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7
(A)某化學物質在空氣中濃度如果在爆炸上下限間,若給予適當以上之能量的火焰,就會造成火焰的傳播,通常在密閉空間中還會發生爆炸。
(B)某化學物質在空氣中濃度如果在爆炸上下限間,仍屬安全範圍。
(A)某化學物質在空氣中濃度如果在爆炸上下限間,若給予適當以上之能量的火焰,就會造成火焰的傳播,通常在密閉空間中還會發生爆炸。
(B)某化學物質在空氣中濃度如果在爆炸上下限間,仍屬安全範圍。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881
統計:A(151),B(16),C(0),D(0),E(0)
內容推薦
- 263(A)依據國家標準CNS6864:危險物品標誌第1類為爆炸物,第3類為易燃性液體。 (B)依據國家標準CNS6864:危險物品標誌第1類為爆炸物,第2類為易燃性液體。
- 245(A)行駛道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專心開車;不得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進行撥接或通話,亦不得任意變換車道或超車。(B)行駛道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專心開車;使用手持式行動電話進行撥接或通話不影響開車。
- 272(A)危險物品運送車司機不需接受安全駕駛講習與訓練。(B)危險物品運送車司機應定期接受安全駕駛講習與訓練,以提升行車安全觀念。
- 236(A)危險物品外洩損害只有經濟損失,無其他危害。(B)危險物品外洩所帶來的損害包括人員的傷害、財務的損失及環境生態的危害。
- 253(A)裝卸危險物品時,安全措施應由工廠人員負責。(B)裝卸危險物品時,應依物品特性採必要之安全措施。
- 262(A)利用可燃性氣體覆蓋燃燒物,使其燃燒物減少至某一濃度時即可控制其燃燒。(B)利用不燃性氣體如二氧化碳或不燃性泡沫覆蓋燃燒物,使其不與空氣接觸,當燃燒物接觸之氧氣減少至某一濃度時即可控制其燃燒
- 244(A)甲醇、丙酮、汽油屬於第2類危險物品。(B)甲醇、丙酮、汽油屬於危險物品中易燃液體。
- 271(A)災害現場須先將患者移至安全及新鮮空氣處。若呼吸停止,應具有合格急救人員證照,施予人工呼吸或心肺復甦術(CPR)。 (B)災害現場須先將患者移至安全及新鮮空氣處。若呼吸停止,應救人第一不管是
- 235(A)汽車轉向系統的功用是將引擎所產生的動力傳至車輪,以驅動車輛行駛。(B)汽車傳動系統的功用是將引擎所產生的動力傳至車輪,以驅動車輛行駛。
- 252(A)駕駛車輛,抬頭遠看,可獲得較大的行車空間。 (B)駕駛車輛,抬頭遠看,可獲得較大的行車空間,但視野反而減小。
內容推薦
- 246(A)較近的跟車距離可以避免前方發生突發狀況時,因閃避角度過大而無法克服巨大的慣性力。(B)較長的跟車距離可以避免前方發生突發狀況時,因閃避角度過大而無法克服巨大的慣性力。
- 264(A)安全邊際要長期持續,在行車時不能稍有鬆懈。(B)安全邊際是無形的,可依情況自行調整。
- 255(A)發生危險物品運送事故,如無法處理而得等待支援或救援時,人員應位於下風處。(B)發生危險物品運送事故,如無法處理而得等待支援或救援時,人員應位於上風處。
- 238(A)勞工安全衛生教育為知識教育、技能教育及態度教育。(B)勞工安全衛生教育為應付考試之目的。
- 274(A)裝載危險物品有不遵守有關安全之規定者,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訂有罰則。 (B)裝載危險物品有不遵守有關安全之規定者,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84條訂有罰則。
- 247(A)廠商貨主交由貨運業者運輸時,由貨運業者自行申請核發臨時通行證。(B)廠商貨主交由貨運業者運輸時,應會同申請核發臨時通行證。
- 265(A)對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具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非經檢查機構或代行檢查機構檢查合格者,不得使用,超過規定期間者,得繼續使用。(B)對於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具危險性之機械或設備,非經檢查機構或代行
- 256(A)自燃溫度是指物質不接觸火焰而能自行燃燒的最低溫度。(B)自燃溫度是指物質接觸火焰後燃燒的最低溫度。
- 275(A)運送危險物品,應依危險物品之性質,隨車攜帶適當之個人防護裝備。(B)運送危險物品,隨車攜帶通用型個人防護裝備。
- 248(A)危險物品之分類及圖示,作業場所及運輸上依國家標準(CNS)6864分為9類。(B)危險物品之分類及圖示,作業場所雖改依GHS分為27類,運輸上仍依國家標準(CNS)6864「危險物運輸標示
- 266(A)危險物品之圖示其背景為紅色即表示該物質是易燃的,橘色則是會爆炸的。 (B)危險物品之圖示其背景為綠色即表示該物質是易燃的,紅色則是會爆炸的。
- 257(A)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是消除不安全行為的方法之一。(B)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對消除不安全行為並無幫助。
- 276(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應養成不抽菸、不喝酒之習慣,決不吸食毒品或迷幻藥,身體有病痛時亦不得逞強開車。(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抽菸、喝酒都是經常習慣,不影響行車安全。
- 267(A)物質安全資料表是運送之駕駛人非必須攜帶的資料。(B)物質安全資料表是裝載危險物品運送之駕駛人必須攜帶的資料。
- 258(A)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化學物質的LD50值越低,其毒性越小。(B)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化學物質的LD50值越低,其毒性越大。
- 277(A)當行駛至無號誌的交岔路口,幹線車應讓支線車先行。(B)當行駛至無號誌的交岔路口,支線車應讓幹線車先行。
- 268(A)車輛進入廠區作業時,引擎保持運轉,以備隨時離開。(B)車輛進入廠區內速度需放慢(25KM/HR以下),作業時車輛引擎需關閉,並置放輪檔。
- 278(A)在工作場所作好預防措施、改善作業環境,比戴上防護具還好。(B)在工作場所作好戴上防護具比改善作業環境重要。
- 279(A)緊急應變指南是作為應變人員做專業處理最終依據。(B)緊急應變指南是將各種危險物、有害物之事故處理方法歸納成處理原則,它可以幫助應變人員做一些初步的決定,但不能代替專業知識或判斷。
- 280(A)裝卸可燃性物質時,應採取去除靜電措施。(B)裝卸可燃性物質時,不必採取去除靜電措施。
- 289(A)MSDS(SDS)隨車攜帶僅供檢查,對運送人無用。(B)MSDS(SDS)中可以了解如何預防因呼吸、接觸、吞食該化學物質後,會對身體產生刺激或傷害之健康危害。
- 290(A)後方卸出式容器,容器原閥與緊急遮斷閥與車輛後保險桿後面之水平距離在40公分以上。非後方卸出式容器者,容器之後面與車輛後保險桿後面之水平距離在30公分以上。(B)後方卸出式容器,容器原閥與緊
- 281(A)二種以上之危險物質混合後,不能依原有危險物質的緊急應變指南之處理原則應變。 (B)二種以上之危險物質混合後,仍可依照原有危險物質的緊急應變指南之處理原則。
- 299(A)液化石油氣之容器或儲槽應設有液面計或過裝防止裝置。(B)液化石油氣之容器或儲槽應不須設置液面計或過裝防止裝置。
- 291(A)槽車若發生火災時,不可將水直接噴入槽體內滅火。 (B)槽車若發生火災時,將水直接噴入槽體內為最迅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