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民國6 年,孫中山致電西南各省當局:「國會為民國中心,憲法為立國根本,公等既忠誠愛國,擁護中央,即應以擁護國會與憲法為唯一任務,今日法律已失制裁之力,非以武力聲罪致討,不足以清亂源定大局。」請問
- 目前住在南橫公路沿線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的桃源、梅山、利稻、關山地區的某原住民族,每年四至五月,都會舉辦射耳祭,其盛況如同嘉年華會。請問這個原住民族是哪一族?(A)布農族 (B)鄒族 (C)卑南
- 清代臺灣有一種學校,是專為貧寒子弟設立的,其目的在於「延請名師,聚集孤寒生童,勵志讀書。」請問這是下列哪一種學校? (A)私塾 (B)社學 (C)義學 (D)書房。
- 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曾犯雞籠海口,又犯大安港,均被當時臺灣道臺與總兵擊退。但最後這位有功的道臺卻被英軍指控妄殺英俘,而被清廷貶至川藏邊境。請問這位官員應該是下列何人?(A)林則徐 (B)劉銘傳 (
- 清朝有位臺灣官吏說:「不法漢奸,鑽謀入社,侵漁肥己,致令番社之地,俱為漢人占去,眾番不知流離何所,難免逃入山內,仍作生番之事,實為臺地隱患。」根據上述引文,下列分析何者有誤?(A)文中的「眾番」
- 清領臺灣初期,一位在臺官員說:「從來臺灣無人也,□來而始有人也。臺灣無文矣,□來而始有文矣。」也有學者認為:「臺灣之教育,實始自□教學番社始繼荷人而教以漢字也。」請問引文中的□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 某本臺灣歷史人物傳記介紹某人:「清賦為其重要治績,因清賦工作極瑣碎繁重,滋生擾民,遂有施九緞事件發生」請問這位人士應該是下列何者? (A)沈葆禎 (B)丁日昌 (C)劉銘傳 (D)邵友濂。
- 有一本歷史書提到:「16 世紀時,新大陸的白銀,已透過西班牙的高桅船,不斷運來亞洲,購買亞洲的商品,分別從印度洋繞過非洲,或從中美地峽由陸路轉駁到墨西哥,運往歐洲博取原料。中國出產的絲綢、茶葉與
- 有一上古民族:「相信天上的星宿運行能影響人間的禍福,後來經過長期觀察天象,發現推算日蝕、月蝕方法,還發現五大行星,訂定黃道十二宮的星座。」請問這是下列的哪一個民族?(A)希臘人 (B)蘇美人 (
- 東晉高僧法顯在其《佛國記》中提到:「首陀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人則識而避之,不相唐突。」上述法顯所記載的國家或地區是今日何處? (A)中亞 (B)西藏 (C)印度 (D)
- 教皇烏爾班二世發表演說:「上帝的眾子們啊,……那些從前作強盜的人,現在去作基督的戰士吧!那些從前與自己的兄弟親朋戰鬥的人,現在去向蠻族進行正義的戰鬥吧!」引文中的「蠻族」是指下列何者?(A)阿拉
- 有位學者在一篇題為〈近代世界第一次海洋秩序的立與破〉的文章中,指出以十五世紀後半期(一四九四年)為第一次世界秩序的建立。該學者所認為的「第一次世界秩序」之建立者應為下列何者?(A)西班牙、葡萄牙
- 「他在浪漫主義文學的產生和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輕視兒童的書本教育,建議兒童的情感教育在先,理性教育在後,強調兒童從實踐中學會知識的重要性。」上述引文是對下列哪一位人士的介紹?
- 下列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局勢發展的描述,何者有誤?(A)聯合國曾於韓戰中通過動武案,以防止共黨赤化韓國(B)戰後共黨的興起與雅爾達密約有關(C)杜魯門主義使西歐政局漸趨穩定(D)一九八0年代以
- 某位美國總統曾發表演說:「全美國的心思與希望……都集中在這停泊於東京灣港口的密蘇里號美國軍艦上,日本人剛剛放下武器,簽署無條件投降。」請問這位美國總統是下列何者?(A)艾森豪 (B)羅斯福 (C
- 「在此宗教家統治下的日內瓦是一個相當樸實和嚴謹的地方。不僅通姦被看成是嚴重的罪刑,就連賭博、酗酒、唱流行歌曲都是被禁止的,並可能被嚴懲。法律要求人們在規定的時間裡去教堂,長時間的講道成為習俗。」
- 從下列臺灣考古遺址的發現中,最早的人類是:(A)左鎮人(B)長濱人(C)卑南人(D)蔦松人
- 南北朝時代,寇謙之清整道教,制定戒律;陶弘景創新義理,建立道團,對道教的發展都有重要的貢獻。請問:他們發展道教的共同特點是下列哪一項?(A)為後世理學發展奠定基礎(B)融合佛教的剃度出家制度(C)
- 下列哪個臺灣的文化遺址有煉鐵爐的遺跡,可推斷已會製造使用鐵器?(A)圓山(B)大坌坑(C)十三行(D)芝山岩
- 記載十七世紀臺灣情狀的重要文獻〈東番記〉的作者是:(A)顏思齊(B)陳第(C)李旦(D)鄭芝龍
- 臺灣新石器時期麒麟文化的特色是:(A)以玉器為裝飾品(B)使用繩紋陶(C)豢養梅花鹿(D)巨石崇拜
- 臺灣原住民各部落多有獨特的祭祀儀式,卑南族的祭儀稱:(A)矮靈祭(B)打耳祭(C)五年祭(D)猴祭
- 現存馬公媽祖宮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石碑」,紅毛番指的是:(A)西班牙人(B)荷蘭人(C)葡萄牙人(D)英國人
- 荷蘭人殖民台灣時期,鼓勵明朝商人來臺經商,其承包原住民部落交易者稱:(A)社商(B)蕃商(C)郊商(D)漢商
- 荷蘭人統治臺灣,授予長老藤杖,為權力象徵,藤杖上刻有:(A)荷蘭國王肖像(B)臺灣「長官」肖像(C)荷蘭東印度公司徽章(D)臺灣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