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下列有關桐城派的說明,何者正確?
(A)代表人物為安徽桐城人,形成於方苞,中經劉大櫆,至姚鼐而盛極一時,三人並稱為「桐城三祖」
(B)理論主張「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論學以宋儒為宗,為文效法左傳、史記及唐宋八大家
(C)方苞為文標舉「義法」,「義」是「言有序」,即內容不空洞;「法」是「言有物」,即有條理而不紊亂
(D)方苞之文以「雅潔」著稱,從〈左忠毅公逸事〉用以突顯人物性格的取材,可見其文筆之雅正簡潔
(E)姚鼐主張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集桐城理論之大成。
(A)代表人物為安徽桐城人,形成於方苞,中經劉大櫆,至姚鼐而盛極一時,三人並稱為「桐城三祖」
(B)理論主張「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介韓、歐之間」,論學以宋儒為宗,為文效法左傳、史記及唐宋八大家
(C)方苞為文標舉「義法」,「義」是「言有序」,即內容不空洞;「法」是「言有物」,即有條理而不紊亂
(D)方苞之文以「雅潔」著稱,從〈左忠毅公逸事〉用以突顯人物性格的取材,可見其文筆之雅正簡潔
(E)姚鼐主張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集桐城理論之大成。
參考答案
答案:A,B,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占 6 分)
- 下列為十八世紀的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句:「在驚濤破浪的荒蕪海岸旁,他獨立深思的凝視著。在遙遠的地方,只有一帆孤舟順著內瓦河的洪流漂向大海。……「就從這裡,我們要勇猛衝向瑞典。」一座威震鄰國的都市就在
- 杜小月造訪位於中國大陸江油市境內的「李白紀念館」,當地的導遊正熱情地解說相關掌故,下列何者可能出現在導遊的說辭中?(A)自幼讀書學劍,行俠仗義,愛好詩酒,人稱「詩仙」、「詩俠」(B)「眼識郭汾陽
- 【題組】依文意推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 蘇軾不敢與仕者爭買,可知他因自己乃待罪之身,故頗為謹慎戒懼 (B) 蘇軾表面上調侃蘇轍,實則想傳達他並不感到困頓憂苦,以安其心 (C) 蘇
- 關於王羲之 蘭亭集序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王羲之遭貶謫回鄉時所作 (B)內容記錄王氏宗族聚會 (C)聚會場所在山嶺水邊 (D)聚會當天天氣清朗,和風送暖,春光無限 (E)倡導莊子「一生死
- ( ) 「(1)各封王侯國和各郡,都設專官,主管地方財政會計,掌握包括戶口、墾田、物價、農業豐歉等基本情況和數位資料,每年底由各縣核實情況後,呈報郡國。(2)每年年末專派專官攜帶土地戶籍資料到京
- 下列有關漢魏晉六朝文學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有:(A)漢代古詩文字含蓄,尚溫雅,多敘事,反映時代;樂府詩則文字樸質、活潑親切,貴遒勁,多抒情,表現自我(B)賈誼作〈弔屈原賦〉建議屈原應靜待其變,多花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為何? (A)事畢,出游於「觀」之上/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貨「惡」其棄於地也/好逸「惡」勞 (C)以「著」其義,以考其信/偷雞不「著」蝕把米 (
- 【題組】老子所建構的理想世界,和下列哪一個選項不同?(A) 陶淵明的桃花源 (B) 西方的烏托邦(C) 上古時期的農業社會 (D) 儒家的小康之治.
