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林教師進行統計圖教學時,以校內圖書館借書種類的男女生人數統計圖(如下)進行報讀。 依據此統計圖報讀時,有四位學童的錯誤說法如下:
甲、借小說類書籍的男女生人數相差 1 人
乙、女生借漫畫類書籍的人數最多,是 18 人
丙、借故事類書籍的男女生一樣多,都是 4 人
丁、借語文類書籍的總人數比其他類的總人數多 3 人
問哪些學童的錯誤原因是相同的?
(A) 只有甲、丁
(B) 只有乙、丙
(C) 只有甲、丙、丁
(D) 甲、乙、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1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陳老師進行「面積大小比較」的教學活動,預定的學習目標為「學生透過間接比較,比出兩物面積的大小」,以下的四個布題中,哪些是一定得透過間接比較才能比出面積大小,是陳老師可以用來達成學習目標的適切教學
- 江老師進行國小「重量」的啟蒙教學,她準備了兩袋豆子,先讓學童用左右手同時掂掂看,再判斷孰輕孰重。下列哪兩袋豆子最適合江老師用來進行此教學活動?(A) 1 袋紅豆(20 公克)、1 袋綠豆(18
- 江老師進行小數除法的教學,想依據「27 ÷ 9 = . ,答:3」進行教學布題,他構思了下列三個數學問題: 甲、長方形的面積為 27 平方公尺,長為 9 公尺,問寬是幾公尺
- 當學童尚未學過兩整數相除的結果是小數,下列有四組關於分數的大小比較問題,問何者最需要使用通分策略來比較大小?(A) (B) (C) (D)
- 王老師布題:「每枝筆的售價是 5 元,買 3 枝要花多少元?」;教師行間巡視時發現班上的學童在解決此問題時,出現下列四種策略: 甲、直接用 5 × = 15 求得答案 乙、說出 5 + 5 是
- 教師已經讓學童瞭解「從橫式紀錄轉成 51 − 14 = ( )」之後,再請學童利用減法直式算則算出答案,發現某些學童的作法是: 教師想診斷迷思,設計了一些減法算式如下:甲、50 &
- 陳教師要進行「無條件進入法」取概數的教學,下列哪一個題目最適合用來布題?(A) 演唱會有 8169 個觀眾,每區可以坐 1000 人,當天可以坐滿幾區?(B) 演唱會賣掉 8169 張簽名照,以
- 老師布題:「小明原有一些錢,買了 240 元的蛋糕後,還剩 300 元。小明原有幾元?」;教師問: 「 □ − 240 =「如果小明原有 □ 元,這題應該要怎麼列式?」某學童回答:00」教師接著
- 王教師是一年級的老師,進行「認識 10 以內的數及其大小」學習內容的教學時,設計了三種規劃如下: 甲、6 比 4 大 乙、6 本書比 4 顆本書多 丙、點數 10 個花片 根據這些學習內容,
- 設某班普通數學成績的盒狀圖如下。下列哪個敘述正確? (A)班上一定有人考 72 分 (B)平均數為 55 分(C)四分位差為 35 分 (D)四分位差為 37 分
內容推薦
- 周老師在進行「時間的計算」單元的教學後,設計一些題目進行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下面哪一個題目較不適合當作此學習評量的問題?(A)爸爸開車從甲地到乙地,兩地距離 120 公里,開車速度為 60 公里
- 進行幾何教材的教學時,經常會使用學具協助學生學習。以下是使用釘板與扣條進行教學活動的問題。下列哪一個教學活動最不適合使用釘板?(A) 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為 180° (B) 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和
- 在國小階段,下列哪些學習內容適合利用「扣條」進行教學?甲、利用邊長命名各種三角形乙、瞭解三角形的內角和是 180°丙、瞭解三角形任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A) 只有甲 (B) 只有甲、丙(C) 只有
- 俄國利用中國忙於英法聯軍之際,逼迫中國簽訂《璦琿條約》 ,割讓哪一片土地?(A)香港 (B)九龍司 (C)黑龍江 以北 (D)烏蘇里江以東。
- 雍正年間,清朝原本下令嚴禁西方宗教在中國傳播。但是自從哪一條約簽訂後,西方宗教人士又可以在中國內 地遊歷與傳教?(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 《北京條約》 (D)《璦琿條約》。
