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年輕人:可是萬一我們直接遭受人格上的攻擊,那該怎麼辦呢?只能不斷忍耐嗎?哲學家:不,「忍耐」這個想法證明你其實已經被捲入了鬥爭之中。當對方開始挑釁,而你也覺察到那是鬥爭的時候,就要盡快從中脫身,不要回應別人的行動。我們能做的就只有這樣。年輕人:你說不要理會對方的挑釁?哪有那麼容易做到啊?您倒說說看,到底該怎麼控制憤怒?哲學家:所謂控制憤怒,指的就是「忍耐」吧 ?不是這樣的,可以學學不用憤怒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憤怒不過就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手段,只是工具而已。首先,你要明白,憤怒不過是一種溝通的方式,事實上,不利用憤怒來溝通是有可能的,我們不必發洩怒氣,也可以進行意見交流,甚至讓對方接受我們,如果能從經驗中漸漸了解這一點,憤怒的情緒自然而然的也就不會出現。年輕人:可是,如果對方明顯是因為誤解而故意找碴,甚至用侮辱人的言詞攻擊,難道這樣也不能生氣嗎?哲學家:你似乎還不太懂,不是不能生氣,而是「不必依賴憤怒這種工具」。容易生氣的人並不是急性子,而是他不知道除了憤怒外,還有其他有用的溝通工具。也因為這樣,才會動不動竟冒出「真讓人火大」這種話,完全靠憤怒來和人溝通。年輕人:憤怒之外有用的溝通?哲學家:我們有語言,可以用語言的力量和有條理的語言。(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
5.( )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當對方挑釁我們的時候,我們所應該根據對方無理的言詞加以反駁
(B)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憤怒也是其中之一
(C)靠著每次累積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學習不要以憤怒作為溝通的方式
(C)有用的溝通靠的是有條理的言詞使對方了解我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