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空間中三點
, 試問:
(1)
在
的正射影為 ① 。

(1)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3585
統計:A(1),B(41),C(9),D(1),E(0)
內容推薦
-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的「與」字與下列何者用法相同? (A)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 (B)晏平仲善與人交 (C)可與言而不與之言 (D)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 「歐陽子認為:□□□才氣縱橫,不甘受拘;他嘗試過各種不同樣式的小說,處理過各種不同類式的題材。而難得的是,他不僅嘗試寫,而且寫出來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講述故事的方式很多。他的小說情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李斯文章善用排比、對偶、鋪陳,氣勢奔放,為駢文之初祖,漢賦之先聲 (B)「駢文」和「賦」都需押韻 (C)漢朝分上書為「章、奏、表、議」,「章」以謝恩,「奏」以執異,「表
- 【題組】(2)受資料一與資料二之影響,在後代產生何種思想? (2分)
- 【題組】(2)資料二中□□與○○各是何時? (各1分,順序不可顛倒)
- 「1916 年,臺灣總督府設立臨時法庭,以《匪徒刑罰令》來審判抗日分子,被告 1,900 多名,被處死的有 866 人,有期徒刑 453 人。此案情傳出震驚國際,連日本國內都感到驚訝,有人認為處
-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研究宋代大眾生活文化可以參考哪些作品? (A)陸羽 【茶經】(B)朱熹 【四書集注】(C)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D)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E)凌濛初【二拍】。
- 【題組】( )(10)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 下列有關各種文體寫作及應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祭文以表達哀悼之情為主,其體裁限用韻文 (B)序所以說明著作之旨趣與經過,原皆置於全書之始 (C)現在將序文置於書前者稱為「跋」,置於書後者稱為
- (四)明代萬曆末期和天啟年間,東林黨人在朝廷頗占優勢,其政治上聲勢浩大。請問:【題組】十七世紀初,東林書院是由哪兩位退居在野的士大夫重新翻修,並講學其中?
內容推薦
- 「我們統治臺灣時,先從這個島上舊制度、習慣作科學上的調查,順應民情施行政治……沒有了解這些而將日本內地的法制,突然引進臺灣加以實施,這就如同將比目魚的眼睛突然用鯛的眼睛替代一樣,是不了解真正的政
- 西元前 1000 年至西元前 600 年左右,中國、印度、希臘及猶太四大文明在哲學上有重大的發展,其影響至今不變。這些影響可分為:(甲)參悟生死問題;(乙)確認神人關係;(丙)探索人的理性;(丁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孫布被之譏:乃指譏其人自命清高,不屑於世俗 (B)饘粥以餬口:指生活困頓 (C)廳事前僅容旋馬:意謂處理公務刻不容緩 (D)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達人指的是賢能而通達
- 〈秋天〉詩中多處使用加了修飾語的長句,此乃將西洋句法融於現代詩的創作,下列何者不是採用西洋句法所寫成? (A)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B)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溪水因
- 下列文句,何者的沒有錯別字? (A)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氣。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鰍知其及禍;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 (B)天真浪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
- 【題組】某位大臣執政時,為控制思想,以書院影響視聽、「空談廢業」等罪名,下令禁毁天下書院?
