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小雯閱讀某國家的歷史,看到以下兩段話:「它的對外發展後來居上,壓倒西班牙、葡萄牙二國,成為海上的新霸權。」、「宗教改革後,它接受了喀爾文教派,成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發祥地。」請問:這個國家是下列何者
- 學者描述英國某一時代指出:「這種運動對於大地主帶來利益,對於小農帶來苦難,使他們必須放棄原有自耕農身份,成為佃農或進入城市謀生。……另一方面,使土地所有者在這時擺脫了小塊土地耕種的限制,而採用新
- 小華閱讀西洋史書籍,其中提到:「經過某事之後,歐洲正式脫離封建領主、教會和君王等勢力糾纏不清的情形,列國制度大抵確立。」請問:文中的某事應是指下列何者?(A)三十年宗教戰爭(B)七年戰爭(C)英
- 一本西洋史教科書寫道:「西元1839 年,全國工人階級代表集會提倡國家憲章,內容包括六點:普遍選舉、秘密投票、同樣的地域選出同樣名額的代表、國會每年開會、競選國會議員不需財產資格、當選的國會議員
- 某人主張教育應是使個人天賦性能自然而充實地發展,其著作《愛彌兒》影響19 世紀西洋的教育甚大,被譽為是近代教育界的哥白尼。請問:此人是誰?(A)洛克(B)杜威(C)盧梭(D)伏爾泰
- 某學校舉辦文藝活動,邀請多位專家演講,講題有:「歌德的詩歌創作」、「拜倫與希臘獨立運動」、「雨果的小說藝術」;還舉辦一場名為「蕭邦之夜」的鋼琴演奏會。請問:這次文藝活動主題,應以下列何者為宜?(
- 一位史家寫道:「以前戰爭的目的,是為了重建均勢,而不干涉任何主要交戰國的國內現狀。而此後的戰爭目的,已轉變為世界性的革命與意識型態的鬥爭。」下列何人之作為符合上述的說法?(A)列寧(B)梅特涅(
- 「此會議所締結的條約,標誌著歐洲又建立了某種均勢,但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永久和平,而是更新、更大的衝突」:「把發動戰爭的責任強加於戰敗國,是一個殘忍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做的最兇暴的行為之一。」上述資料
- 高屏地區的六堆軍事組織,與何國軍隊作戰失利,因而被迫解散?(A)英國(B)法國(C)日本(D)荷蘭
- 下列哪一條臺灣的水圳最早完成?(A)八堡圳(B)曹公圳(C)瑠公圳(D)五福圳
- 億載金城的興建背景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鴉片戰爭(B)牡丹社事件(C)樟腦糾紛事件(D)中法戰爭
- 明末時,荷蘭人最先來到下列何處?(A)大員(今臺南安平)(B)笨港(C)打狗(D)澎湖
- 高雄的紅毛港為何要遷村?(A)居民捕不到魚(B)廢水污染(C)要興建貨櫃中心(D)要美化環境
- 臺灣總督府以何種方式取得安平、打狗稅關?(A)以英國政府所列之價格承購(B)以英日雙方協商之價格承購(C)以日本政府所列之價格承購(D)日本政府無償接收
- 有一張清道光年間的土地契約文件,上面寫著有六個人共同承租一塊土地耕種。請問:此契約反映出以下何種歷史意義?(A)代表此時可自由來臺開墾,不必申請(B)意味著開墾辛苦,又需要高額資金,有時採合股經
- 清領時期,臺北成為臺灣的新經濟中心,主要是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A)洋行的成立(B)茶的外銷(C)蔗糖的外銷(D)甲午戰爭的爆發
- 清領時期,在臺灣的安平、打狗,出現英國領事館與洋行,主要是與下列哪一史實有關?(A)英法聯軍(B)臺灣建省(C)荷蘭統治(D)日軍犯臺
- (甲)設恆春縣 (乙)設彰化縣(丙)設鳳山縣,以上清朝對臺的行政措施先後順序,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丙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 下列何人最早在臺灣架設電報線?(A)劉永福(B)丁日昌(C)沈葆楨(D)劉銘傳
- 下列哪一個政權融合了印度、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文化?(A)波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阿拉伯帝國(D)蒙古帝國
- 埃及、西亞、印度、中國等古文明的農業聚落有何共同點?(A)都在大河支流與近水台地(B)都有河流定期氾濫(C)都有嚴謹而先進的法律條文(D)都有嚴格的種姓制度
- 在下列各帝王在位期間的改革中,請選出其改革內容觸及教育問題的帝王:(甲)秦孝公(乙)漢武帝(丙)宋神宗(丁)明神宗(戊)清德宗。(A)乙丙丁(B)甲丁戊(C)乙丙戊(D)甲乙戊
- 唐代以後,有關貨幣的敘述:「蜀民以錢重難轉輸,始製褚為券,表裡印記,隱密題號,朱墨間錯,私自參驗,書缗錢之數,以便貿易。」此為何種貨幣的描述?(A)寶鈔(B)交子(C)會子(D)飛錢
- 中國古代某時期的制度之評語如下:「任天者定,任人者爭;定之以天,爭乃不生」,應是指下列哪一種制度?(A)堯舜禪讓制度(B)科舉制度(C)西周宗法制度(D)漢初郡國並行制度
- 某一時期,漢人欲在臺灣開墾,須取得官方執照或向原住民取得耕作權利,並且呈現出大租戶、小租戶、佃農共同構成「一田兩主」或「一田三主」的複雜土地制度。請問:這是哪一個時期的現象?(A)荷蘭統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