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依「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及規格表」及其他相關管理法令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民間守望相助組織得申請購置防暴網
(B) 衛生稽查員所屬機關不得申請購置警銬
(C) 擊昏槍屬「其他器械」之「電氣器械」
(D) 警察人員使用防護型應勤裝備注意要點中所稱「防護型噴霧器」,屬警械種類規格之一
(A) 民間守望相助組織得申請購置防暴網
(B) 衛生稽查員所屬機關不得申請購置警銬
(C) 擊昏槍屬「其他器械」之「電氣器械」
(D) 警察人員使用防護型應勤裝備注意要點中所稱「防護型噴霧器」,屬警械種類規格之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警察人員依法執行取締、盤查勤務之法定程序,「警械使用條例」有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如有必要得命其停止舉動或高舉雙手 (B) 如有必要得檢查是否有凶器(C) 如遭受脅迫時,得使用警
- 依據「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規定,以下敘述何者有誤?(A) 僱用保全人員之保全公司得申請購置警銬 (B) 廠商得申請售賣警銬(C) 未僱用警衛之金銀珠寶業者,其負責人得申請購置防暴網(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不法使用警械, 致第三人財產遭受損失時,依警械使用條例,應由各該級政府支付下列何種費用?(A) 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B) 慰問金 (C) 補償金 (D) 賠償金
- 依警械使用條例及相關法規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A) 特勤人員執行特種勤務使用槍械時,準用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B) 警械之種類與規格由內政部定之(C) 入出國及移民署執行職務人員於執行查察
- 關於警察救濟法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人民對警察分局關於道路障礙之罰鍰處分不服,向地方法院提起行政訴訟(B) 人民對警察分局廢止集會遊行許可之處分不服,向其上級警察機關(警察局)申復(C)
- 關於警察機關職務協助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A) 警政署函頒「警察機關職務協助執行原則」(B) 其他行政機關請求警察機關職務協助,得按個案於開始協助六日前以書面提出請求(C) 各該警察機關得按個
- 關於警察事權,依均權主義之精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警察制度」之立法權,分屬中央、地方(B) 「地方警政之實施」,專屬直轄市(C) 「地方警衛之實施」,歸屬所有地方自治團體(D) 內政部
- 關於警察法第 9 條規定之警察職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違警處分」由廣義的警察為之 (B) 「違警處分」相當於警察機關所為之行政罰(C) 縣轄市之行政機關得發布「警察命令」 (D) 每一職
- 依警察法第 10 條:「警察所為之命令或處分,如有違法或不當時,人民得依法訴請行政救濟。」其中所稱警察所為之「命令」 ,屬下列何種行政行為?(A) 命令處分 (B) 職權命令 (C) 行政規則
- 「高雄市妨害交通車輛處理自治條例」之法規屬性為:(A) 法律 (B) 法規命令 (C) 地方法規 (D) 法律兼地方法規
內容推薦
- 關於「警察人員使用警械致人傷亡財產損失醫療費慰撫金補償金喪葬費支給標準」之規定,警察人員使用警械造成之傷亡或財損事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賠償與補償,均採同一標準支給 (B) 受傷事件支
- 行政執行分署執行拍賣、鑑價、估價、查詢、登報、保管等費用,依行政執行法及該法施行細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移送機關應代為預納 (B) 由行政執行分署編列預算支應(C) 均屬代履行費用
- 下列有關直接強制之敘述何者有誤?(A) 實施直接強制前須先經書面告誡程序(B) 直接強制之啟動不以執行對象有違反義務為前提(C) 經間接強制不能達成執行目的,為轉換為直接強制之要件之一(D)
- 有關行政執行法之怠金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怠金之額度有一定之限制 (B) 處怠金前無須告誡程序(C) 怠金之科處權專屬於行政執行分署 (D) 怠金為直接強制之執行方法
-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事件,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認有足以排除執行之權利,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依強制執行法第十五條規定,向管轄法院提起下列何種救濟?(A) 民事訴訟「賠償之訴」 (B) 民事訴訟
- 有關行政執行法之代履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代履行為直接強制方法之一(B) 代履行不得委託第三人為之(C) 代履行費用逾期未繳納者,移送行政執行分署執行之(D) 代履行費用由執行機關代為
- 行政執行法第 17 條關於「拘提」與「暫予留置」二者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均屬對義務人人身自由之剝奪 (B) 包含訊問時間,均不得逾 24 小時(C) 均由行政執行分署(或由其派員
