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 下列何者非得聲請撤銷羈押之主體?
(A)被告之未婚妻
(B)檢察官
(C)辯護人
(D)被告之養子女
(A)被告之未婚妻
(B)檢察官
(C)辯護人
(D)被告之養子女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8889
統計:A(8),B(1),C(0),D(0),E(0)
內容推薦
- 日治時期,蔣渭水先生曾做一首歌曲:「我等都是亞細亞 黃色的人種 /介在漢族一血脈 日本的百姓/所以天降大使命 囑咱緊實行 / 發達文化振道德 造就此才能」 請問:這首歌最有可能跟下列哪一個組織有
- 34 下列關於羈押訊問之敘述,何者錯誤?(A)檢察官於羈押訊問時,應到場陳述聲請羈押理由及提出必要之證據(B)禁止被告及其辯護人獲知之卷證資料,不得作為羈押審查之依據(C)行羈押訊問前,被告、辯護人得
- 43 關於鑑定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鑑定留置之預定期間,法院得於審判中依職權或偵查中依檢察官之聲請裁定縮短或延長之。但延長之期間不得逾 2 月(B)關於鑑定留置,被告得依係裁定或處分之情形,
- 依游離輻射防護法之規定,輻射作業或場所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檢查不符規定,要求受檢者限期改善,其改善期間,除主管機關另有規定者外,為 X 日。此 X 為(A)30(B) 60 (C) 90 (D)
- 33 下列關於訊問被告,何者無須事先告知?(A)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 (B)得通知其家屬或被告指定之人(C)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D)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 42 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情形之必要,對於經逮捕到案之犯罪嫌疑人,不得為下列何者強制處分?(A)採取尿液 (B)採取血液 (C)採取指紋 (D)採取毛髮
- 32 被告犯罪嫌疑重大,得不經傳喚逕行拘提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有事實足認為有誣告證人之虞者 (B)無一定之住所者(C)逃亡者 (D)所犯為最輕本刑為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 下列關於回復原狀之敘述,何者錯誤?(A)應以書面向管轄該聲請之法院為之(B)應同時補行期間內應為之訴訟行為(C)於原因消滅後 5 日內,得聲請回復原狀(D)許用代理人之案件,代理人之過失,不視為
- 47 關於緩起訴處分的再議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告訴人得對緩起訴處分提起再議(B)再議聲請需經原檢察官向上提出(C)被告得對撤銷緩起訴處分再議之(D)聲請再議期間為處分生效後十日
- 30 下列有關律師接見權之敘述,何者錯誤?(A)辯護人接見偵查中受逮捕被告之權利,不得限制之(B)辯護人接見羈押被告之權利,不得限制之(C)檢察官對於辯護人與受拘提被告之接見,有急迫情形且具正當理由時
內容推薦
- 45 關於起訴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法院認起訴一部免訴,未經起訴之他部無罪,效力及於全部(B)檢察官就犯罪事實一部起訴者,法院認起訴一部無罪,未經起訴之他部有罪
- 36 下列何者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即應准許?(A)被告經營之公司無人主持,即將倒閉(B)被告為家中經濟支柱,須扶養同住之年邁父母及稚兒(C)被告假釋中更犯最重本刑為 2 年以下有期徒刑之罪者(D)被告
- 31 有關刑事訴訟法第 154 條第 1 項「無罪推定」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有罪事證應由法官負舉證責任 (B)有罪事證應由檢察官負舉證責任(C)無罪事證應由被告負舉證責任 (D)自白證據應
- 40 法院依通常審判程序開庭行準備程序時,發現被告具有原住民身分,但被告於法院審判期日時就起訴之事實自白,法院認為本案除有被告自白外尚有其他補強證據,在罪證明確下,即對被告判處有罪。試問: 該法院審理
- 西元1905--1945年,全臺總人口數從303萬人,增加到約660萬人,人口增加率為154%。請問:這段時間以來,臺灣人口數成長的最主要因素為何? (A)打仗需要人力,政府鼓勵臺灣人生育,增產
- 46 關於無罪、免訴或不受理判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曾經判決確定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B)時效已完成者,應諭知免訴之判決(C)被告死亡者,應諭知免訴之判決 (D)被告行為不罰者,應諭知免訴
- 37 關於搜索及扣押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扣押物於案件終結前,不得以法院之裁定或檢察官命令發還之(B)搜索票於審判中由法官簽名,於偵查中由檢察官簽名(C)司法警察實施搜索或扣押時,發見另案應
