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測國文
- 〈石頭〉:「到了 ,女媧補天,一場文明的繁華幻滅都不過歸結到青埂峰下一塊石頭再說從頭罷。」文中畫底線處應填入的是 (A)《紅樓夢》 (B)《西遊記》 (C)《水滸傳》 (D)《金瓶梅》。
-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他告別了家鄉,滿懷夢想的到大陸掏金去了 (B)小孩子天真無邪的笑靨是最純真可愛的 (C)這個企畫案阻力太大,致礙難行,恐怕得改弦更張,另謀良策 (D)我有一個製陶
- 下列有關〈石頭〉一文的解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本文選錄自《今宵酒醒何處》 (B)是作者參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館之後所寫的詠物散文 (C)作者以今昔交錯的時間脈絡進行敘述 (D)充分展現出神話、史學
- 蔣勳的創作橫跨多領域,是個全方位作家,下列哪些是他的身分代表?(甲)畫家(乙)詩人(丙)學者(丁)演員(戊)電臺主持人(A)全 (B)(甲)(乙)(丙)(丁) (C)(甲)(乙)(丁)(戊) (D)(
- 下列各組「 」內的注音,何者字形完全相同 (A)增加子「ˋ ㄙ」/祭「ˋ ㄙ」典禮 (B)「ㄙㄡ」集網羅/人焉「ㄙㄡ」哉 (C)風雨如「 ˋㄏㄨㄟ」/「 ˋㄏㄨㄟ」人不倦 (D)拾金不「ˋㄇㄟ」/冒「
- 蔣勳在〈石頭〉一文中運用哪一則神話來形容石頭 (A)女媧補天 (B)夸父逐日 (C)精衛填海 (D)王母蟠桃。
- (甲)「蕈」類/「覃」恩(乙)「熔」點/「鎔」鑄(丙)「擘」開/冰「檗」(丁)活「躍」/火「曜」。上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共有 (A)四 (B)三 (C)二 (D)一 組。
- 「顧自海通以來」,文中「顧」字用法與下列何者同? (A)「顧」我復我(詩經 小雅 蓼莪) (B)「顧」自民國肇造(孫文 黃花岡烈士事略序) (C)三「顧」臣於草蘆之中(諸葛亮 出師表) (D)願君「顧
- 下列何者不是藏放書籍之處? (A)鄉校 (B)金匱 (C)石室 (D)名山。
- 下列選項中,何者有錯別字? (A)暖風冷雨在千萬隻發亮的眼睛當中迭代珍惜 (B)有時劇烈地拍擊著,那是凜然的秋氣感動了它 (C)帶著垂老的寧謐和果敢,也沒有任何拒斥或介入的神色,對時間完全陌然 (D)
- 下列哪一組是同義成語? (A)管窺蠡測/目光如炬 (B)喋血山河/丘不血刃 (C)半付祝融/安然無恙 (D)篳路藍縷/披荊斬棘。
-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邊,病人似乎就安心了。西西洛仍舊從事看護,哭是已經不哭了,熱心與忍耐仍不減於從前。」從這段西西洛知道自己認錯人後仍留下照顧病患看來,下列哪一選項不適合說明西西洛的情形? (A)助人為
- 「平時汙濁的水,如何讓它乾淨?就是放著不動,髒東西即沉澱下去。」與下列哪一選項意義最接近? (A)想要獲得乾淨的水,必須學習過濾髒水的方法 (B)心如果一直處在晃動狀態,就能了解自己 (C)只有學會讓
- 關於「序」的敘述,何者有誤? (A)贈人以言,有嘉勉之意者稱為「贈序」 (B)「序」原置於書之末,如太史公自序 (C)後來將置於書末者稱為「跋」 (D)臺灣通史序屬於他序。
- 愛的教育是一部什麼性質的作品? (A)散文 (B)詩歌 (C)小說 (D)歌劇。
- 下列有關中國史書的說明,何者正確?(A)先秦時,魯國史書稱為《春秋》,晉國史書稱為《檮杌》(B)中國史書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漢書》,後者如《史記》(C)紀傳體史書始於《史記》,後代正史皆仿《史
- 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不屬於謙詞?(A)橫「不敏」,昭告神明(B)此則「不佞」之幟也(C)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D)太尉苟以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 以下通同字的說明,何者有誤?(A)「闕」而弗錄:通「缺」(B)篳「路」藍縷:通「輅」(C)彌自「儆」惕:通「敬」(D)「蒐」羅匪易:通「搜」
- 下列引號內的字,何者為動詞?(A)「惟」仁惟孝(B)不佞之「幟」(C)實「式」憑之(D)我先王先民之景「命」
- 說我流浪的往事,哎!我從霧中歸來……沒有晚雲悻悻然的離去,沒有叮嚀;說星星湧現的日子,霧更深,更重。記取噴泉剎那的撒落,而且泛起笑意,不會有萎謝的戀情,不會有愁。說我殘缺的星移,哎!我從霧中歸來……(
- 本詩所展現的情緒是: (A)喜 (B)怒 (C)愁 (D)樂。
- 他曾家祖宗三代擁有的五甲茶園,突然被宣布列為「無斷濫墾地」──由地主變成佃人,這還忍了,可是到了去年這塊土地又由臺灣拓植製茶株式會社委給三井株式會社經營;三井決定直營,他們曾家父兄五人由「佃農」又降為
- 由文意來看,下列何者比較可能是曾淵旺反日的理由? (A)完全無關民族意識 (B)反對日本人統治臺灣 (C)反對害他活不下去的人或事 (D)土地被宣布列為「無斷濫墾地」。
- 雅堂夫子既作臺灣通史,將付剞劂(註1),璈讀而喜之。已而歎曰:「嗟乎!夫子之心苦矣!夫子之志亦大矣!」始璈來歸之時,夫子方弱冠,閉戶讀書,不與外事。既而出任報務,伸紙吮毫(註2),縱橫議論。又以其餘力
- 「吾平生有兩大事,其一已成,而通史未就,吾其何以對我臺灣?」句中所言「一已成」是指什麼事? (A)結婚 (B)民國建立 (C)光復臺灣 (D)主張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