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屬於認知學派和行為學派的折衷派,提出學習階層、學習條件論等理論的是哪一位學者?
(A) R. M. Gagné
(B) J. P. Guilford
(C) A. Maslow
(D) L. S. Vygotsky
(A) R. M. Gagné
(B) J. P. Guilford
(C) A. Maslow
(D) L. S. Vygotsky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0758
統計:A(10979),B(449),C(406),D(26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驗主義」、遺忘的原因、柯勒
內容推薦
- 各類諮商模式的發展,最早提出整套而可行的步驟與方法之學者是:(A)羅吉思(C. Rogers) (B)彼德森(G. W. Peterson)(C)威廉森(E. G. Williamson) (
- 富蘭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對下面那個領域的發展甚有貢獻?(A)推動心理健康的運動 (B)是心理分析學派之父(C)是第一個推展兒童臨床輔導者 (D)建立職業輔導
- 校內輔導單位有鑑於學生們網路上癮的現象越來越多,因此在學期初規劃了一個小團體,招募自覺有網路成癮症狀並想要改變的學生參加。此類團體屬於以下何種性質?(A)團體輔導 (B)團體活動 (C)團體諮
- 民國九十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由教育部提出、立法院一讀通過,而造成我輔導發展史上的「搶救與重建學校輔導體系」運動之肇端法案為:(A)「輔導工作六年計畫」 (B)「青少年輔導計畫」(C)「國民教育法第十
- 在課程評鑑中,主要以實驗的方法,探討實驗處理(指課程設計)的效果,這種評鑑稱之為:(A)依據目標評鑑 (B)交流評鑑 (C)替代評鑑 (D)教學研究的評鑑
- 我國理學盛行於何代?(A)唐 (B)宋(C)明(D)清
- 亞斯柏格症(Asperger's Syndrome)兒童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兒童雷。以下哪一項敘述是兩者的主要不同點?(A)亞斯柏格症兒童有很好的社交技能。 (B)亞斯柏格症兒童沒有過動
- 目前英國公立中等學校中,以下列那一種學校數最多?(A)現代中學 (B)文法中學 (C)綜合中學 (D)技術中學
- 某班數學段考平均分數為82 分,標準差為5 分,小荷的期末成績是77 分,請問有多少百分比的人比小荷的成績還要好?(A)87% (B)13% (C)87% (D)13%
- 在地化(location)的主要目的為何:(A)維持自我認同 (B)確保經濟利益 (C)加速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速度 (D)抗拒工業化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個學派主張「內在心理歷程應該被當成一個黑箱,因為研究異象、表徵、期待、意識等看不見的內在心理歷程,是不科學的」?(A)心理分析學派 (B)行為學派 (C)人本主義心理學 (D)認知學派
- 十九世紀的考古學者曾在某地發現一份希臘文寫成的碑文,碑文開頭如此寫著:「河的西岸是長眠之地,黑暗籠罩其上。那兒的人們睡在木乃伊裡,不能醒來探視他們的兄弟,沒有人可以向死亡脫離。…」請問我們應該如何去理
- 依據B. Bernstein 的理論,架構(framing)意指:(A)知識類型 (B)學生的家庭背景 (C)教師的價值觀 (D)師生關係
- 嚴老師針對最近聖嬰現象帶來氣候異常的災害,設計一個教學單元,教導學生探討氣候異常災害的成因、節能減碳的重要性,且鼓勵學生提出可行的策略行動,以改善現有問題。請問嚴老師採行的是下列哪一種課程設計取向?(
- 當輔導人員面對被轉介的學生個案時,常會遇到抗拒現象,若學生在個別輔導初期即傾向沈默、說話避重就輕,甚至有時出現挑釁的言詞,此時輔導者較佳處理方式為何?(A)面質其抗拒行為 (B)通知轉介的老師
