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活動扳手施力方向應向著
(A)固定邊
(B)上邊
(C)下邊
(D)活動邊。
(A)固定邊
(B)上邊
(C)下邊
(D)活動邊。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1),E(0)
內容推薦
- 用於焊接以保護身體,並隔絕有害光線的防護器材是(A)皮衣(B)石棉衣(C)防火衣(D)面罩。
- 工廠安全衛生訓練的主要目的,係為防止(A)公害(B)天災(C)職業災害(D)員工離職。
- 依勞工法令對衝剪機械雙手操作式安全裝置之規範,該裝置須符合下列何種機能?(A)雙手起動(B)連續行程(C)單一行程(D)寸動行程。
- 移動式起重機使用前之檢查稱為(A)型式檢查(B)竣工檢查(C)使用檢查(D)定期檢查。
- 電流流過下列何器官,對工作者產生之危害性最大?(A)心臟(B)耳(C)手(D)腳。
- 鋸切時,鋸齒應斜向(A)右方(B)前方(C)左方(D)後方。16
- 使用相關的技術與活動,來達成與持續改善產品或服務品質的行為是(A)生產管制(B)製程管制(C)品質管制(D)成本管制。
- 扭傷或拉傷部位若有腫脹情形,最適當的處理方式為(A)按摩(B)熱敷(C)推拿(D)冰敷。
- 操作砂輪機時,要戴(A)口罩(B)安全帽(C)面罩(D)手套。
- 固定式起重機變更設置位置時, 需辦理下列何種檢查(A)重新檢查(B)竣工檢查(C)使用檢查(D)構造檢查。
內容推薦
- 品質管制的主要目標應是(A)改善製造成本(B)減少製造人員(C)減少品管人員(D)持續不斷的改善品質。
- 較高溫操作環境下,用以防止高熱金屬噴射或燙傷的全身防護器材為(A)石棉手套(B)皮衣(C)石棉衣(D)圍裙。
- 鏨削工件時,下列操作敘述何者錯誤(A)可利用護墊保護手部(B)刃口必須足夠銳利(C)兩眼必須緊盯鏨子頂端(D)應輕輕握持鏨柄,不可抓太緊。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應戴手套操作動力手工具(B)量具與工具不可雜放在一起(C)鎯頭有毛邊裂紋不可再繼續使用(D)使用套筒扳手較活動扳手安全。
- 依法令規定,有關衝剪機械安全裝置說明,其操作用電氣回路電壓,應不高於(A)50V(B)100V(C)150V(D)200V。
- 下列何者不是品質管制發展過程的活動(A)品管圈(B)無缺點運動(C)全面品管(D)合理化。
- 工業安全與工業衛生間的關係是(A)工業安全比較重要(B)工業衛生比較重要(C)相互依存(D)因老闆之態度而定。
- 下列有關使用手工具之敘述,何者正確?(A)鑿子鑿切操作時應戴防護眼鏡(B)工件快鋸斷時的速度宜快(C)大螺絲釘應選用較小起子(D)割切物體時的刀口應對著自己。
- 皮帶與皮帶輪機構間,宜防止下列何種傷害(A)剪切(B)鋸切(C)衝壓(D)捲夾。
- 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系列的世界性標準為(A)ISO 9000(B)ISO 14000(C)ISO 16000(D)ISO 20000。
- 下列有關工作安全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應偏重在效率方面(B)工作分析單應包括防護器具的使用與配戴規定(C)全新的工作需要作新的分析(D)不只限定於生產工作。
- 相對應於 ISO 9000 系列之品質管理與品質保證標準,CNS 之編號為(A)CNS 9000-9004(B)CNS 12680-12684(C)CNS 14000 -14004(D)CNS
- 下列何種勞工須施以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A)新僱或調換作業勞工(B)危險機械操作人員(C)鍋爐操作人員(D)有機溶劑作業人員。
- 尖端向上之三角形在工業安全標示之意義為(A)警告(B)禁止(C)指示(D)一般說明及提示。
- 全面品質管理的英文縮寫為(A)TQM(B)QCM(C)TQC(D)QCT。
- 下列何者不是全面品質管制的主要內容?(A)售後服務(B)進料管制(C)製程管制(D)利潤至上。
- 統計品質管制的意義是(A)品質的好壞是統計出來的(B)品質管制人員必須是統計學者(C)品質管制必須應用統計學的理論與方法(D)產品品質必須進行統計。
- 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A)吊掛工件應估計重量(B)吊起工件之重心應在吊鉤正下方(C)吊索之張角越大越好(D)吊起時應注意工件是否滑脫。
- 工作場所主要人行道寬度,至少應有(A)60(B)80(C)100(D)120 公分。
- 工場安全通道邊線常以何種顏色表示?(A)紅色(B)黃色(C)綠色(D)藍色。
- 處理銑床切屑時,最好使用(A)抹布(B)毛刷子(C)徒手(D)報紙。
- 下列敘述何者較能表達全面品質管制(TQC)之精神(A)所有製造程式均必須控制(B)所有成品全面檢驗(C)企業內部各部門成員均須參與品質管制工作(D)全部材料均需加以檢驗。
- 下列有關品質管制的概念何者正確(A)應由製品之設計至銷售為止(B)檢驗產品即可(C)屬於品管課的工作(D)增加許多成本。
- 全面品管指導原則中,品質責任歸屬於(A)每位員工(B)檢驗人員(C)品管部門主管(D)總經理。
- 將原料、機器及操作人員等類別分為若干個層次,以找出其間差異,進而針對差異加以改善的方法,稱為(A)查核表(B)層別法(C)特性要因圖分析(D)柏拉圖分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