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 ) 歐洲最早在何時何地出現一批專門收集物價、商情、金融、交通、氣象、政治、軍事等各類信息,自己抄寫、自己發行的職業新聞記者?(A) 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 (B) 宗教改革時代的日耳曼 (C
- ( ) 19世紀赫斯特的「紐約日報」與普利茲的「紐約世界報」之間的激烈競爭,揭開了「黃色新聞」的熱潮,激進而煽情的報導不僅改變了新聞編寫的風格,也讓國家一步步走入戰爭的漩渦中。哪一件史事發生的
- ( ) 上課時,老師請同學舉出「19世紀後半期,西歐社會結構重大改變」的指標,以下誰的說法最適當﹖(A) 許多國家的政府全面改善教育設施,並成立各種研究機構 (B) 各國政府開始闢建運河,開港
- ( ) 一位大使向皇帝陳明:「敝國皇帝仰賴貴國的支持,才能解決此次爭端。如果對匈牙利及俄國的戰爭無法避免,我國相信貴國一定會站在我國這一邊。俄國應當沒有戰爭的決心,但是他的盟邦可能會趁機火上加
- ( ) 1861年美國林肯總統就職演辭:「 ......雙方都聲稱反對戰爭,可是有一方寧願打仗而不讓國家生存,另一方則寧可接受戰爭而不願讓國家滅亡,於是戰爭便來了...... 。」依據上文,選
- ( ) 在歐洲列強控制下,亞非許多地區遲至二十世紀中後期才脫離殖民統治,但是拉丁美洲國家卻能在十九世紀初期獲得獨立,其主要原因為何?(A) 受美國實行巨棒政策的影響 (B) 受啟蒙運動與民族主
- ( ) 甘薯傳入對中國的糧食與人口的增加,影響極大。這種作物傳入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圖書記載了這種作物的特性,以及推廣的情形。這部圖書是:(A) 《農政全書》 (B) 《經史證類備急本草》 (C
- ( ) 一位唐代中葉以後出身寒微的人士,為了培養學力,以通過考試,踏入仕途,他會採取下列那一途徑?(A) 訪求著名經師,投入門下受業。 (B) 前往長安,入國子監讀書。 (C) 前往洛陽,入中
- ( ) 二次大戰期間某事件發生後,當天夜裡邱吉爾提前就寢,好好的睡了一覺。戴高樂:「現在,戰爭是確定無疑地打贏了。」中國則是多年苦撐待變的希望,即將成為事實,亦頗興奮。請問:上述的“某事件&q
- ( ) 十七、十八世紀時,法國巴黎的上流社會盛行沙龍聚會。到了十九世紀以後,這種風氣逐漸衰微,最主要的原因為何?(A) 被咖啡館之類的社交聚會場所取代。 (B) 缺少才貌雙全博學開明的女主持人
- ( ) 俾斯麥說:「一個偉大國家唯一的健康基礎,就是國家的私利私欲,而不是羅曼蒂克;為一項不屬於它本身利益的事業去爭執,對一個偉大國家來說是不值得的。」這句話點出一個國家的外交是以本國利益為最
- ( ) 在黃仁宇所著《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裡,提到歷史上的某個城市是「一個沒有領域的城市」和「一個商人共和國」;在十字軍東征時代,它成為東西之間的樞紐,可是在遠洋探險的時代,它即被東西的新興
- ( ) WW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為阻止共產勢力在東亞擴張,而從日本、南韓、臺灣到菲律賓構築一條防線,其中之一的具體表現便是與各國簽訂雙邊條約。對於當時的臺灣而言,下列何首便是上述之
- ( ) 老師在課堂上敘述這個地區的藝術風格:「這裡的佛像製作十分特別,如佛頭周邊雕有光輪以顯示其神聖;佛像面容主楕圓形,鼻樑高而長,頭髮呈波浪形等,身披希臘式大褂,袒露右肩,有時帶有鬍鬚。」請
- ( ) 1999年中共當局宣示要「西部大開發」請問下列何者為這個政策的產物?(A) 經濟特區 (B) 青藏鐵路 (C) 全民大煉鋼 (D) 上山下鄉運動 (E) 四個現代化
- ( ) 近代史上,有一位英國出使中國的使者,他備好一份致中國的信,全銜為「大英國正貴大臣、水師提督、特命總管本國貿易人等、正監督、世襲侯爵」;他是奉「大英國恩主特命」,有權治理來華英商。他的說
- ( ) 馮玉洋《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云:「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找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從上文可了解蔣介石先生哪一策略的背景(A) 以夷制夷
- ( ) 有一首民謠:「奸佞擅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制濫,刑罰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作官,官作賊,混愚賢,哀哉可憐。」這是反映哪一時代的環境?(A) 東漢末年宦官亂政
- ( ) 某位學者是近代(清末民初)中國有名的「流質易變」人物,在他屢變屢遷的政治形象的背後,可以察知有三不變:愛國之心不變、立憲之志不變和新民之道不變。請問他是何人?(A) 康有為 (B) 嚴
- ( ) 李鴻章說:「必先富而後能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下列何項措施體現了上述思想?(A) 武備學堂 (B) 創辦江南機器製造局。 (C) 創辦北洋海軍。 (D) 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
- ( ) 「以群眾為號召,把廣大農民充分發動起來,打倒地主階級,相信農民自已的力量。這是中共推行哪一運動的宣傳口號?(A) 土地改革運動 (B) 鎮壓反革命運動 (C) 三反五反運動 (D) 文
- ( ) 「海瑞罷官」為一有名的歷史故事,其主角海瑞在明嘉靖間身為戶部官員,上書給嘉靖皇帝,公開責問皇帝的施政與人格。請問:海瑞是基於何種理念而指責皇帝?(A) 傳統儒學中的士大夫精神。 (B)
- ( ) 一生政治思想發展凡三變,五四新文化運動前他是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崇尚歐美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與文化。五四運動後,思想漸左傾,其後更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推崇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理想。晚年,
- ( ) 資料甲:「夷狄用諸夏禮,則諸夏之。」 資料乙:「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先改土歸流。」 資料丙:「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資料丁:「來則懲而御之,去則備而守之,其慕義而貢
- ( ) 某個時期,軍隊從地方的農民中徵調,並由所地方政府協助戶籍管理;但日常的軍事訓練,由中央直轄的地方軍事機關來負責,地方政府不得干預,形成「兵出地方,權歸中央」,這是哪個時期的制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