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幼兒對於母親離開及回來,都視而不見,並無特別的喜悅或焦慮,這是下列何種情緒的表現?
(A) 迴避依附
(B) 分離依附
(C) 安全依附
(D) 反抗性依附
(A) 迴避依附
(B) 分離依附
(C) 安全依附
(D) 反抗性依附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設置單行道之優點?(A)減少公車旅次步行距離 (B)降低車流延滯(C)減少潛在衝突點 (D)增加號誌連鎖之可行性
- 一個 3 歲半的女孩拒絕剪頭髮,因為『她不想變成男生』。柯爾柏格會認為這個孩子處於性別概念發展的哪個階段?(A) 還不了解性別的恆定性(B) 有性別基模,並且擁有過多異性的資訊(C) 更有可能表現
- 在號誌設置之必要條件中,考慮肇事紀錄,若曾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或 1 年內有幾次以上事故,且非藉由設置號誌無法防止者,可考慮設置?(A) 3 次 (B) 4 次(C) 5 次 (D) 6 次
- 假設行人起步延誤時間為 5 秒,行人穿越道長度為 18 公尺,行人步行速率為 2 公尺/秒,清道時間為 4 秒,請問行人穿越所需之最短綠燈時間約為多少?(A) 10 秒 (B) 13 秒(
- 下列何者不屬於交叉路口槽化之原則?(A)以較大角度進行併流 (B)縮短衝突車流交叉穿越時間(C)減少潛在衝突面積 (D)減少碰撞能量
- 若已知駕駛者的感知反應時間(PIEV)約為 5 秒,在時速 100KPH 情況下,駕駛者之反應距離約為多少?【題組】承上題,若該路段為平坡且縱向摩擦係數為 0.3,請問該路段之停車
- 下列何者可做為推測未來交通量的基礎?(A) D-factor (B) T-factor(C) PHF-factor (D) K-factor
- 若已知駕駛者的感知反應時間(PIEV)約為 5 秒,在時速 100KPH 情況下,駕駛者之反應距離約為多少?(A) 30 公尺 (B) 50 公尺(C) 70 公尺 (D) 100 公尺
-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對於各縣(市)定有罰則之自治條例,於縣(市)議會議決後,應踐行何種程序始生效力?(A)報經行政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發布(B)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轉行政院備查(C)報請各縣(
- 某公路路段設計速率為 100KPH,橫向摩擦係數為 0.15,最大超高率為 0.15,該路段之最小曲線半徑約為多少?(A) 128 公尺 (B) 262 公尺(C) 322 公尺 (D) 56
內容推薦
- 彎彎認為小天為了拿玩具而不小心打破四個杯子的行為,比小帝想要悄悄偷拿老師放在辦公桌上的糖果而打破一個杯子的行為更嚴重時,顯示彎彎較符合下列何種道德發展階段之特徵?(A)前道德期 (B) 低道德期(
- 五歲的小齊坐在地板上跟媽媽一起下棋。小齊骰子擲出 2 點和 3 點。她拿起小狗形狀的棋子沿著棋盤移動,嘴巴一邊說著:「我移動我的小狗狗,1,2,3…,然後我移動我的小狗狗,1,2,3。」小齊的行為
- 依據美國學者迦納(Gardner)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Multiple Intelligence),幼兒從事的美勞、畫畫、積木組合、拼圖及建構性教具的操作,較能激發幼兒哪
- 老師設計「春天的花朵」主題課程的教學活動時,應注意植物是否有毒。下列學習區的設計,何者最適宜?(A) 美勞區的幼兒用聖誕紅做貼畫。(B) 扮演區的幼兒將黃金葛切碎當成菜。(C) 科學區的幼兒紀錄百
-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強調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幼兒在幼兒園所學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不僅學習遷移、問題解決,且產生創新的想法。這樣的理念較接近卡泰爾智力理論的哪一種智力?(A) 流動智力(
