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圖(一)與鄭氏治台時期發生的大事有關,請問可能是何者?
(A)鄭經響應三藩之亂
(B)鄭氏攻台
(C)施琅攻台
(D)漢人移居台灣的路線圖。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ABC 和∆DEF 中,若∠A = ∠D , ,則下列哪一個條件不一定能夠使∆ABC ≅ ∆DEF ?(A) (B) ∠C = ∠F(C) ∠B = ∠E (D)
- n 邊形的內角和等於a°,外角和等於b°,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若a < b,則n = 4 (B) 若a < b,則n > 4(C) 若a = b ,則n = 4 (D) 若a > b ,
- 在∆ABC 中,如果∠B的外角是120°,且2∠C = 3∠A,試求∠A。(A) 36° (B) 48° (C) 60° (D) 72°。
- 已知 = 9公分,作 的垂直平分線(中垂線)時,以A、 B 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畫弧,則下列哪一個長度可作為畫弧時的半徑?(A)2 公分 (B)3 公分 (C)4 公分 (D)5 公分。
- 已知阿信家的地板全由同一形狀且大小相同的地磚緊密地舖成。若此地磚的形狀是一正多邊形,則下列何者可能是此地磚的形狀?(A)正五邊形 (B)正六邊形(C)正七邊形 (D)正八邊形。
- 通過相異兩點的圓只有一個。(A)O(B)X
- 五邊形的每一內角為108°,而每一外角為72°。(A)O(B)X
- 若拿 3 公分、3 公分、3 公分的三個線段,可畫出正三角形。(A)O(B)X
- 將 平分的直線有無限多條。(A)O(B)X
- 下列各敘述中,哪些x與y成反比?(A)一年甲班共有學生36人,其中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B)一本書的定價為200元,打x折時售價為y元。(C)每次加1500元的汽油,每公升油價x元,可加y
內容推薦
- 今台中市石岡區的土牛國小有「土牛民番地界碑」,這種所謂的「土牛紅線」在清領前期的台灣,所表示的意義何在?(A)高山族與平埔族的界線,以避免兩者發生衝突(B)作為漢人、原住民界線,以保障漢人開墾權
- 表(一)為清領前期,今日嘉義地區的男女人口比例表,依圖表數字得知,當地人口的分布與當時政府推動的哪一政策有關? (A)實施劃界封山(B)施行開山撫番(C)頒布渡台禁令(D)開放港口通商。
- 君王曾下令:「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君王下此禁令,是為了防範下列何人?(A)倭寇(B)明鄭(C)荷
- 「十七世紀他曾在台南善化等地區開設私塾授課,並略懂藥理,為人治病。」上文的「他」是 指下列何人?(A)沈有容(B)沈光文(C)陳永華(D)朱一貴。
- 《台灣通史》一書中記載:「某位歷史人物具有輔佐君王的才能,他不僅推廣文教事業,並盡心經營國政,內課農桑,外興貿易。」請問某位歷史人物是指何人?(A)沈光文(B)施琅(C)鄭經(D)陳永華。
- 17世紀時,台灣在國際貿易時代的角色宣告結束的原因為何?(A)清朝行海禁政策,封鎖台灣海峽(B)鄭經致力推廣漢人的農業與文教制度為主(C)鄭克塽投降清朝,台灣進入清領前期(D)日本實施鎖國政策。
- 以下資料是十七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與台灣所簽訂的部分契約,內容為:「一、英人所租用前荷蘭市廳舍作商館,年需付租金五百銀元。二、英船入港時,將所有槍砲、火藥及其他武器交給國王,駛離時發還。三、經常派
- 孟叡在檔案館查閱到一張沒有標示年代的早期台灣地圖(如右),關於這張圖的歷史背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時台灣被稱為「東都」(B)此張地圖的年代應為清康熙年間(C)此時台灣西半部幾乎由漢人開
