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中文有一字多義的現象。如「就」字,有「從事」 、 「靠近、接近」、 「完成、成功」 、「因 襲」、「依照、順從」等義。下列各組詞語中的「就」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就」地取材/因陋「就」簡
(B)功成名「就」/造「就」人才
(C)避重「就」輕/半推半「就」
(D)「就」事論事/棄文「就」武
(A)「就」地取材/因陋「就」簡
(B)功成名「就」/造「就」人才
(C)避重「就」輕/半推半「就」
(D)「就」事論事/棄文「就」武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2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他擅場說故事,每則故事都發人深省,奈人尋味 (B)這個案件千頭萬緒,想徹底解決,勢必況日會時 (C)說話措詞不當、寫文章誤用成語,都可
- 有關小數的除法問題,若要依據「27 ÷ 9 = . ,答:3」進行教學布題,下列有三個數學問題: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 27 平方公尺,底為 9 公尺,問高是幾公尺?乙、藍色
- 學生初學「加法交換律」時,下列哪一種問題情境最適合用來布題?(A) 姐姐有 5 張貼紙,哥哥比姐姐多 4 張,問哥哥有幾張貼紙?(B) 姐姐有 5 張貼紙、哥哥有 4 張貼紙,問兩人共有幾張貼紙
- 江教師為一年級學童設計了三種「認識 10 以內的數及其大小」的學習內容,如下:甲、7 比 2 大乙、7 顆蘋果比 2 顆蘋果多丙、點數 5 個花片丁、習寫數字「5」根據這些學習內容,最適當的教學
- 萃取主要是利用下列那種物理性質之差異?(A)沸點(B)蒸氣壓(C)比重(D)溶解度。
- 設某班普通數學成績的盒狀圖如下。下列哪個敘述正確? (A)班上一定有人考 72 分 (B)平均數為 55 分(C)四分位差為 35 分 (D)四分位差為 37 分
- 某社區巡守隊的成員有 2 位男士和 2 位女士,若先隨機抽取一人擔任隊長,再隨機抽取另一人擔任副隊長,則抽中隊長和副隊長恰好都是女士的機率為何?(A) (B) (C) (D)
- 有關「正三角錐」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恆真?(A)有 3 個面 (B)有 9 個邊 (C)底面為正三角形 (D)側面為正三角形
- 已知 ABC為鈍角三角形,且∠A > ∠B > ∠C,則下列敘述何者恆真?(A)∠A > 100°(B)∠A < 100°(C)∠B < 60°(D)∠C < 45°
- 有一組合圖形,其中每一個四邊形都為正方形、每一個三角形都為直角三角形,如下圖。若正方形甲的面積為 1,則所有正方形(含甲)的面積和為多少? (A) (B) 4 (C) 5 (D) 6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中的詞義,意思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B)「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大叔完聚,繕
- 下列「 」中的詞語,使用最恰當的是哪一選項? (A)他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戰績「斐然」 (B)對於長官的決定,我實在無從「置疑」 (C)聽到中獎的消息,他不禁「莞爾」大笑 (D
- 吳錫麟〈書信一則〉:「得手書,知天上石麟,已如彩雲一片,飛墜君家矣。想接武而 起者,尚未有艾,肯堂肯構,不患無人,特患弄璋書,笑破阿翁口耳。尊作謹依韻奉和。 它日返里,顧乃郎頭角崢嶸,尚須償我
- 中醫依照節氣建議「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而《禮記.內則》則寫到: 「凡 和,春多酸、夏
- 〈南柯子〉:「空挂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繫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落 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此作品所詠的主題 是下列哪一選項? (A)風
- 「於」字後面加上方位或處所,可解釋在某處的意思,例如「亮見權於柴桑」,是指諸 葛亮與孫權在柴桑會面。下列選項中的「於」字,何者有相同的用法? (A)苛政猛「於」虎也 (