- 佩佩想要編纂一部《日治時期臺灣人物事典》的書籍,如果她要介紹林獻堂的生平,應該如何形容比較適合? (A)領導政治運動,追求地方自治(B)推動教育改革,帶起海外留學風潮(C)創建合法政黨,爭取人民
- 47 關於第一審行通常審判程序之準備及審判程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準備程序時,得訊問被告對檢察官起訴事實是否為認罪之答辯(B)行準備程序時,得訊問預料不能於審判期日到場之證人(C)被告經合法
- 38 關於刑事案件文書送達及法定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送達判決書於在監獄或看守所之被告,應囑託該監所長官為之(B)依刑事訴訟法第 62 條規定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138 條寄存送達之方式送達判
- 下列有關日治時代的教育政策,何者正確?(A)初等教育展現「差別待遇、隔離學習」的教育特色(B)中等教育偏重職業學校,導致在臺日本人需回國念中學(C)為配合內地延長主義,同化臺灣人,推動六年義務教
- 48 關於刑事案件第二審上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被告之輔佐人得為被告之利益獨立上訴(B)被告之辯護人為被告之利益而上訴,其上訴期間 10 日係自送達判決於該辯護人後起算(C)自訴人撤回其所提起
- 39 「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不得作為判斷之依據」,係指論罪證據須合乎:(A)經驗及論理法則 (B)嚴格證明法則 (C)自由證明程序 (D)罪疑唯輕原則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擴大了總統職權,且讓其擁有緊急處分權的依據。戡亂,是平定亂事的意思。請問:當時為什麼要動員全國人民平定亂事呢? (A)日本再次挑起戰火,攻擊中國及臺澎(B)戰後全國各地,
- 49 被告犯傷害罪,經第一審判決無罪,第二審撤銷改判有罪,下列何者不得提起第三審之上訴?(A)檢察官 (B)自訴人(C)與被告意思相反之配偶 (D)原審之辯護人
- 40 關於有罪判決書理由內應記載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對於被告有利之證據不採納者,其理由 (B)未依被告之請求宣告緩刑者,其理由(C)依刑法第 59 條規定酌量減輕其刑者,其理由 (D)依
- 35 刑事案件第一審通常審理程序,包括以下各項階段①被告之權利告知 ②被告人別訊問 ③被告自白證據調查 ④被告言詞辯論。試問若依階段程序先後排列,以下順序說明何者正確?(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 44 刑事訴訟法第 93 條第 2 項規定,偵查中經檢察官訊問被告後,認為有羈押必要者,應自拘提或逮捕被告之時起 24 小時內,敘明羈押之理由。試問:該管檢察官應如何踐行聲請羈押被告之程序?(A)向該
- 睿睿看到一份資料上顯示:「這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規定年滿25歲男性,且一年繳稅5元以上,才有投票資格。雖然當時全臺只有28000人符合,但是總投票率超過九成。」請問:睿睿看到的資料,時間背
- 50 關於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之案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被告被訴犯刑法第 339 條之詐欺取財罪,第一審及第二審均為同此罪名有罪之判決,被告及檢察官均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B)被告被訴犯刑法第
- 41 關於刑事案件證人之拒絕證言及具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證人未滿 20 歲者,不得令其具結(B)證人現為被告之配偶而不拒絕證言者,不得令其具結(C)證人係被告之父之弟之子得拒絕證言(D)證人
- 27 刑事訴訟程序「期間」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聲請再議應於接受不起訴或緩起訴處分書後 7 日內為之(B)聲請交付審判應於接受處分書後 7 日內為之(C)通常程序第一次審判期日傳票之送達原則
- 教育部所推動的十二年國民教育新課程綱要,於何年正式實施?(A)106年 (B)107年 (C)108年 (D)109年
- 28 警察偵辦槍擊殺人案件,獲得情資掌握人犯所在,並預定午夜時分趁其睡夢中進行圍捕。有關警察適用刑事訴訟法第 88 條之 1 緊急拘捕條文中「情況急迫」要件之敘述何者正確?(A)不及報請拘票核發 (B
- 47 刑事訴訟法有關扣押的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扣押應制作筆錄,並於筆錄內詳記扣押物之名目或制作目錄附後(B)扣押之客體包括可為證據或得為沒收之物(C)檢察官依法執行搜索,發現本案應扣押之物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