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下列詩句,何者旨在抒發「朋友相聚的情誼」? (A)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B)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C)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
-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其中「痴兒女」是形容下列何者?(A) 雁 (B) 鶯 (C) 燕 (D) 魚
- 初涉其境,農秧於田,牧笛於野;樵者傴僂而歌,漁者欸乃而唱。老翁曝背,童子嘻嘻,其人則古之人也。既入其鄉,桑麻半畝,雞犬無聲;屋繞樹而疏,樹藏鳥而噪。寮落數家之外,綠水一灣,荷映其漪,鴨浮其波,若不知有
- 此段運用多重感官描寫的方式寫景,請問不包括下列哪一種感覺?(A) 聽覺 (B) 視覺 (C) 觸覺 (D) 味覺
-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下列散曲,何者最清楚的展現作者「其中不自得」的處境? (A) 雲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 (B) 鶴立花邊玉,鶯啼樹杪弦。喜
- 「跣足科頭」是指什麼意思?(A) 赤腳又不戴帽 (B) 洗腳又洗頭 (C) 翹腳又搖頭晃腦 (D) 跪地磕頭
- 閱讀下文,並推論何者是它「隱含的要旨」?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勸學》) (A) 真知灼見,才能引領風騷 (B) 虛懷若谷
- 閱讀下文,並推斷何者是它的主旨?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弔,安慰)之。獨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果將(將,帶領)胡駿而歸。(《淮南子‧人間訓》) (A) 老馬識途
- 閱讀下文,並推斷其文意說明何者正確? 僕自少至今,從事於往還朋友間,一十七年矣,日月不為不久;所與交往相識者千百人,非不多;其相與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 韓愈〈與崔群書〉) (A) 交友時間短,結
- 閱讀下文,並推斷何者是它的主旨? 相見甚有奇緣,似恨其晚;然使前十年相見,恐識力各有未堅透處,心目不能如是之相發也。( 鍾惺〈與陳眉公〉) (A) 志氣相投,相見恨晚 (B) 適時相遇,才性深契 (C
- 閱讀下列古歌謠,並推斷何者是它的主旨? 君乘車 我戴笠 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簦 (簦:有柄的笠,好像現代的傘) 我騎馬 他日相逢為君下 (A) 舟車勞頓之苦 (B) 富貴成空之苦 (C) 夫妻新婚之樂
- 閱讀下文,並推斷「 」內文句的涵義是什麼? 曾幾何時,「一分鐘九十字的效率,取代紙上耕耘的筆跡」,過目即忘的冷漠,取代永誌於心的感動。( 李欣頻《誠品副作用》) (A) 電子新聞取代報紙 (B) 電話
- 下列詩句,何者沒有動詞? (A) 北斗七星高 (B) 哥舒夜帶刀 (C) 至今窺牧馬 (D) 不敢過臨洮
- 下列文句的「使」,何者具有「派遣」的涵義? (A)「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B)「使」君有婦,羅敷有夫 (C)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D) 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倘若……,則……」的涵義? (A)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B)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C)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D)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使用「譬喻」的修辭技巧? (A) 你的瘦骨宛如長河落日,我的浮思則如大漠孤煙 (B) 下午剛下過一陣雨,日頭已斜西,夏雲還連袂遊蕩未肯散 (C) 雨點貫串做絲,無數麻瘢似的水渦,隨生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蒐集各國郵票;「蒐」意同於「搜」(B)「近」水樓台先得月;「近」意同於「進」(C) 外舉不避親,內舉不避讎;「讎」意同於「仇」(D) 天然純淨,萃取植物菁華;「菁」意同於
- 下列文句的「而」,何者表示語意轉折,相當於「但是」之意?(A)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B)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C) 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D) 樹林陰翳,鳴聲上
- 下列文句,何者使用「以具體事物比擬具體事物」的修辭技巧? (A) 大清早,妻就拿著菜籃子撿拾滿滿一籃子蟬聲回來 (B) 鄉農額角上疊疊的深皺,像極了海岸上那層層疊疊的沖積岩層 (C) 在火車上這樣張望
- 閱讀下文,並推斷何者為其歌詠的人物?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至今草木懷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東風。( 辛棄疾〈浪淘沙〉) (A) 周瑜 (B) 宋江 (C) 項羽 (D) 諸葛亮
- 下列文句,何者有「懷疑」的語氣?(A)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B)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C)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D)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
- 下列詩句,何者以「具體描繪眼前的景物」為主?(A)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B)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C)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D)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 閱讀下文,並推斷 內應該是哪一本小說? 唐代文學家韓愈記敘自己苦讀的情形是焚膏油以繼晷,這種夜以繼日的勤奮精神,我是無法學習的,因為深夜讀書一想起 中的鬼狐世界,就覺得氣氛詭異,擔心冷不防從背後的木櫃
- 閱讀下文,並依序為「甲」、「乙」選擇恰當的詩人。 唐代是詩歌的盛世,不僅作詩成為自天子以至庶人的全民運動,詩壇更是名家輩出。「甲」以寫田園景色、隱逸生活為主,但因仕途不順,時抒發懷才不遇之感,是盛唐田
- 蘇東坡、黃山谷、佛印三人在杭州,日日飲食徵逐,惟佛印食量之大,尚過於魯智深,酒餚輒為所先盡,坡、谷苦之。一日相與謀曰:「我們何不瞞著這老禿,樂一天呢?」乃悄蹴一舟,背佛印,備小酌以遊西湖。不料佛印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