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1 辛棄疾曾有詩句「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用以描繪人與自然之間物我合一的境界。下列那一選項所描繪的境界與辛詩相同?(A)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 (B)相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C)我從此去釣
- 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 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
- 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效法古人,抗战
- 17.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 10.图5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5,完成10~11题。 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16.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结局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A)日败俄胜 (B)日俄俱败 (C)日胜俄败 (D)
- 10.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陽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0-11题。 此刻,太陽直射 (A)世界着名渔场 (B)世界着名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郵局:指中華郵政公司為辦理各項業務,設於各地之營業處所 (B)郵件:指客戶以信函、明信片、特製郵簡、新聞紙、雜誌、印刷物、盲人文件、小包、包裹或以電子處理或其他方式,
內容推薦
- 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
- 3.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2,回答3~4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
- 图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民族构成情况 (B)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
- 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份 (D)执行国民政府
- 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史实有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参加了19
- 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着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
- 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 11.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 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B)实行土地公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D)保留富农土地
- 197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反映出(A)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愿望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政策(C)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 5.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3,回答5~7题。 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B)20% (C)30% (D)40%
- 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 *Salt and sugar act differently in our bodies, but when it comes to causing thirst, their effects ar
- 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 21.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之处是(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 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
- 6.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初期 (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 (D)90年代后期
- 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
- 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
- 2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
- 2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
- 7.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14.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 23.图6照片摄于1945年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宣布决不与法西斯国家单独媾和 (B)决定苏联参加对战后歐洲的安排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确定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 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