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資料(一):四譯館是禮部的附屬機構,掌接待諸藩朝貢使,主管有郎中、大使。資料(二):清咸豐八年的中英法〈天津條約〉中規定「各國可派公使進駐北京」。資料(三):清光緒二十七年的〈辛丑條約〉中,有一項條款:「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請問從資料(一)、資料(二)到資料(三)的演變,透露了怎樣的訊息? 
(A)清廷結交外人,想借師助剿民變 
(B)清廷天朝觀念轉趨淡薄,主動學習西方制度 
(C)列強加緊侵華,清廷被迫接受西方國際對等的觀念 
(D)中國京畿門戶大開,政府形同傀儡。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