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下列有關使用手工具之敘述,何者正確?
(A)鑿子鑿切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
(B)工件快鋸斷時的速度宜快
(C)大螺絲釘應選用較小起子
(D)割切物體時的刀口應對著自己。
(A)鑿子鑿切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
(B)工件快鋸斷時的速度宜快
(C)大螺絲釘應選用較小起子
(D)割切物體時的刀口應對著自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品質管制發展過程的活動(A)品管圈(B)無缺點運動(C)全面品管(D)合理化。
- 依法令規定,有關衝剪機械安全裝置說明,其操作用電氣回路電壓,應不高於(A)50V(B)100V(C)150V(D)200V。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應戴手套操作動力手工具(B)量具與工具不可雜放在一起(C)鎯頭有毛邊裂紋不可再繼續使用(D)使用套筒扳手較活動扳手安全。
- 鏨削工件時,下列操作敘述何者錯誤(A)可利用護墊保護手部(B)刃口必須足夠銳利(C)兩眼必須緊盯鏨子頂端(D)應輕輕握持鏨柄,不可抓太緊。
- 較高溫操作環境下,用以防止高熱金屬噴射或燙傷的全身防護器材為(A)石棉手套(B)皮衣(C)石棉衣(D)圍裙。
- 品質管制的主要目標應是(A)改善製造成本(B)減少製造人員(C)減少品管人員(D)持續不斷的改善品質。
- 依勞工法令規定, 衝剪機械之雙手操作式安全裝置, 兩按鈕之外側間之相隔距離 至少應留(A)100 ㎜(B)200 ㎜(C)300 ㎜(D)400 ㎜。
- 活動扳手施力方向應向著(A)固定邊(B)上邊(C)下邊(D)活動邊。
- 堆積加工物料時,較重者應置於(A)較右方(B)較左方(C)較下方(D)較上方。
- 用於焊接以保護身體,並隔絕有害光線的防護器材是(A)皮衣(B)石棉衣(C)防火衣(D)面罩。
內容推薦
- 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系列的世界性標準為(A)ISO 9000(B)ISO 14000(C)ISO 16000(D)ISO 20000。
- 下列有關工作安全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應偏重在效率方面(B)工作分析單應包括防護器具的使用與配戴規定(C)全新的工作需要作新的分析(D)不只限定於生產工作。
- 相對應於 ISO 9000 系列之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標準,CNS 之編號為(A)CNS 9000-9004(B)CNS 12680-12684(C)CNS 14000 -14004(D)CNS
- 下列何種勞工須施以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A)新僱或調換作業勞工(B)危險機械操作人員(C)鍋爐操作人員(D)有機溶劑作業人員。
- 尖端向上之三角形在工業安全標示之意義為(A)警告(B)禁止(C)指示(D)一般說明及提示。
- 全面品質管理的英文縮寫為(A)TQM(B)QCM(C)TQC(D)QCT。
- 下列何者不是全面品質管制的主要內容?(A)售後服務(B)進料管制(C)製程管制(D)利潤至上。
- 統計品質管制的意義是(A)品質的好壞是統計出來的(B)品質管制人員必須是統計學者(C)品質管制必須應用統計學的理論與方法(D)產品品質必須進行統計。
- 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A)吊掛工件應估計重量(B)吊起工件之重心應在吊鉤正下方(C)吊索之張角越大越好(D)吊起時應注意工件是否滑脫。
- 工作場所主要人行道寬度,至少應有(A)60(B)80(C)100(D)120 公分。
- 工場安全通道邊線常以何種顏色表示?(A)紅色(B)黃色(C)綠色(D)藍色。
- 處理銑床切屑時,最好使用(A)抹布(B)毛刷子(C)徒手(D)報紙。
- 下列敘述何者較能表達全面品質管制(TQC)之精神(A)所有製造程式均必須控制(B)所有成品全面檢驗(C)企業內部各部門成員均須參與品質管制工作(D)全部材料均需加以檢驗。
- 下列有關品質管制的概念何者正確(A)應由製品之設計至銷售為止(B)檢驗產品即可(C)屬於品管課的工作(D)增加許多成本。
- 全面品管指導原則中,品質責任歸屬於(A)每位員工(B)檢驗人員(C)品管部門主管(D)總經理。
- 將原料、機器及操作人員等類別分為若干個層次,以找出其間差異,進而針對差異加以改善的方法,稱為(A)查核表(B)層別法(C)特性要因圖分析(D)柏拉圖分析圖。
- 正確的工具機安全操作方法是(A)不可卸下安全防護裝置(B)可任意操作不熟悉之機具(C)可用手、腳去停止機具的運作(D)聽到機械發出異常的聲響時,無需停機檢查。
- 品質管制常用之特性要因圖又稱魚骨圖,繪製前要先畫「魚頭」,「魚頭」係指(A)問題特性(B)問題發生之過程(C)特性要因(D)改善方法。
- 強光下作業可配戴(A)普通眼鏡(B)安全眼鏡(C)遮光太陽眼鏡(D)蛙鏡。
- 全面品管指導原則中,對品質產品的定義為(A)產品導向(B)顧客導向(C)成本導向(D)技術導向。
- 利用劃記符號,來記錄或檢核工作項目是否完成的品管技巧,稱為(A)查核表(B)層別法(C)特性要因分析(D)價值分析。
- 最先推動品管小組活動的國家為(A)美國(B)德國(C)日本(D)中華民國。
- 生產過程對於產品的品質管制,首先需要做到(A)工人健康檢查(B)產品數量管控(C)製訂行銷策略(D)制定產品品質標準。
- 當不良商品賣到客戶手中,下列那一個處理方式不恰當(A)迅速更換良品(B)依契約賠償(C)研擬防止再發生的對策(D)將責任推給上游廠商。
- 描述產品在正常作業條件下,在規定壽命內能圓滿執行其功能的機率為(A)可用度(B)可信度(C)可靠度(D)堪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