- 藍莓班的假日分享活動,江江跟大家分享前一天爸媽帶他去新竹動物園的經驗,他說:「我們去了那個動物園,然後我們買票,有看到獅子老虎,還有摸羊咩咩與陸龜。」江江的表現屬於下列哪一種敘事方式?(A) 經
- Let f :[a,b] → [a,b] be a continuous function, then there exists x ∈[a,b] such that f (x) = x .(A
- 李老師提醒小朋友戶外教學需要準備的東西,請小朋友記得隔天務必要帶來。小華立刻找了一張紙,把要帶的東西一一畫下來。小明問他為什麼要畫下來,小華回應,因為不快點記下來,沒多久就會忘記了,這顯示小華下
- 下列之交通號誌時相設計稱為? (A)普通 2 時相 (B)綠燈早開 2 時相(C)綠燈遲閉 2 時相 (D)左轉保護 3 時相
- 王老師觀察到大班的小岳,在角落開放時間總是一個人晃來晃去,不知道如何跟其他小朋友建立關係,也很少有小朋友跟他互動。王老師參考社會計量法,推測小岳較可能屬於哪一類型的孩子?(A) 受拒絕(B) 受
- 以下對於皮亞傑(Piaget)的描述哪一項是錯的?(A) 他是認知心理學派的代表人物(B) 他主張幼兒能力的發展是經由外在環境不斷刺激的結果(C) 他主張認知衝突,是學習動機的根源(D) 他主張
- 張醫師針對個案幼兒進行情緒障礙的檢測,他所運用的量表具有理論基礎,這種學理基礎即是量表本身的?(A) 內容效度(B) 建構效度(C) 預測效度(D) 效標關聯效度
- 以下哪一份數據資料可以了解個案幼兒能力與同齡幼兒比較時,他的能力是否落後?(A)常模 (B) 測驗分數(C)題目難易度 (D) 相關係數
- 根據皮亞傑的觀點,「調適」意指:(A) 改變現有基模以納入新的資訊。(B) 修正或改變新的資訊以納入現有的基模。(C) 將結構整合到一個更高層結構系統的傾向。(D) 各個結構都有其源起的先前結構
- 四歲的小瑜只能說出兩個字組合的電報式語言,老師認為小瑜可能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以下有關發展遲緩篩檢的敘述,何者正確?(A) 老師可以使用兒童發展檢核表為小瑜檢測,檢測結果即可確認是否為發展遲緩,並
- 以下對於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的描述何者正確?(A) 妥瑞症以女生居多(B) 好發年齡是國小三、四年級(C) 多數會伴隨學習障礙(D) 妥瑞症最常出現注意力缺陷的合併症
- 花花和明明兩個人正在學習區玩積木,他們坐得很近,彼此會交談、交換積木,對彼此做的東西發表一點意見,但沒有任何合作方式,也沒有共同的遊戲目標。根據派頓的社會遊戲分類,花花和明明正在玩的是?(A)
- 下列何者是「相互調整模式」的例子?(A) 六個月的小惠看到爸爸如何打開餅乾盒子,也學習他的動作。(B) 小貞媽媽一直給小貞搔癢,但小貞表現出生氣的樣子,媽媽就停下來了。(C) 小安看到熟悉的外婆
- 文獻發現影響幼兒繪畫能力表現最大的因素是?(A) 幼兒性別(B) 幼兒年齡(C) 幼兒個別能力(D) 家庭社經地位
- 基德正在大發脾氣,不只大哭大叫還摔東西。老師請他先深呼吸數到 10,然後再告訴老師發生什麼事。請問老師正試著用什麼方法幫助他?(A) 教導他理解情緒的後果(B) 教導他辨識自己的情緒(C) 教導
- 若將西漢與東漢進行比較,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皆有外戚掌權問題 (B)皆有宦官亂政情況 (C)皆爆發民變而衰弱 (D)首都皆位於長安。
- 下列何種策略不適合用來輔導愛打人的幼兒?(A) 當幼兒不出現打人行為時,老師給予讚美或貼紙獎賞(B) 利用故事書內容與幼兒討論如何以不打人的方式與人互動(C) 老師故意忽視不理會幼兒的打人行為,
- 維高斯基(Vygotsky)提出鷹架(Scaffolding)引導幼兒學習。下列哪位老師的做法最符合搭建鷹架的論點?(A) 老師不介入的讓幼兒自己自由探索(B) 老師鼓勵每位幼兒背誦故事內容(C
- 對下列哪一委員會之決定,不得提起行政爭訟?(A)教師評審委員會 (B)律師懲戒覆審委員會(C)會計師懲戒委員會(D)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 以下對於台灣目前幼教現象的描述哪一項錯誤?(A) 目前台灣的幼教生態,仍以私立幼兒園占多數(B) 政府對於幼兒教育的相關補助有越來越多的趨勢(C) 台灣在實施開放教育時,鄉鎮地區比都會地區較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