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一位外國傳教士回憶傳教時的遭遇:當地久旱不雨,百姓認為是建洋教堂造成,許多人包圍教堂,意圖生事,官府派遣官兵保護教士,僵持不下。稍後,天降大雨,百姓才紛紛散去。這最可能發生在:
(A)1680年代北京
(B)1820年代廣州
(C)1840年代天津
(D)1880年代濟南
(A)1680年代北京
(B)1820年代廣州
(C)1840年代天津
(D)1880年代濟南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一位曾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人說:「從前皇帝自稱為天子,如果有人說皇帝是強盜,可以打倒,別人一定把他看作瘋子。孫中山就曾經是一個被人家看作是瘋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後,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擁護別人
- 1899年美國在英國的鼓吹下,向中國提出一項文件:「一國同意在其利益範圍或租借地內,不干涉任何通商口岸或其他國家的既得利益;一國在其勢力範圍內,不得在港口稅或鐵路運費等方面歧視他國國民。」請問此
- 【題組】哪個河段容易出現「地上河」的景觀?(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2) CaCO3=___14____。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二理化下第一次-107 年 - 2018高雄市市立大樹國中八年級107 下學期理化第一次段考(期中考)翰林#78782討論私人筆
- 梁啟超指出某時期的學風特色為「凡立一義必憑證據,無證據而以臆度者,在所必擯」、「隱匿證據或曲解證據,皆認為不德」。試問此為梁啟超對何種學術之批評?(A)宋代理學 (B)明末清初經世致用之學 (C)
- 【題組】哪個河段水土流失的情形最為嚴重?(A)甲 (B)乙 (C)丙 (D)丁
- 「一般人將知行分做兩件事,故以為意念是意念,行為是行為,心中雖有不善之念,只要尚未做成不善之行,便自我原諒,不知警惕。但他認為在不善之念一萌發時,便必須立即徹底將它消除,不使任何一念不善潛伏在心中
- 資料一:這個組織的成員多為破產農民、漁夫、船夫、走私鹽販與游手好閒之徒。在鴉片戰爭後,他們的武裝勢力日益成長。游擊戰法可謂他們的戰術特色。資料二:1853年太平軍北伐經過皖、豫,其徒眾紛紛響應。1
- 除了《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的規定之外,尚有其他法律可以規範候選人的競選活動,以防止失序或影響公眾正常生活。下列表格搭配何者正確?
- 某書寫道:清同治初年,慈禧太后同意曾國藩派遣留學生、建造輪船、製造西式武器,但同時警告不可仿效日本的維新路線,而冒犯祖宗家法。多年後,她閱讀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對其中所提出的變法思想有良好印象
內容推薦
- 24 – 26 為題組中國東北地區於 1950 年代設置國營農場,進行農業開墾,成為重要的糧食供應地之一,有「北大倉」的美名。但隨著時間發展,東北地區的農業卻逐漸出現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收入增加緩慢等
- 阿翰是位男子。他即將進行結紮手術,手術前內心十分忐忑。請問下列有關結紮手術的敘述,何者錯誤? (A)術後無法分泌雄性激素 (B)結紮手術的部位為輸精管 (C)精子無法排出 (D)可達到避孕的效果
- 宋元以來新宗族的凝聚力奠基在底下幾個要素︰ (甲)可以聯合族屬,發揚慎終追遠之義; (乙)使每個人知道族群的來龍去脈和他的人際關係與地位; (丙)贍濟同宗,可以彌補族內貧富的差距; (丁)調理宗
- 【題組】「新東北現象」形成的原因包括哪些?(甲)經濟改革開放;(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丙)人民飲食習慣改變;(丁)經營方式過於粗放:(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某時代士人指出:「傳統有所謂儒釋道三教影響人心,但當代則多出『小說』一教,因為坊間小說演義之類的書籍,大量刻印刊行,不只婦女、農、工、商,即使士人都會閱讀,且深受其影響。」因而主張對小說「焚而棄
- 有位八十歲的老人追述自己十多歲時在山東家鄉見到的情形:「大刀會曾在火神廟唱戲,蓋了許多神柵,兩旁排的大刀,插的是紅纓槍,可真威武。神柵兩旁寫了一副對聯,口氣可真大,上面寫的是:『一口寶劍震乾坤,
- 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自強運動」時常被相提並論。請問兩者有哪些共同的特徵?(A)兩者所從事的諸項改革,均由中央政府統一規劃,並付諸實行 (B)兩者改革的重要目標,都是在追求富國強兵 (C)