- 依行政執行法第 17 條之 1「義務人為自然人,其滯欠合計達一定金額,已發現之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且生活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者」,主管機關得依職權或依申請對其核發相關禁止命令,下列敘述,何者
- 行政執行法第 9 條「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之情事」之聲明異議,關於其法定相關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應於執行程序開始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18 條之 1,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之負責人、代表人、受雇人或其他從業人員,因執行業務而犯特定之罪,經判決有期徒刑以上之刑者,得處該公司、有限合夥或商業勒令歇業。所謂「特定
- 關於社會秩序維護法所稱「裁處確定」之敘述, 下列何者有誤?(A) 捨棄聲明異議權案件,其裁處於捨棄書狀到達受理機關或原裁處機關時確定(B) 地方法院普通庭關於抗告案件之裁定,於裁定宣示或送達時
- 下列何者尚未構成社會秩序維護法「妨害公務」之要件?(A)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以顯然不當之言詞相加,尚未達強暴脅迫或侮辱之程度者(B) 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聚眾喧嘩,致礙公務進行者(C
- 「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意圖媒合性交易而拉客」之行為,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規定,其法定罰為:(A) 處拘留併處罰鍰 (B) 處拘留或罰鍰 (C) 專處罰鍰 (D) 專處拘留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多次處罰,應如何執行?(A) 分別執行 (B) 合併執行(C) 分別執行為原則,合併執行為例外 (D) 合併執行為原則,分別執行為例外
- 對於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沒入物品之處理,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警察機關對於沒入物品,應每六個月處分一次(B)沒入物品,其為易腐壞者,得不經拍賣程序,依職權變賣之。(C)沒入物品拍賣者,應預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規定,下列何者無減輕處罰之規定?(A) 違反本法合乎自首要件者 (B) 違反本法行為出於過失者(C) 利用他人實施違反本法之行為者 (D) 幫助他人實施違反本法之行為者
- 依拘留所設置管理辦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拘留所應分內外二區(B) 拘留所應配置員警三人至十人,但必要時,得視實際需要酌予增減(C) 被拘留人請求攜帶已滿三歲之子女入所者,得准許之(D)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八條規定,警察依法攔停後,並得檢查交通工具之法定要件為何?(A) 合理懷疑駕駛人將有危害行為者 (B) 合理懷疑其已經違反交通規則者(C) 駕駛人不配合酒測檢定者 (D) 有
- 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攔停已發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後,得採行之措施,下列何者不屬之?(A) 要求駕駛人出示相關證件或查證其身分 (B) 要求乘客出示相關證件或查證其身分(C) 要求駕駛人接受酒精濃度
- 警察對於特定對象,得行使「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資料」職權,有關警察職權行使法對於「第三人」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係指非警察人員而經警察遴選,志願與警察合作之人(B) 其從事秘密蒐集資
- 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蒐集之資料,其運用應符合下列何項要求?(A) 資料運用應遵守「目的拘束」原則(B) 不得傳遞資料給其他機關(C) 警察蒐集到與其他機關業務相關之個人資料應主動傳遞予該機關(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B) 警察行使職權,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C) 警察行使職權而不告知其事由者,
- 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之前提下,下列何者(人)尚未構成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查證其身分的要件?(A) 有事實足認為防止他人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B) 滯留於應有停留許可之
- 關於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啟動即時強制措施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應符合行政執行法第 36 條「緊急性與必要性」之基本要件(B) 應符合行政程序法第 7 條之「比例原則」(C) 行使扣
- 下列有關「警察實施治安顧慮人口查訪」之敘述,何者有誤?(A) 警察對曾犯特定詐欺之罪者,得於刑執行完畢或假釋出獄後三年內,定期實施查訪(B) 治安顧慮人口由戶籍地警察機關每三個月實施查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