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1. 質性研究早期思想家代表人物為
(A)涂爾幹(Durkheim)
(B)康德(Kant)
(C)洛克(Locke)
(D)孔德(Comte)。
(A)涂爾幹(Durkheim)
(B)康德(Kant)
(C)洛克(Locke)
(D)孔德(Comte)。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47359
統計:A(574),B(1296),C(158),D(869),E(0)
內容推薦
- 翁老師在社會課採用「充實事實知識、引導列舉、歸類、分類或標識」的教學模式,下列何者最能反映此模式的主要作用?(A)系統化教學 (B)統合彙整 (C)類化應用 (D)概念發展。
- 設 a、b 為正整數,且11<a<b,若 ( a , b ) =11,[a , b]= 231,則 b =?(A) 33 (B) 77 (C) 121 (D) 231。
- 于老師在歷史課應用「瀏覽、質疑、閱讀、記誦、複習」(SQ3R) 策略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是下列哪一個理論的應用? (A)訊息處理理論 (B)意義學習理論 (C)學習條件理論 (D)發現學習
-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各項認知活動的內在心理歷程最重要的是 (A)獲得知識 (B)認識策略 (C)概括原則 (D)推理與問題解決的歷程。
- 下列何者是 PISA 國際性學生學習評量的測驗領域? (A)語文、數學、科學 (B)閱讀、科學、藝術 (C)語文、數學、社會 (D)閱讀、數學、科學。
-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受到的主要批評為下列何者? (A)發展階段的年齡分段有爭議 (B)低估兒童期的認知思維能力 (C)低估青少年期的形式運思能力 (D)難以解釋認知結構中量的改變。
- 尹老師想在英語課嘗試合作學習,下列何者是最不適合的做法? (A)將班上學生異質分組 (B)讓每組能力好的指導能力較差的 (C)強調個人成就,也注重團體績效 (D)以分組指導代替全班授課。
- Piaget 的發展階段論主張階段轉換有四個影響因素,他認為其中何者最重要? (A)成熟 (B)社會傳遞 (C)物理經驗 (D)平衡與自我調節。
- Bandura 所提出的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認為發展是哪三個力量交互影響的結果? (A)個體、行為及環境 (B)動機、行為及環境 (C)情緒、動機及自我
- 尤老師在教學時,強調知識的概念結構,並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逐漸加深加廣複雜概念。這屬於下列何項課程? (A)潛在課程 (B)經驗課程 (C)螺旋課程 (D)深化課程。
內容推薦
- 91 年度起實施的「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未規範 (A)私立學校經費補助 (B)弱勢團體學生的照顧 (C)教科文經費的比例(D)教育經費的查核評鑑。
- 下列何者是質性研究的相關概念? (A)經驗分析 (B)外部觀點 (C)主觀敘事 (D)社會事實。
- 教師針對問題發問的技巧,下列哪一個做法較不適宜? (A)講解重點後再行發問 (B)兼顧不同類型的問題 (C)先點名學生再說出問題 (D)注意教師問題的語言是否清晰。
- 問題本位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PBL)是目前廣被使用的一種學習方式,下列哪一個描述比較不符合 PBL 的做法? (A)結合多元評量,如:口頭報告、製作海報
- 若測驗分數具有一致性與穩定性,可反映測量工具與程序具有 (A)向度 (B)鑑別度 (C)效度 (D)信度。
- 依據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容,為增進各教育階段之連貫與各領域/科目之間的統整,主張以何概念作為發展課程之主軸? (A)基本能力 (B)核心素養 (C)德智體群美 (D)學生
- 泰勒(R. W. Tyler)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提出四個問題,作為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四個問題是:(甲)學校提供的教育經驗要如何有效的組織?(乙)學校要提供的教育目的或目標為何
- 以課程綱要、課程目標、教科書等形式出現的是 (A)理想的課程 (B)正式的課程 (C)運作的課程 (D)經驗的課程。
- 「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堯、舜引以為病的是:(A)大同天下 (B)濟弱扶傾 (C)禮樂教化 (D)博施濟眾。
- 樣本平均數的平均值接近母群平均數的現象是 (A)中央極限定理 (B)迴歸效應 (C)大數法則 (D)最小邊際複製性。
- 有酒水混和液若干公斤,其中酒佔 75%,若加入 20 公斤的水後,則酒佔 60%,問酒原有多少公斤?(A) 80 公斤 (B) 60 公斤 (C) 40 公斤 (D) 20 公斤。
- 家長的類型會影響教師的班級經營,小倫的爸爸會感覺王老師對於小倫的評論,好像是在說他自己,試問小倫爸爸比較符合下列哪一類型的家長? (A)自我涉入型家長 (B)抵抗型家長 (C)懷有敵意型家長
- 1960 年代以批判科學化課程理論而興起的典範是 (A)建構主義 (B)情境理論 (C)多元文化主義 (D)再概念化學派。
- 依據當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補救教學作業要點」,補救教學有三項主要原則,試問下列哪一項為非?(A)弱勢優先 (B)積極正向 (C)公平正義 (D)個別輔導。
- 教育法學的觀點認為學校與學生的關係是 (A)一般權力關係 (B)公權力關係 (C)特別權力關係 (D)相對權力關係。
- 有一個數學家墓碑刻著:「他青年期是享年的1 /6,又經過了享年的1 /12後才開始蓄鬚,蓄鬚後再經過其享年的1/ 7他結婚了,結婚後五年生一子,其子的享年為父享年的一半,而他於其子死後四年去世。」
-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A)據說太空的味道聞起來像煎牛排、熱鐵、電焊。美國太空總署最近請一家香精公司的化學家幫忙覆製太空的味道,讓太空人登上太空之前就可以熟悉這種味道。(B)今年經濟景
- 科學化理論課程典範主要招致的批評是忽視 (A)課程目標 (B)學生的自主性 (C)教材的多元選擇 (D)教材與生活經驗的結合。
- 下列文句,哪一組「 」中的字義不相同?(A)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舍」瑟而作 (B)賢賢「易」色/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C)今「女」畫/「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D)非不「說」子之
- 評鑑學校的教育成果是否實現的研究議題是 (A)教育績效責任 (B)全方位品質管理 (C)學校本位管理 (D)外部評鑑。
- 老王賣西瓜,若 40 個西瓜裝一箱,會剰 42 個西瓜沒有箱子可以裝;若 42 個西瓜裝一箱,恰好空出兩個箱子。問老王共有西瓜多少個? (A) 2520 個 (B) 2526 個 (C) 2542
- 由於漢字多是「合成字體」,因而可以透過拆開、拼組的方式創作有趣或別有寓意的歌謠。如《水滸傳》中載有的一段歌謠:「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縱橫三十六,播亂在山東。」就是影射此「亂者」是(A)林沖
- 一正整數用 8 去除餘 6,用 11 去除餘 9,用 15 去除餘 13,問這個正整數至少是多少?(A) 1318 (B) 1320 (C) 1322 (D) 1324。
- 以下為兩首韻文,請綜合二者判讀,選出正確的敘述: 甲、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 乙、雲埋
- 「將教育行政權下放到學校」是下列何者的精神與實踐 (A)學校本位管理 (B)全方位品質管理 (C)學校知識管理 (D)地方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