- 根據學者的研究,日本本土民眾與警察的比例是 1,228:1,臺灣的比例則為 547:1。請問: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哪一特色? (A)日本警察在臺灣可謂無所不管,使臺灣真正成為一個
- 下列選項都是四個為一單位的並稱,敘述正確者 (A)元曲四大家:關漢卿、張可久、白樸、馬致遠 (B) 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嘉、晁補之、張耒 (C)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演
- 日本學者矢內原忠雄說:「甘蔗糖業的歷史,就是殖民的歷史。」臺灣民諺也說:「第一憨,種甘蔗給會社磅。」請回想日治時代臺灣糖業的發展,並思考其反應的時代意義何者正確?(A) 為達到「農業臺灣,工業日
- 在一項名為「時代光影──1895-1919年代臺灣老照片攝影展」的展覽中,展出者將照片分成許多主題。下列哪些主題最不可能出現在這個展覽中?(A)臺灣總督出席臺灣銀行的開幕典禮 (B)臺灣人在高雄
- 下列各組成語,何者意義相近?(A)四面楚歌/八方受敵/勢如破竹 (B)鳴金擊鼓/金城湯池/大張旗鼓(C)餐風飲露/風塵僕僕/櫛風沐雨 (D)日居月諸/兔走烏飛/東海揚塵
- (甲)太守自「謂」也/太守「謂」誰 (乙)日出而林「霏」開/霪雨「霏」霏 (丙)「負」者歌於塗/步行「負」弓矢從者百餘人 (丁)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將」蓬戶甕牖,無所
- 有位日本高級官員說:「為了讓本島人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又有必要在實質上體認皇道之精神,對事物的看法也必須與內地人相同。若語言、姓名、風俗、習慣等,也能與內地人無所差異,則是最理想的事。」上述談話最
- 資料一:某位道教人物在書中全力論證神仙的存在,宣傳人可以通過修煉成為神仙,並詳細介紹了種種修煉和煉丹的方法。資料二:道教的養生方法大致說來有導引和服食兩種,前者與今日的太極拳類似,後者則有外丹與內
- 下列各組詞語「」內的字,所指顏色相同或相近的選項是 (A)西風愁起「綠」波間/建「翠」鳳之旗 (B)阿「縞」之衣/青紅皂「白」 (C)「丹」楓白露/「緇」衣羔裘 (D)「黔」首黎民/「玄」端章甫
- 下列選項中前後的語詞,其義相同者為: (A)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經過三場苦戰,我隊「居然」贏了 (B)手掌裡盛住無限,一時間便是「永劫」/只要小心防範,便可避免「永劫」不復的災難 (C)
- 「四庫全書」以「經」、「史」、「子」、「集」作為圖書分類。下列文句請先判斷其原出處典籍,再判斷何者屬於「經」部典籍 (A)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B)一尺布,尚可縫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現存最早的詞總集是後蜀趙崇祚編的《花間集》,其中收錄了溫庭筠、李後主等名家之作 (B)<念奴嬌>是蘇東坡詞作的題目;「雨霖鈴」則是柳永名作 (C)詞中之聖:李煜;詞中之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和「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同屬抽換詞面的「錯綜」 (B)「馬作的盧飛快」和「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都是譬喻修辭 (C)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 在亞歷山大發動東征的時代,在西方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人有何作為? (A)時當王政時代,政權受制於伊特拉士坎人 (B)時當共和前期,羅馬人正和迦太基從事殊死戰 (C)時當共和前期,逐步占領拉丁平原,
- 甲:「追求快樂的慾望是導致善良的力量,每個人應該依自己的興趣和情緒來選擇生活。」乙:「人要節制慾望,追求理性;人不應該追求肉體和感官的快樂,而應不生慾念的追求心靈的愉悅。」甲、乙二種哲學看法,分
- 【題組】____________ 帕提亞-薩珊帝國統治範圍。
- 西元前 200 年前後,羅馬共和精神逐漸式微,原因有哪些?(甲)由於領土的擴張,逐漸形成職業軍人,政府不必再依靠平民效忠;(乙)派駐各行省的總督和行政官僚,貪汙腐化,兼併土地;(丙)從軍農民,荒
- 一個「訊息」是由一串 6 個數字排列組成,且每位數字都只能是 0 或 1,例如 100100 與 001011 就是兩個不同的訊息。兩個訊息的「距離」定義為此兩組數字串相對應位置中,數字不同的位置
- 在歷史的長河裡,物換星移,我們看盡了多少人事興衰,再烜赫的事功,最後也會在時間的衝激、洗練之下,褪色、淡化。古人對此頗多感觸,下述哪些文句是抒發這樣的情懷? (甲)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