- 下列有關現代詩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有:(A)現代詩形式自由,語言多元,不用押韻,用詞講究典雅(B)胡適《嘗試集》是我國第一本新詩詩集(C)散文詩即是將散文分行,語法、結構像散文,思路、意境卻是詩(
內容推薦
- 由網際網路、傳統電信網等資訊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作互聯互通的網路,我們稱作:(A) EOI:Everything On Internet (B) EFI:Everything
- ( )佛教創立後即能在印度迅速發展的原因是? (A)受到主政者的支持 (B)主張眾生平等 (C)是阿利安人原有的信仰(D)主張道德行為修持,實行容易(E)不以梵文論道而以方言開導眾人
- 從古至今,對某一族群或某種特質的人,常用慣用之名稱來稱呼。以下稱呼的說明,正確的有幾個?(甲)曠夫:無父無母,窮困孤獨的人(乙)哀子:母親過世而父親尚在,兒子在居喪期的自稱(丙)征夫:遠行的旅人
- 下列「 」內的通同字,何者錯誤?(A)以賢勇「知」:同「智」(B)「喟」然而歎:通「愧」(C)在「埶」者去:同「勢」(D)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通「矣」。
- 下列短文最適當排序為:「黔敖左奉食,右執飲,(甲) 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乙)揚其目而視之(丙) 曰:嗟!來食!(丁) 從而謝焉(戊) 以至於斯也 終不食而死。」(A)丙→乙→丁→甲→戊 (B)
- 3 奉「ㄒㄧˊ」守禦:
- 下列文句中,成語運用有誤的選項是:(A)綜合大樓終於在眾人的翹首引領下落成,不僅外觀美輪美奐,內部裝潢更是氣勢非凡、美不勝收(B)考期將近,有些同學殫精竭慮,只為求得更好的成績;但有些人卻已力困
- 下列有關於〈戰士,乾杯〉的文意敘述,有誤的選項是:(A)杜熊講到曾祖父和祖父時,情緒興奮激動的原因在於他們是為部族而戰,讓杜熊引以為豪(B)從描寫杜熊淡然地敘述家人的遭遇中,更表現了他對家族的苦
-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占 6 分)
- 下圖為某搜尋引擎的查詢記錄,若點選這三個檢索詞,則所搜尋出的文獻資料,最可能的交集對象是: (A) 儒家:荀子 (B) 道家:老子 (C) 墨家:墨子 (D) 法家:韓非子
- 下列「 」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A)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嗚呼!此設君之道「固」如是乎(B)萬物作焉而不「辭」/「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C)「信」言不美/低眉「信」手續續彈(D)多
- 五、短篇作文(12 分)可不可以,把我們整個人生,或我們所選擇的每條道路,都看成是「我來,我見,我征服」的歷程呢?我來,是歡喜而滿懷希望地來。我見,是仔細認真地去發覺、去領略。而當我征服,我所要征服的
- ( )中古歐洲的歷史可說是一部基督教的發展史,試問教會在中古時期具有哪些貢獻? (A)日耳曼民族入侵西羅馬政治動盪不安,各地主教到處奔走,撫慰人心(B)教會具有司法審判、徵稅的權力,成為實際政治
- (23) 試問左圖係特別強調哪種醫療方法?(A)針灸(B)本草(C)推拿(D)氣功
- 在古詩或樂府詩中,常常運用「聯想」的手法藉而「觸景生情」。下列古典詩中,何者運用此法?(A)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B)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C
- 《老子》善於用具體形象表現抽象哲理,下列何者屬之?(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B)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C)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D)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 )對於佛教教義的四次結集,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因釋迦牟尼在世時沒有指定繼承人,因此在佛陀圓寂後幾個月,僧人們為了統一佛陀的教義與教法,在王估城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集會,稱作「第一次佛教結
- 下列對大同與小康一文的分析,何者正確? (A)選自禮記一書的禮運篇。文中藉由孔子回答弟子子游的問題,暢論大同與小康之治的分別 (B)大同之治的精神在於天下為家,所以不論政治、社會、經濟諸方面皆顯
- ( )西元800-1000年間,查理曼帝國曾遭受哪些外族入侵? (A)維京人 (B)阿拉伯人 (C)馬扎兒人 (D)維京人 (E)汪達爾人
- 下列選項「 」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故其文疎「蕩」,頗有奇氣/延「宕」了好些日子 (B)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寬「宥」罪行 (C)子「嗣」衰薄/宗廟「祠」堂 (D)「耽」誤青春/四
- 以下關於禮記一書,何者正確? (A)小戴禮記為戴德編訂,大戴禮記為戴聖編訂 (B)禮記 禮運大同與小康篇是孔子答子夏之問,暢述大同與小康之治 (C)小戴禮記為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為儒家禮治主義
- 〈戰士,乾杯!〉中杜熊的外祖父曾提到:「上一次坡長一歲。」這句話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與何者最接近?(A)鳥語蟲聲,總是傳心之訣;花英草色,無非見道之文(B)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C)繩鋸木
- 下列有關樂府與古詩的敘述,何者正確?(A)「樂府」本為官署名稱,後演變為詩歌體裁,備載於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古詩」 之名則始於魏晉南北朝,乃相對於「近體詩」而言(B)樂府以敘事為主,風格遒
- 以下關於大同與小康一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就是人盡其才,獻身社會 (B)「天下為家」是說天子視天下臣民如一家人 (C)「以考其信,著有過」其中「著有過」意謂以
- 〈大同與小康〉:「仲尼之嘆,蓋嘆魯也。」孔子「嘆魯」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B)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