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西元 1920 年代後,臺灣知識份子展開政治社會運動主要是受到下列哪個思潮的影響?
(A)民族自決
(B)愛國主義
(C)立憲運動
(D)共產主義
(A)民族自決
(B)愛國主義
(C)立憲運動
(D)共產主義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臺灣在民國 85 年舉辦哪次選舉後,雖然歷經中共的飛彈恐嚇,但是卻使得世界各國紛紛讚揚臺灣的民主成就,當時的總統甚至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A)總統直接民選 (B)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C)省長直
- 下圖甲、乙、丙、丁四個區域,何者既屬古代迦太基,又為當代「茉莉花革命」的起源之地? (A)甲 (B)乙 (C)丙 (D)丁。
- 學者指出:在這個地區,隨著商人的通商貿易,傳入了印度的宗教文化,此區出現許多與印度相仿的廟宇與神祇。本地統治階級在該區印度化過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他們聘請婆羅門擔任顧問,引入印度的儀式、習俗與相
- 「日治時期,□為了提升臺灣文化及加強社會觀念,因而發行了如附圖的報紙,用以宣傳理念。」上文缺空中應是指下列何者? (A)臺灣議會 (B)臺灣地方自治聯盟(C)臺灣民眾黨 (D)臺灣文化協會。
- 史家評論某地區的文化成就:「他們深以自己能傳承古希臘為榮,作家們以典雅的古希臘語寫作。當西歐正沉淪於黑暗時代時,他們繼續維持一個有教養、博學的社會,產生許多著名的歷史和神學著作,以及一種優美的書
- 8世紀時,拜占庭帝國內部發生「聖像崇拜」的爭議,支持和反對崇拜聖像者各持立場,雙方相持不下。以下是兩種觀點:甲:「我們供奉聖像,讓人民可以透過聖像學習基督教精神,並且激發他們的宗教熱情。」乙:「
- 13世紀以後,東南亞島嶼地區的人民,經由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的媒介,逐漸接受了伊斯蘭信仰。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人等最主要是以何種方式傳播伊斯蘭教? (A)透過貿易接觸 (B)藉由軍事征服
- 羅馬共和時代不斷擴張而帶來許多問題。當時有位作家描述:「羅馬人將征服來的土地部分劃為公地,分配給沒有土地和貧苦的公民,收取少量租金。但有錢人以較高租金承租,剝奪較窮者的機會……又以假名等手法將土
-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位初期多次征戰,擴張版圖。但公元前261年他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轉變:征服東部沿海的羯陵迦王國時,因目睹該地有15萬人被強制擄走,10萬人死於戰場,還有許多人稍後死去,阿育王決
- 史家討論政治領袖亞歷山大時,有不同的看法:甲:亞歷山大的成就非凡,奠定了日後羅馬帝國統治與基督教傳播的基礎。乙:亞歷山大野心勃勃,所到之處,攻城略地,屠殺守軍,將婦孺轉賣為奴。我們應當如何認識這
內容推薦
- 有關西元 1935 年總督府對地方自治的改革及選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民普選地方首長和民意代表(B)地方議員代表半官選半民選(C)地方首長全面民選(D)選舉方式為無限制選舉。
- 中國共產黨於何時徹底席捲大陸,導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 (A)民國 37 年 (B)民國 38 年(C)民國 39 年 (D)民國 40 年。
- 下列何者不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設立大學的目的?(A)提供在臺日人接受高等教育(B)為臺人減輕升學的壓力(C)方便日本學者來臺研究(D)提供在臺日人深造的管道。
- 戒嚴期間,臺灣人民的哪些權利備受限制?(甲)言論(乙)集會(丙)出版(丁)信仰宗教(戊)結社(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甲丙丁戊 (D)乙丙丁戊。
- 1979 年 12 月 10 日晚間,「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群眾參加。人群中有人私自點燃火把,治安單位認定持火把遊行違背申請之約,於是開出了鎮暴車,終於釀成一場警民大衝突。請問