- 團體諮商的倫理規範應該強調:(甲)篩選成員 (乙)保密性 (丙)承受過度壓力 (丁)自願參與(A)甲乙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丁 (D)乙丙丁
- 下面哪一項不是輔導與諮商老師必須具備的工作能力?(A)一般諮商能力 (B)管理與行政的能力(C)社會調查能力 (D)測驗與評量能力
- 下列那一個學習理論主張學習為個體隨其意志或情感對事物自由選擇而獲得知識的歷程?(A)人本主義學習論 (B)行為主義學習論 (C)精神分析學習論 (D)認知學習論
- 高老師想將性別平等議題加入所任教的語文領域中,根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建議,高老師宜採取何種原則將此議題加入?(A)外加原則 (B)順序原則 (C)融入原則 (D)彈性原則
- 陳老師為某國中資源班教師,為讓學校中的自閉症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因此針對「資源班的學習環境事先加以規劃,且依據目標導向設計教學,由他決定自閉症學生所需的學習內容,並製定學習細目表,使學生依據此一設
- 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Ⅳ)之鑑定標準,自閉症應於幾歲之前即會顯現相關症狀?(A)三歲 (B)四歲 (C)五歲 (D)六歲
- 我國女子教育始於何年?(A)光緒二十八年 (B)光緒三十三年 (C)民國元年 (D)民國十一年
- 下列何者不是質性研究蒐集資料時常採用的技術?(A)參與觀察 (B)訪談 (C)文件分析 (D)問卷調查
- 特別強調個體之動機、興趣、自主及活動在教育上與生活上的實質意義,始自哪一種教育思潮的衝擊?(A)進步主義 (B)自由主義 (C)實利主義 (D)功利主義
- 輔導者應避免強制當事人接受輔導者的個人價值觀,其主要理由是此舉會侵犯當事人的何種權利?(A)隱私權 (B)公平待遇權 (C)自主權 (D)受益權
- 以下哪一個用詞與「無條件的尊重」相類似:(A)接納 (B)關心 (C)愛心 (D)容忍
- 學校決定在多處的校園死角加設直接簡撥通告電話,以利學生在遭受騷擾時的解圍之用,這種措施是屬於:(A)緊急預防 (B)初級預防 (C)次級預防 (D)三級預防
- 在知識的檢證上,強調真理是對客觀事實的反映,這種真理判斷的標準稱之為:(A)符應論 (B)貫通論 (C)實用論 (D)批判論
- 一旦學會騎變速機車,開手排汽車或是使用電腦,很快就能將這些技能運用到其他的機車、汽車或是電腦。這是下列哪一種學習遷移的表現?(A)高徑遷移(high road transfer) (B)低徑遷移(lo
- 認為『教育的目的在發展人類本性,兒童受教育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特別是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張兒童應養成自覺的品性、自由的人格,以及依照道德律而立身處世的習慣』的思想家是:(A)赫爾巴特(J. H
- 「引進外籍英語師資」政策的基本法源適用:(A)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B)教師法 (C)師資培育法 (D)就業服務法
- 馬斯洛(Maslow)的人類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的需求依次為(A)自我實現,尊重,愛與隸屬,安全,生理(B)尊重,生理,愛與隸屬,自我實現,安全(C)生理,愛與隸屬,尊重,安全,自我實現(D)生理,
- 民國八十五年,中央政府那一部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觀點,將鄉土教育視為社會改革?(A)教育部 (B)文建會 (C)行政院教改會 (D)中央研究院
- 率先將人類心理與行為的探索活動,操作在實驗室內的科學家是哪位?(A)華森(J. B. Watson) (B)馮德(W. Wundt)(C)巴夫勒夫(I. Pavlov) (D)斯肯納(B. F.
- 以全體學生為對象,重點在促進學生健全心理的發展,計畫採取多元輔導方法協助學生建立自我瞭解、學習方法或生涯任務發展之工作計畫,屬於下列何種輔導工作模式?(A)改善教育環境計畫 (B)早期鑑定與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