- 「獨榦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紛披。摘來還共蔞根嚼,贏得唇間盡染脂。」此詩描述 臺灣的一種植物,其中未提及該植物的何種特徵? (A)枝幹外形 (B)食用方法 (C)果實顏色
- 友人當選民意代表,若要致贈花籃,下列祝賀題辭何者較為適合? (甲)邦家之光(乙)桃李芬芳(丙)英烈千秋(丁)桑梓福音(戊)學優則仕 (A)甲丙戊 (B)甲丁戊 (C)乙丙丁
- 將抽象的事物或概念「形象化」為具體,是運用了「轉化」修辭。下列何者不屬於此種 修辭技巧? (A)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B)可是我已懂得,一把小小黃楊木梳,再
- 漢字由於多數是「合體成字」 , 因而可以透過拆開、拼組的方式產生語文趣味,例如「何 處合成愁? 離人心上秋」 , 就是利用「秋」 、
- 閱讀下文,作者最後說: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其所思考道理與那一個選項最為接 近?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沈山,晚烟縈樹,望城二 里許,因問渡者:
- 《論語.雍也》:「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其 意旨最接近下列哪一選項? (A)學思並重 (B)重視啟發 (C)有教無類 (D)因材施教
- 顧炎武嘗謂:「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 亦何益哉!」對於上文理解,敘述最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雕蟲篆刻等技藝,有助於明道以救世 (B)
- 閱讀下文,那一個選項敘述最為正確? 魏公子牟東行,穰侯送之曰:「先生將去冉之山東矣,獨無一言以教冉乎?」魏公子牟 曰:「微君言之,牟幾忘語君,君知夫官不與勢期,而勢自至乎?勢不與富期,而
- 文章章法中有所謂的「今昔法」,最常見有「由昔至今」的順敘法,以及「由今至昔」 的逆敘法。下列為「順敘法」的是哪一選項? (A)與父親長談後,我決定積極地面對眼前的困難 (B)宿醉頭疼
- 王鼎鈞《左心房漩渦.舊曲》:「誰甘願由追韓信的蕭何變成起解的秦瓊,再變成出塞 的昭君呢?誰會主動選擇這樣一條路呢?……他們並未作曲,只是演唱;他們不是編導,只是擔任指定的角色。」下列最符
- 方思《時間》: 「永恆!真奇怪由什麼做成/擁擠了所有不可思議的,荒謬可笑的/事件, 而除了這些便是天大的一個虛空/我不知道什麼是這個世界,範圍於空間時間的/一面 面旗豎起,倒
- 盧森堡:「我情願變成一枝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 愛因斯坦:「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馬克.吐溫: 「多做些好事情,不圖報酬,還是可以使我們短短的生
- 房慧真〈採訪心法〉:「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到照片裡『刺點』(punctum), 他說:『它從景象中,彷彿箭一般飛來,射中了我。』刺點不能事先安排,更多的是天 外飛來的機遇。
- 林燿德〈在都市的靚容裡〉:「都市出生的人是沒有故鄉的,他們從生到死,都像 乘坐 一列永不停歇的快車,永遠地進站、出站,遺忘了起點,也不存在著終點。」與文中所 描述的都市生活,最吻合的是下
- 【題組】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上文文意? (A)若有不求甚解之處,毋須勉強,立即再換一書即可 (B)讀書應專心,一如作戰須集中火力破敵,才能有成 (C)如能集中心力細讀,即使放鬆
- 【題組】依據上文,空格處□□□□最適合填入的詞語是: (A)偃旗息鼓 (B)無以易之 (C)迎刃而解 (D)出奇制勝
- 有關「單位分數」的啟蒙教學,下列的說明何者最適合?(A) 將 1 個披薩平分成 2 份,其中的 1 份是 個披薩(B) 將 1 個披薩平分成 2 份,其中的 1 份是全部的 (C) 有甲與乙兩個
- 【題組】承上題,最符合作者對〈拾穗〉感受與認知的敘述是: (A)在農會看見〈拾穗〉時便深受吸引,並從母親處得知畫者為米勒 (B)初次見到〈拾穗〉時,對畫中所描繪的場景與人物感到陌生好
- 有四個關於「面積大小比較」的教學活動如下:甲、請比較兩本作業本(約 27cm × 20cm 和 20cm × 15cm)的大小乙、請比較教室裡兩塊白板(約 120cm × 100cm 和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