動員賑災,凸顯了臺灣強大的民間力量 (C)地震發生之後,各地檢察官出動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讀音兩兩相同? (A)不斷「啜」泣/中「輟」生 (B)棄如草「芥」/尷「尬」 (C)烘焙「坊」/「訪」客不斷 (D)居有「頃」/「傾」家蕩產
- ( )〈赤壁賦〉的第一段以「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描寫赤壁之景,之後「水」、「月」的意象在文中不斷出現,下列關於「水」、「月」的作用,何者敘述有誤? (A)手段除以「
- ( )下列作家的生命經驗,何者可以作為「不以隱約而弗務」的例證? (A)出兵北伐前夕,上奏出師表以勸勉後主應親賢遠佞、不妄自菲薄的諸葛亮 (B)為彌補臺灣歷史殘缺之憾,而花費十年矢志編撰臺灣通史的
- 「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濃媚。」此句和下列那一句相呼應? (A)西湖最盛,為春為月。 (B)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C)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
- 下列文句,何者未運用「借代」修辭? (A)花態柳情,山容水意。 (B)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 (C)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D)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
- 下列有關袁宏道的敘述,何者有誤? (A)與兄宗道、弟中道並稱「三袁」,為公安派代表人物。 (B)主張文學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C)主張「貴古賤今」。 (D)重視小說、戲曲和民歌在文學上的
- 下列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中匱猶虛 (B)金饋石室 (C)功虧一簣 (D)翻箱倒簣。
- 下列注音,何者正確?(A)香「椿」:ㄔㄨㄥ(B)「樁」腳:ㄔㄨㄤ (C)晦「朔」:ㄙㄨˋ (D)熟「稔」:ㄖㄣˇ
- 明代散文中前後七子的「擬古派」,其文學主張是: (A)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B)肯定唐宋八大家的地位 (C)務求幽深孤峭 (D)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 下列有關時間的用語,何者錯誤?(A)一秩:十年 (B)一紀:十二年 (C)一世:一百年 (D)一甲子:六十年
- 下列何者不是春秋時代「士」必讀的經典: (A)禮 (B)御 (C)易 (D)春秋
- ( )下列有關建安七子的說明,何者正確? (A)孔融:以散文著稱,《典論‧論文》評其為「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 (B)徐幹:以書檄著稱,《典論‧論文》評其為「章表書記,今之雋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異? (A)「竊」以為君市義/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 (B)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屬」予作文以記之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
- ( )下列對於〈燭之武退秦師〉一文文句的說明,何者有誤? (A)「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鄭文公暗示燭之武「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 (B)「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燭之武指出晉國有「得隴望蜀」
- ( )〈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燭之武說服秦穆公時,巧妙運用許多遊說技巧,例如「說之以害」、「許之以利」、「引據史實」等,下列哪一段落即是運用「說之以害」的技巧?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
- (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有:(A)「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音ㄋㄧㄝˋ,水中黑泥 (B)「吾嘗跂而望矣」,「跂」通「企」,提起腳跟 (C)「其漸之滫,君子不近」,「漸」音ㄐㄧㄢ,逐漸 (D)
- ( ) 請選出文字使用完全正確的選項: (A)乃以著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 (B)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乳燕
- ( )下列〈諫逐客書〉文中的句子,哪些解說正確? (A)「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棄秦樂而取異國音樂 (B)「不問可否,不論曲直」:意謂秦王具有廣博的同情,對於外來客一律收留 (C)「河海不擇細
- 那「只」矮木箱,「只」字可用何字取代? (A)隻 (B)枝 (C)支 (D)紙
- ( )下列關於典論論文的文句解說,何者正確? (A)「夫文,本同而末異」,「本」指的是文章的體製,「末」指的是文章的原理 (B)「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的主要原因是「曲度不均,節奏不同」 (C
- ( )請選出下列代號依序應填入的答案為何?「昔(甲)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乙);屈原放逐,著(丙);(丁)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
- 關於便條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便條的作法,在事言事,在物言物,無須浮詞、套語,以簡明為貴 (B)「稱呼」、「結尾敬辭」、「署名敬辭」、「日期」的寫法與書信同 (C)便條是簡便的書信
- ( )有關〈留侯論〉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文中以夫差為例,說明能下人以報仇,能忍以成事 (B)「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意謂圯上老人所深折的是項羽少年剛銳之氣 (C)項籍百戰百勝而輕用
- ( )閱讀下文,判斷□□□中應填入的人是:「我可以說□□□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