- 地名反映一個地方的歷史背景,下列的地名:(甲)熱蘭遮城(乙)五股(丙)左鎮(丁)官田,依歷史背景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依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丁乙甲(D)甲丁丙乙。
- 下列是某時期的人民在田間工作時的對話:阿福:「白天種田,下午還得回部隊操練,好勞累阿!」;阿彥:「加油吧,等一下大將軍要來查看了。」根據這兩人的對話內容,下列哪一項推論是符合史實?(A)兩人會種
- 霍爾利用暑假規劃單車環島之旅,順道沿途史蹟考察,其中他騎過草嶺古道來到宜蘭,吃著香噴噴的鴨肉飯,並踏察宜蘭的歷史,下列哪一項踏察的心得是符合史實?(A)吳沙曾在宜蘭起兵反清(B)瑠公圳曾是這地區
- 圖(二)是清領前期台灣與中國大陸對渡港口示意圖。請問關於圖中各港口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三個港口開放順序依序是甲、乙、丙(B)丙港口附近的農地屬於曹公圳灌溉範圍(C)甲港口原本歸諸羅縣管理
- 奶奶看歌仔戲,劇情是:「雍正年間,台灣所屬之省級巡撫到台灣,命令台灣府報告康熙時發生之逆賊動亂,以了解為何平定此動亂花費如此長時間,且逆賊還攻入台灣府,同時與台灣府討論預防之道。」下列關於劇情的
- 【題組】李有福經營的貨物,項目是下列哪一項?(A)出口鹿皮(B)進口紡織品(C)進口蔗糖(D)進口軍用物質。
- 38漢代經營西域最有貢獻的兩位外交家,是下列哪一組人物?(A)蘇秦、張儀 (B)張騫、班超 (C)司馬遷、班固 (D)張衡、蔡倫
- 39東漢末年疫病流行,仲景家族兩百多人,不到十年死去三分之二,病症都是傷寒發熱。仲景傷痛之餘發憤研讀醫書,寫成《傷寒雜病論》。請問:仲景應是下列何人? (A)張機 (B)張衡 (C)張騫 (D)華佗
- 40游牧民族自西漢中期以後,逐漸移入中國境內與漢人雜處,學會中國農業民族的組織及管理技巧,甚至趁中國勢衰之際,進而建立政權。請問:下列哪個時期的游牧民族政權是上述這種情況?(A)秦漢時期的匈奴政權 (
- 41皇帝和大臣討論如何選拔人才。大臣主張:只問他們個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計較他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對,強調歷時久遠的世家才能培養人才,所以家世是選拔優秀人才的重要標準。請問:這件事最可能發生在哪個時期?
- 42北魏工匠小興精於雕刻造像,當時朝廷需要大量工匠到外地開鑿龐大工程,小興因此受到重用。由上文可推測當時是什麼情況,造就小興工作上的成功? (A)北魏遭遇五胡來襲,需要建造城牆防禦 (B)北方物資匱
- 43右邊漫畫裡的兩人正在討論歷史。請問:他們應該在爭論哪一歷史事件? (A)玄武門之變 (B)怛羅斯之役 (C)黃巢之亂 (D)安史之亂
- 44史家討論隋煬帝的統治,對他有不同的看法:甲:煬帝成就非凡,重建洛陽,也是後世都市典範,開鑿南方運河,更是日後唐宋帝國經濟命脈。乙:煬帝野心勃勃,大興土木、四處巡幸、屢次用兵,徵用百餘萬民夫,反抗者
- 45兩位鮮卑大臣議論國政時發生爭執,一人口說漢語引用儒家理論,另一人卻責罵他「漢兒」、「忘本」。請問這種現象最早可能發生在何時? (A)郭子儀平定安史亂後的唐朝 (B)朱溫平定黃巢之亂後的唐朝
- 46大唐的強盛是因為它的視野與外來文明比中國任何一個朝代都更寬廣,因此擁有「華夷一家」的精神。這種開放態度與唐朝統治者的出身有何關係?(A)唐朝統治者原本是鮮卑人,在北魏孝文帝漢化時才改漢姓(B)唐朝
- 47如果以事件作為時代特徵的表現,「由安史之亂到五代十國」代表什麼時代特徵的演變?(A)世族政治的興亡 (B)科舉制度的出現 (C)江南經濟的衰敗 (D)藩鎮割據的擴展
- 48中國歷史上,胡漢衝突與胡漢融合以哪一個時期最為顯著?(A)夏商周三代以封建制度融合周邊部族 (B)春秋戰國以攘夷政策融合蠻、夷、戎、狄(C)隋唐夷夏政策融合高麗、新羅、日本 (D)魏晉南北朝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