- 清代晚期兩位臣子針對國防問題意見不一。甲臣主張先辦海防,認為「新疆不復,於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乙臣則不以為然,強調「重新疆之所以保蒙古,保蒙古之所以衛京師。」請問應該如
- 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如此描繪這座城市:「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裡瓦。其中太小勾欄五十餘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自丁先現、王團子、張七聖輩
- 宋明理學有程朱學派與陸王學派之分,乃因對為學次第的看法不同,前者主張「道問學」,後者主張「尊德性」。請問下列說法中,哪一項與其他三項的思想大異其趣? (A)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 (B)若其心正
- 學者認為某事後,中國的風氣由「盲目仇洋」的排外民族主義轉變成「盲目崇洋」,將早期對帝國的仇怨,轉移至清廷本身。再加上此事後的應變改革,導致儒家正統地位動搖,忠君的傳統倫理受到巨大衝擊,進而逐漸喪
- 電影「十月圍城」中,清軍閻孝國和革命黨陳少白有一段對話,恰巧代表晚清對「救中國」兩種不同立場。閻:「國家受盡欺辱,可是洋鬼子給了你們什麼?除了連年戰亂,百姓民不聊生之外,還有什麼?」陳:「天賦人
- 有一位學者評論清代某種軍隊:「這種軍隊均屬自募自練而成,上下一體,有如父兄與兄弟,但其流弊則是國家武力成為私人武力。其幹部多任封疆大吏,因為軍事的關係,不僅增加了軍權、財政權,有的且建有兵工廠,
- 中國歷代儒家知識分子的學術主張,隨時代發展有所不同。某個時代,有一對儒者兄弟藉作詩來表達其見解,哥哥說:「古聖相傳只此心」,弟弟表示「斯人千古不磨心」。同時弟弟也曾批評另一位儒家知識分子的學術主
- 宋代太常寺王古言︰「乞(求)今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匾)額,已賜額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婦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號者初二字,再加四字。如此,則錫命馭神,恩禮有序
- 有湧升流現象的海域,其表層海水特性相較周圍海域有顯著不同,甚至會影響該區域天氣或氣候的變化。下列哪些是湧升流海域的特徵?(應選二項) (A)海面易形成霧 (B)表層海水溶氧量增加 (C)表層海水
- 清朝學者魏源曾描述某一盛況:「阿芙蓉,阿芙蓉,產海西,來海東。不知何國香風過,醉我士女如醇醲,夜不見月與星兮,晝不見白日,自成長夜逍遙國。」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文中「阿芙蓉」指的是中國江
- 「嗣是所過郡縣,先燬廟宇,即忠臣義士,如關帝岳王之凜凜,亦皆汙其宮室,殘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壇,無廟不焚,無像不滅,斯又鬼神所共憤怒,欲一雪此憾於冥冥之中者也。」這段話應出自於下列何者?
- 以清代同治年間為背景的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八府巡按包龍星在審問舉人出身的訟師方唐鏡之前,要先革去他的功名之後,始可對他進行審訊。請問劇情的安排,有何歷史依據?(A)宋太祖禮遇文人,特別立下不殺
- 由於「氣廩之殊,其類不一」且「氣質之有偏,物欲之有蔽也,是以或昧其性,以亂其倫」,因此人們需要「知性盡心」;這樣將「氣」、「性」等自然界運用到社會上來,既使自然道德化,又使道德自然化。請問這是下
- 1630年代末期,中國通貨膨脹問題日益嚴重,在此朝代滅亡前二十年,國內出現罕見的自然災害,造成各地嚴重的饑荒與瘧疾等現象。此時有民間某宗教,以彌勒佛下凡為號召,並結合其他民間教派,動員教徒,企圖
- 下列為清末某一改革關於君上大權的內容:(1)大清皇帝萬世一系,永永尊戴;(2)君上神聖尊嚴不可侵犯;(3)君上有欽定頒行法律及發交議院之權;(4)君上有召開閉停及解散議院之權……;(5)君上有宣
- 「雍正五年諭,尊長族人,剪除凶惡,訓誡子弟,治以家法,至於身死,亦是懲惡防患之道,使不法之子弟,知所儆懼,情非得已,不當按律擬以抵償。」試問以下詮釋,何者為是? (A)地方公事,官不能離紳而有為
- 附表為血漿、絲球體、尿液中不同溶質在各體液中的濃度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蛋白質的去除是因為再吸收作用 (B)葡萄糖由 0.變成 0,是因為過濾作用 (C)礦物質由 0.變成
- 電影欣賞活動時112班欲投票選出播放的電影,由於可利用的時間有限,老師決定只播放兩部電影,並請同學們提議。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從《 一級玩家》、《黑豹 》、《侏羅紀公園》、《瞞天過海》等四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