- 下列哪一機構後來成為自強運動的決策中樞?(A)同文館 (B)輪船招商局 (C)京師大學堂 (D)總理衙門。
- 因為中國的那個藩屬國發生內亂,最後導致中日兩國全面開戰的甲午戰爭?(A)琉球 (B)越南 (C)緬甸 (D)朝 鮮。
- 下列何者為清朝末年所推動的第一個改革運動?(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戊戌政變 (D)百日維新。
- 法國以哪一事件為藉口,與英國共組聯軍對中國宣戰?(A)亞羅船事件 (B)廣西教案 (C)朝鮮發生內亂 (D)琉球 漁民被殺。
- 甲午戰爭後,列強透過租借港灣與劃分勢力範圍等方式持續對中國進行侵略,而在劃分勢力範圍的過程中,德 國的勢力範圍為下列何者?(A)福建 (B)長城以北 (C)山 東 (D)長江流域。
- 面對中國各式各樣的通商限制,英國曾在乾隆皇帝在位時利用何種方式試圖解決通商問題?(A)派遣大使阿美 士德入華請求改善通商限制 (B)利用戰爭強迫中國開港 通商 (C)向總理各國事物衙門遞交請求國
- 北京大學的前身為清朝末年所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而該校的創立源自於下列哪一史事?(A)鴉片戰爭 (B) 自強運動 (C)戊戌變法 (D)太平天國之亂。
- 下列哪一史事證實自強運動只注重器物層面的改革不足以自強,還必須在政治、教育等制度層面徹底革新, 中國方能脫胎換骨?(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戊戌 政變 (D)中法戰爭。
- 太平天國軍隊於咸豐元年定國號為「太平天國」後接著攻入何地後,定為首都,改名為天京?(A)廣州 (B)上海 (C)南京 (D)北京。
- 清朝哪位皇帝採納康有為等人的建議,下詔變法革新,史稱「戊戌變法」?(A)嘉慶皇帝 (B)道光皇帝 (C)光緒 皇帝 (D)乾隆皇帝。
- 戊戌變法因為下列哪一史事而以失敗告終?(A)甲午戰爭 (B)戊戌政變 (C)英法聯軍 (D)瓜分風潮。
- 在一場亂事中,曾國藩在湖南以維護傳統文化為號召,成立第一批「兵為將有」的軍隊,採取高壓鐵腕政策, 鼓勵鄉紳捕殺反抗之民,並成立審案局,短短四個月, 「就地正法」者一百零四人, 「立斃杖下」者二人
- 某電視劇劇本的內容: 大臣:「鴉片流毒於天下,法當從嚴。若猶等閒視之, 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 皇帝:「朕授你為欽差大臣,即刻到廣州查辦。」 若依據該劇本判斷,
- 下表是一件發生在中國境內某一案件的審判概況: 根據內容判斷,該審判出現的原因與當時中國與外國簽 訂的那項條約內容息息相關?(A)協定關稅 (B)領事裁 判權 (C)租借港灣 (D)片面最惠國待
- 下列資料是某次某國外交聲明的概要:「我國政府希望各國在中國的商業和航運能享受平等 待遇,我國人民的利益,也不得因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 範圍而受到損害,因此我們反對列強在大清帝國領土內獨佔權利,或對
- 關於「太平天國之亂」與「黃巢之亂」的比較,下列何者為兩者之間共同點?(A)首都均曾經淪陷 (B)透過 宗教力量號召群眾反抗政府 (C)亂事結束後,中國呈 現內重外輕的政治格局 (D)中國東南經
- 右圖是清朝時期中英兩國貿 易物品轉變的 示意圖,依照史實判斷,途中的「甲」應該為下列何者? (A)絲綢、瓷器、茶葉 (B)蔗糖、稻米 (C)樟腦、茶葉 (D) 香料、藥材。
- 某年的 4 月 23 日,多國政府聯合向日本政府發出通知,通知內容如下:今日貴國割占遼東,既有危害清帝國之京畿之虞,也讓朝鮮國之獨立有名無實,有礙維持遠東之和平,故今勸諭貴國確認放棄占領遼東半島
- 「20 世紀初,清朝與某國簽訂『中越交界禁止革命黨章程』,要求該國官員協助查辦中國與越南邊境的革命分 子,若有人在越南境內傳播對清廷不利的言論,則依照 該國的法律就地嚴處。」請問:文中的「某國」
- 下表為中國某一時期在城市中流傳的歌謠小冊子中所記載的某首曲子。 開闢真神惟上帝,無分貴賤拜宜虔。 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傳。 天下多男人,儘是兄弟之輩, 天下多女子,儘是姊妹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