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閱讀(每題 3 分,共 36 分) 5/12 的《紐約時報》上有一篇文章,叫〈如何說服富人捐款(How to Get the Wealthy to Donate)〉,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三位分別來自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學者。 他們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在實驗裡頭他們分別採用不同的句子向富人們募款,例如為了貧困兒童的募款項目,他們用了下列兩種不同的宣傳句子: 一、「讓我們一起來救孩子」; 二、「你就是他們的救命者」。 你認為哪一個更能吸引「富人」們的捐款呢?答案是:「第二個」。好,讓我們再看看另一個實驗,在一個學校向校友們募款的廣告詞上,也用了兩個不同的句子: 一、「向前一步,開始你的個人行動」; 二、「讓我們一起支持一個共同目標」。 在這個問題裡,你覺得哪一個更受富人們的青睞呢?答案是:「第一個」。當然,這些心理學家們還做了各式各樣的實驗,只是礙於篇幅,所以就不一一列出了。透過這些實驗,心理學家們得到的結論是:「『低收入者』強調『群體意識』; 而『高收入者』強調『個人主義』」。-節錄自〈為什麼有錢人總是幹話一堆?〉
33.根據上文內容,請問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紐約時報》的報導常有仇富立場
(B)這篇文章是由英國、美國與加拿大三國的學者共同研究的成果
(C)有錢人的群體意識比低收入者淡薄
(D)兩個實驗項目都是以貧困兒童為捐助對象。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