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歷史專業
- 「這場戰爭消磨了四位總統,其中還有一位因此下台,讓這國家的社會經歷自內戰以來最嚴重的撕裂,到最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都視這場戰爭為悲劇性的錯誤。」這段文字所指的是哪場戰爭?(A)韓戰 (B)伊拉克
- 中日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進行全面性統制,利用警察介入交易市場,取締囤積物資和謀取暴利的商人,物資一律由官方配給,要求農產品優先供應軍隊,這些措施是根據下列何者?(A)國際金融政策 (B)無方針主
- 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臺灣與韓國在歷史上有許多共通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曾經受清朝統治 (B)曾經受日本統治(C)受到第一次大戰後民族自決風潮的影響 (D)曾經實行皇民化運動
- 二十世紀初,臺灣總督府推動新式的機器製糖業,並壓抑臺灣人的傳統製糖業,使得蔗農受到嚴重剝削,終於爆發蔗農抗爭的「二林事件」,這個事件有哪一個大家族牽涉其中?(A)板橋林家 (B)鹿港辜家 (C)
- 二二八事件結束後,國民政府曾經進行何種措施以挽救民意?(A)擴大公營事業範圍,以改善物資缺乏問題 (B)地方行政首長全部改由文官擔任(C)發行新臺幣,以解決通貨膨脹問題 (D)省委員及各廳處長等
- 清代臺灣城市的城牆修築歷史中,多數城市一度曾以莿竹圍城取代磚石築城。下列城市中,請問何者不曾有過莿竹圍城的時期?(A)淡水廳城 (B)恆春縣城 (C)彰化縣城 (D)臺灣府城
- 如果要了解西漢的「戶口的登耗、經濟的盛衰、河渠的通塞」,應該查閱?(A)史記的「世家」 (B)潛夫論 (C)漢書的「志」 (D)論衡
- 美國在 1898 年美西戰爭後所獲得的領土是?(A)阿拉斯加 (B)德州 (C)加州 (D)波多黎各
- 唐代時中央政府機構三省的運作機制是?(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C)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 (D)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
- 最近有一個關於台灣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新發現,請問指的是?(A)惠來人 (B)左鎮人 (C)亮島人 (D)澎湖原人
- 歐洲十八世紀後半到十九世紀前半所興起的工業革命,被認為是以英國為開端。何以至此?以下所述理由當中試問何者為非?(A)自然科學研究與技術比他國成熟 (B)握有大西洋的主權 (C)擁有豐富的礦產 (
- 林獻堂是日治時期臺灣政治社會運動主要的領導人之一,下列團體的成立或運作與他沒有直接關係?(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B)臺灣文化協會 (C)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D)臺灣農民組合
- 下列口號所指涉的史事,何者不包含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8-1976 年間發生?(A)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B)破四舊,立四新 (C)抗美援朝 (D)超英趕美
- 下列波斯帝國的敘述,何者有誤?(A)居魯士大帝征服了新巴比倫王國 (B)大流士一世發動了波希戰爭(C)採取嚴峻的民族政策 (D)採取中央集權的統治模式
-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後的行政區迭有調整,下列何者為非?(A)康熙時期設一府三縣 (B)雍正時期有一府四縣二廳(C)乾隆時期為一府四縣三廳 (D)嘉慶時期為一府四縣三廳
- 中古時期阿拉伯人的高度科技成就,是得力於吸收哪個文化的理論科學?(A)埃及 (B)中國 (C)希臘 (D)英國
- 「淡新檔案」是指清代台灣中、北部的地方政府檔案。在常見的幾種公文類型當中,當主管官員對特定群體或所有管轄範圍內的人民發布通知時,稱之為?(A)諭 (B)示 (C)稟文 (D)申文
- 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任民政長官水野遵,在牡丹社事件之前先來台灣踏查,他發現道路中央成行倒插著竹串,每支竹尖約三寸高。導遊因此帶他迴避,改走小徑。這是因為?(A)遍插竹串表示當地的部落正在舉行祭典,
- 明英宗正統年間,禮部尚書胡濙奏言:「向者山東左參政沈固言:『中外官舍軍民,戴帽穿衣,習尚胡制;語言跪拜,習學胡俗;垂纓插翎,尖頂禿袖。以中國之人效犬俗之制,忘貴從賤,良為可恥。』…今山東右參政
- 西方 15-16 世紀西方近代民族國家興起,有一些共同發展趨勢,最重要的特色是下列哪一項?(A)逐漸擺脫教會的控制 (B)原來被教會鄙夷為方言的各民族語言,開始被大量採用而成為「國語」(C)王
- 清末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下列有關勢力範圍的敘述,哪個是正確的?(A)列強先強占港灣,再強奪路權,透過鐵路深入港灣背後的陸地(B)有學者認定西藏為英人勢力範圍,主要是因為英人勢力範圍在長江流
- 以下針對 17 世紀荷蘭人統治台灣所進行的描述,何者為非?(A)目的在於商業與傳教 (B)直接治理部落村社 (C)實施「贌社制」 (D)鼓勵漢人移墾
-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以「平庸的邪惡」的概念,指出社會中大多數的個人的不願意思考,將會推動整體社會走向終極的犯罪。請問此一概念是出於對下列何一歷史過程的反省?(A)印度的種
- 有關包拯制裁奸惡、昭雪冤屈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頗廣,近來甚至還製作成電視連續劇,頗為轟動。這些故事多半取材於?(A)史書中有關包拯的傳記、事蹟 (B)包拯本人的文章、奏議 (C)宋人記載包拯的遺
- 「昨天集合全北門郡下的魚塭業者,為的是要他們提供土地給臺灣拓殖會社。國家政策是要把這些土地全部變更為鹽田。」試問這段史料所描述的時期是西元多少年?(A)1895 (B)1924 (C)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