- 日治時期由於不再有纏足的風氣,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列何者?(A)運動項目變得多元化 (B)女子讀書的風氣日盛(C)每位平民都能擁有許多鞋子 (D)婦女參與工作的生產效率提高。
- 1979 年 12 月 10 日晚間,「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群眾參加。人群中有人私自點燃火把,治安單位認定持火把遊行違背申請之約,於是開出了鎮暴車,終於釀成一場警民大衝突。請問
- 「1895 年日軍接收臺灣時,官兵實際死於戰鬥者僅 164名,而死於疫病者卻高達 4,478 人。」由上述情況及數據判斷,下列哪項推論正確?(A)日本人普遍身體差,沒有抵抗力(B)臺灣人習慣不
- 「1895 年日軍接收臺灣時,官兵實際死於戰鬥者僅 164名,而死於疫病者卻高達 4,478 人。」由上述情況及數據判斷,下列哪項推論正確?【題組】承上題,為改善此一問題,總督府陸續實
- 喬安愛好攝影,有一天來到臺中火車站,發現此車站融合了西方的建築風格,設有大時鐘,是國家二級古蹟。依據上述的特色判斷,臺中火車站應該是何時建立的呢?(A)清領前期 (B)清領後期 (C)日治時期
- 某直轄市市長表示:「民國六十八年,我與同志在這個城市舉行示威遊行,遭執政黨逮捕判刑,沒想到我還能當選這個城市的市長,服務各位市民。」上述直轄市市長管轄下圖的哪座城市? (A)甲 (B)乙 (C
- 爸爸:「兒子,恭喜你考上大學,這是臺灣人的光榮。」日治時期的此人若要搭乘火車前往學校,應在下列何站下車? (A)高雄車站 (B)臺南車站(C)臺中車站 (D)臺北車站。
- 「台灣議會的設置,是台灣人唯一的活路」請問:此句話,有可能是誰的名言?(A)唐景崧 (B)丘逢甲 (C)余清芳 (D)蔣渭水。
- 某位史家說:「十字軍對歐洲文明影響是否很大,是有爭論的。毫無疑問,十字軍有助於義大利港口城市的經濟成長,尤其是熱那亞、比薩和威尼斯。然而重要的是,十二世紀財富和人口的增加先使得十字軍運動成為可能
- 『海角七號』是第一部賣座破億的國片。故事的源頭來自七封未寄出的情書,日籍男教師因西元 1945 年的戰爭,與臺灣女學生分開,男教師無奈離開台灣的原因為何?(A)甲午戰爭期間,日人回日本支援戰爭
- 二、題組一、電影《KANO》描述 1931 年 7 月,嘉義農林學校棒球隊代表臺灣參加日本甲子園高中棒球錦標賽。嘉農棒球隊是由臺灣本地青年、原住民、日本人所組成,接連過關斬將,最終成功闖進了總冠軍賽。
- 在日本治臺政策進入哪一時期,政治社會運動在總督府的壓制下,逐漸沉寂?(A)同化 (B)無方針 (C)內地延長 (D)皇民化運動。
- 【題組】此類型的教育主要以哪兩字為原則?(A)實用 (B)均衡 (C)同化 (D)技術。
- 【題組】片中男、女身穿西裝、洋裝、斷髮,主要是受哪一時期統治者所帶動民眾易服改裝的影響? (A)日治時期(B)荷治時期 (C)光復初期 (D)清領時期。
- 二、『悲情城市』為侯孝賢導演的作品,勇奪 1989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獎。此片情描寫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的情形,從林氏家族的故事反映出時代變遷及政權輪替過程中,所造成不可抹滅的衝突。請問:【題組】3
- 【題組】二二八事件爆發,該年三月到五月,國民政府展開哪項行動,四子—文清因資助異議人士,最後受到牽連,生死未卜? (A)清鄉 (B)清黨 (C)戒嚴 (D)光復。
- 三、『陳澄波,台灣嘉義人,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之後赴日就讀東京美術學校,是早期留學日本的台灣學生之一。1926 年,他以畫作「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國美術展覽 會』,成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覽的
- 【題組】續上題,此人是哪位?(A)陳儀 (B)陳誠 (C)蔣中正 (D)蔣經國。
- 【題組】二二八事件爆發當下,統治臺灣的最高職位為何?(A)行政長官 (B)臺灣總督(C)臺灣省省長 (D)臺灣巡撫。
- 【題組】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陳澄波和地方人士成立的調停組織為何?(A)二二八受難家屬協會(B)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C)二二八自治聯盟(D)二二八民眾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