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 吳晟〈角度〉:「遙遠的星光特別燦爛嗎/如果照不見腳下的土地/那是為誰而炫耀/遨遊的眼界特別開闊嗎/如果無視於身邊的山川/是否隱含倨傲我也常無比傾慕/聆聽世界風潮的滔滔論述/只是有些質疑/沒有立足點/候鳥般飄忽來去的蹤跡/每一處都是異鄉都是邊陲其實我更常怯怯質疑自己/長年守住村莊的田土/是否如人議論的褊狹在反覆對照思量中/或許不妨這樣說/每片田園四時變換的風姿/每株作物開展出去的角度/也可以詮釋豐富的國際意涵如果我有什麼褊狹/反而是對於立足的土地/愛得還不夠深沉」下列關於本詩的敘述,何者有誤?
(A)詩作前半充分運用對比,如「遙遠的星光」與「腳下的土地」、「遨遊的眼界」與「身邊的山川」,展現作者對「國際視野」優勢的困惑與質疑
(B)「長年守住村莊的田土/是否如人議論的褊狹」,是詩人對自己的抉擇所做的深刻思考與反省,認為自己的確要更有國際觀、世界觀
(C)最後一節以對土地的愛作結,明確表明生命情調的抉擇
(D)本詩可與〈蕃薯地圖〉最後一節「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甚至急於切斷/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孩子呀!你們莫忘記/阿爸從阿公笨重的腳印/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相互闡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5),C(2),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