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清代臺灣開埠與外國通商是在哪場戰役以後?(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安南戰爭 (D)甲午戰爭。
-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推動新政,在商貿方面曾將下列哪項產品實行專賣制?(A)茶 (B)糖 (C)樟腦 (D)米。
- 「金廣福」是下列何種組織?(A)郊商組織 (B)墾隘組織 (C)宗族祭祀組織 (D)抗日組織
- 兒玉源太郎出任日本第四任臺灣總督,強調統治的基礎必須建立在哪種學門原理上?(A)生物學 (B)醫學 (C)人類學 (D)民俗學。
- 矗立於臺南縣新化鄉的抗日烈士碑與忠魂塔,紀念的是甚麼事件:(A)霧社事件 (B)六甲事件 (C)噍吧哖事件 (D)關帝廟事件。
- 日本統治臺灣,殖民教育的重心是:(A)臺北帝國大學 (B)國語傳習所 (C)師範學校 (D)公學校。
- 西元1920 年代,臺灣掀起新文學運動,有「急先鋒」之譽的作家是:(A)張我軍 (B)賴和 (C)李獻章 (D)江夢筆。
- 指出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是典型警察政治的學者是:(A)伊能嘉矩 (B)若林正文 (C)矢內原忠雄 (D)東鄉實
-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所謂的「敕使街道」是今天臺北市的哪條街道:(A)中山北路 (B)凱達格蘭大道 (C)仁愛路 (D)敦化北路。
- 日本殖民臺灣,賦予總督極大權限,「臺灣總督得在其管轄區域內發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此規定見諸於:(A)臺灣總督府條例 (B)六三法 (C)三一法 (D)法律第三號。
- 西元1920 年1 月,臺灣留日學生成立以「專門研討臺灣所有的應革興事項以圖提昇其文化 」為綱領的組織是:(A)新民會 (B)臺灣文化協會 (C)協志會 (D)東京臺灣青年會。
- 臺灣最早成立的加工出口區位於何地?(A)基隆 (B)新竹 (C)臺中 (D)高雄。
- 民國53 年創刊的《台灣文藝》,創辦人是何人?(A)葉石濤 (B)王詩琅 (C)李喬 (D)吳濁流。
- 著有《嶺南海日樓詩鈔》的臺灣先賢是:(A)丘逢甲 (B)連橫 (C)唐景崧 (D)蔡培火。
- 民國38 年起,政府在臺灣實施的農地改革,第二個步驟是:(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 有「台灣工業之父」稱譽的人是:(A)嚴慶齡 (B)李國鼎 (C)尹仲容 (D)王永慶。
- 已具「古國」型態,是多種文化融合產生的文明火花,可視作中國文明起源的一種形式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是:(A)良渚 (B)半坡 (C)仰韶 (D)陶寺。
- 春秋時期,實行集權政治,重用有軍功的的異姓卿大夫,盡殺群公子的君主是:(A)楚莊王 (B)宋襄公 (C)晉獻公 (D)秦穆公。
- 中國古代國家形成的標誌是:(A)農業、陶器 (B)宗廟、宮殿、陵墓 (C)祭祀、戰爭 (D)文字、城市、青銅器。
- 在甲骨文及《尚書》(盤庚)(湯誓)等篇中,商王自稱:(A)寡人 (B)孤 (C)一夫 (D)余一人。
- 戰國時代的稷下學宮,是諸子百家薈萃的中心,對學術思想的發展產生中大的影響,請問「稷下」位於何處?(A)臨淄 (B)曲阜 (C)洛陽 (D)薊。
- 在中國歷代文物展覽廳內,陳列一塊刻有小篆「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無飢人」十二字的城磚,請問這是哪個朝代的文物?(A)秦 (B)漢 (C)唐 (D)明。
- 漢初,對高祖劉邦說:「夫儒者難以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的大臣是:(A)賈誼 (B)叔孫通 (C)蕭何 (D)陸賈。
- 漢武帝意欲掌控河西走廊的通道,是要切斷匈奴與誰的聯合?(A)東胡 (B)烏桓 (C)羌 (D)鮮卑。
- 漢代於四時在曲阜舉行祀孔典禮,孔子主神位朝向何方?(A)東 (B)西 (C)南 (D)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