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21.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陽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陽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陽运行的轨道
-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图2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陽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
- 20.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元,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 ) (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c正向上运动 (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B)桑怿两次举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报名。(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桑怿仗义助人的一组是①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②探其箧,不使之知觉。③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④用赂得官,非我欲,况贫无银!⑤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着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 不動產所有人,因擔保數債權,就同一不動產,設定數抵押權者,其次序應如何定之?(A)依登記之先後 (B)依債權額之大小 (C)依債權成立之先後 (D)依約定之先後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B)因召里中少年,戒曰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C)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
內容推薦
- 10.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陽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 此刻,太陽直射 (A)世界着名渔场 (B)世界着名
- 16.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
-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10.图5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5,完成10~11题。 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7.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 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
- 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
-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 1 辛棄疾曾有詩句「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用以描繪人與自然之間物我合一的境界。下列那一選項所描繪的境界與辛詩相同?(A)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 (B)相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C)我從此去釣
- 11.图辐范围内(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片枯黄
- 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
- 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
- 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
- 3.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3~4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
- 图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 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份 (D)执行国民政府
-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
- 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着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
- 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 11.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 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 5.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5~7题。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 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 *Salt and sugar act differently in our bodies, but when it comes to causing thirst, their effects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