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般沒有被烹煮過的廚餘,稱為「生廚餘」或「堆 肥廚餘」,至於剩菜剩飯、魚蝦肉等熟食或生鮮等,可 以用來餵豬,稱為「養豬廚餘」。生廚餘大都送去堆肥 廠處理,但廚餘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水分,以目前 的技術,要把這些酸臭腐敗的汙水,處理到沒有味道, 相當困難,因此常引起當地居民的抗議。政府環保單位 不諱言,以現有的堆肥場處理速度,根本就跟不上回收 的數量。而處理不了的廚餘,很可能就跟著垃圾一起送 進焚化爐燒掉,這不但耗費熱能,排放大量的二氧化 碳,嚴重的話,還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 那麼還有什麼辦法解決廚餘問題呢?事實上,澳 洲、歐洲、中國大陸等國,都已經利用蚯蚓幫忙分解廚 餘。那臺灣是否也做得到呢?臺北市 環保局副局長盧 世昌說:「去年我們就曾引進一部分的蚯蚓來處理廚 餘,當時是試驗性質。一臺斤的蚯蚓,大概兩到三天, 可以吃掉兩公斤的菜葉。不過以我們廚餘的產生量來 講,還是覺得牠的速度太慢了。」臺大 動物所教授陳 俊宏對蚯蚓解決廚餘的能力,仍舊寄予厚望。他說:「因 為蚯蚓會不斷翻土,在鑽土的過程中會把土翻鬆。蚯蚓 是媒介,等於把土壤跟廚餘做混合。混合之後,土壤裡 的微生物會幫忙把廚餘分解掉。」 要讓蚯蚓成為解決廚餘問題的幫手,首先就要找對 品種。一般用的蚯蚓,俗稱「紅蚯蚓」,正式名稱叫「艾 氏蚓」。一條艾氏蚓大約重零點二五公克,最快兩天就 能吃掉等於自己體重的廚餘,因此又被稱為「廚餘蚯 蚓」。然而光是把生廚餘混拌土壤再丟給蚯蚓,消化的 速度還是快不了。陳俊宏說:「蚯蚓很怕芸香科植物的 味道,所謂芸香科就是指橘子、柳丁、柚子等,若生廚 餘裡有這些芸香科的果皮、葉子,蚯蚓搞不好會跑光。 另外,沾有油的,蚯蚓也不喜歡。因為蚯蚓是用皮膚呼 吸,如果有油,牠的皮膚一裹到油就會窒息而死。」 進一步來說,生廚餘的回收分類就得更仔細些,例如: 芸香科的果皮類應先剔除。至於含油脂的雞、鴨等小骨 頭,及豬牛羊等大骨頭,也都要避免,才能營造適合蚯 蚓消化廚餘的良好環境。臺灣每年有接近一萬四千座一 ○一大樓高度的廚餘被送進焚化爐,我們除了惜食,設 法讓廚餘減量外,如何善用蚯蚓大軍,將這些轉化成有 利用價值的資源,才是環境永續的真正意義。 (改寫自民視 異言堂「蚓藏有機」報導內容)42.請蚯蚓大軍幫忙處理生廚餘時,所遇到的最大困難為何?
(A)必須挑選土質鬆軟的田裡進行
(B)蚯蚓必須仰賴國外進口,成本過於昂貴
(C)生廚餘的回收分類必須做得更為仔細
(D)飼養蚯蚓的過程非常麻煩,而且存活率極低。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