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清末,金華府某知縣將兒子送進小學堂,語重心長的告誡兒子:「這年頭是不一樣了,學八股文是立秋的瓜,過時候兒了!現在送你上小學堂,學國文、數學、歷史、地理、修身、外國語文,這些爹完全不懂,你自己要
- 某地方官曾總結個人的任官經驗說:「官與民疏,士與民近。民之信官,不若信士。朝廷之法紀,不能盡曉於民,而士易析。諭知於士,使轉諭於民,則道易明而教易行。境有良士,所以輔官宣化也。」請問:這位地方官
- 加富爾在 1861 年的臨終遺言說:「敬愛的國王陛下,加富爾已日薄西山,無法再協助陛下完成義大利統一的最後階段。……國王陛下必須深信外國援助的重要性,……我們必須運用有利的國際形勢,以便完成統
- 學者總評一位歐洲風雲人物說:「他是一位集大善與大惡於一身的人。…… 他在把歐洲鬧得天翻地覆的過程中,始則是舊制度的破壞與各國人民的解放者,後來卻蛻變成有無限征服野心的侵略者。」請問:這位歐洲風
- 臺東某天主堂的外籍神父對教友們說:「我的祖國曾經是歐洲的首富,當時我們在中南美洲的經營,曾經影響你們明清時代的貨幣制度。」請問:這位神父的祖國是哪一國?(A)英國 (B)法國 (C)義大利 (
- 史家陳寅恪說:「有唐一代三百年間,其統治階級之變遷升降,即是宇文泰『關中本位政策』所鳩何集團之興衰及其分化。蓋宇文泰當日融合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創霸業。」請問:宇文泰融合胡漢民族的有
- 史書描述某一帝國說:「這個從荒涼大漠中走出來的民族,不僅有了與基督教堂和宮殿同樣巍峨的清真寺和皇宮,而且以其『百年翻譯運動』完整保存了希臘典籍,為歐洲的文藝復興提供了指路明燈。」請問:史書描述
- 臺灣長期以餘糧交換中國大陸的日用手工藝品而成為「福建穀倉」,但這種兩岸區域分工互補的經濟型態,後來受哪一因素影響而終告結束?(A)明鄭時代的開放政策(B)清領後期的開港通商(C)劉銘傳推動新政
- 有位皇帝對宦官掌握禁軍、控制朝政,甚至廢立天子一事深感憂懼,他感嘆的說:「從前的亡國之君受制於強大的諸侯,我今天卻受制於卑賤的家奴,我比他們還不如!」請問:上述情景應該是發生在哪個朝代?(A)
- 1962 年,臺灣一位知名人士逝世,蔣中正總統特別頒輓聯哀悼:「新文化中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請問:輓聯評斷的這位知名人士是何人?(A)陳誠 (B)雷震 (C)孫科 (D)胡適
- 一位美國政治人物發表聲明:「美國對於大西洋彼岸的人民,懷著最友好的態度,希望他們自由與安樂。歐洲各國為他們本身的事務而從事的歷次戰爭,我們從來沒有參加;如果參加,便與我們的國策不合。」請問:聲
- 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癡念古代的美好,鄙視中古前期為「黑暗時代」。其實古代未盡美好,中古前期亦進步與退化兼而有之。請問:從進步的角度觀察,中古前期有哪一方面優於古代?(A)人文學者領悟了人的尊嚴與
- 清末,一位憂國憂民的知識份子寫了一篇短文:「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狠比豺狼。法蘭西,佔廣州,窺我西南;德意志,據膠州,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
- 明神宗時代,懷抱「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東林黨人,他們最關切的國事天下事是:(A)外戚干政,殘害忠良(B)宦官當權,朝綱敗壞(C)流寇為禍,民不聊生(D)海禁政策,貿易不振
- 中世紀的歐洲世界,主要是由日耳曼民族、基督教傳統和羅馬古典文明三者所構成,請問下列哪一史實最能呈現這種世界史觀?(A)查理曼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B)宗教改革推動近世歐洲的興起(C)查士丁尼建
- 某書描述:「他們首先由中古基督教世界的神本思想中解放出來,並以世俗精神積極追求個人的興趣、價值,創造了許多偉大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時代風尚。」請問:文中的「他們」是指哪一國人?(
- 「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是西洋文化大量輸入中國的兩個時期。就文化的傳播而言,兩者的共同特點是:(A)均在船堅砲利下進行(B)都因中國禁教而中斷(C)皆含豐富的科技知識(D)都單向輸入西洋文
- 1524 年,有一位西班牙人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在已站到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空前未有的改變。」請問:當時西班牙的命運有了什麼改變?(A)獨霸大西洋海上航權(B)擁有巴西廣大殖民
- 臺灣早期的諺語說:「臺灣不認唐山,金門不認同安」。請問:此諺語反映了,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哪一種現象?(A)長期分類械鬥,導致親友反目(B)為求自保自救,終止故鄉聯繫(C)限制渡臺措施,刻意隱瞞
- 根據文獻《大員商館日記》指出:「在 1636 到 1638 年間,大量的商、漁船隻前往臺灣捕魚或貿易,並運回硫磺、藤、鹿肉以及各種壓艙物。」下列的解讀,何者正確?(A)大員就是所謂的南鯤鯓地區
- 胡適曾說:「□□□所見的是幾千年來忽略了的婦女問題,他是中國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鮑家麟更撰文指出他「反傳統女權」的思想內容,例如:反對纏足、提倡女子教育、關心婦女的社會福利以及主張女子參政…
- 2002年中部地區,有人在百貨公司的工地發現細繩紋紅陶片,回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研究員開始進行遺址調查與範圍確認,其分布的年代距今100~3,600年,而遺址地區的文化層則分別有:①牛
- 民間諺語經常能反映以前的歷史現象,下列清代台灣的諺語:甲:順續攻彰化 乙:一日破三關,二日攻府縣丙:咸豐三 說到今 丁:入教,死無人哭請問:依發生時間先後,其順序應該為哪一項?(A)乙丁丙甲(B
- 大稻埕一位郊商,原本以經營米榖為業,從某一時期起,他開始擴大經營範圍,包括:投資採伐木材的業務,承攬製造政府所需的戰船,並與怡和洋行從事樟腦買賣,而逐漸成為郊商的領袖。請問這位郊商開始擴大經營範
- 啟蒙運動中有位重要的哲學家,他的懷疑論最為出名,認為:心不過是一束印象,這些印象是專靠感官獲得,與習慣及聯想結合。如由於經驗,使我們因溫暖而聯想到火,因營養而聯想到麵包。他否認理性的能力,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