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課堂上歷史老師請學生介紹古代學者。甲生說:物質、精神不可分離;保持身心平衡;重視研究自然現象;治學方法從蒐集資料著手,經整理、分類、組織、綜合而獲得原理、原則。他以這種方法擴展其知識領域,在政治學、生物學、物理學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貢獻,成為歷史上少見的博學鴻儒。乙生說:重視抽象觀念,為哲學開拓了一個廣大的新園地;其學說為一個理想社會所追求的既不是民主,也不是自由,而是和諧與效能。他的歷史定位是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先驅。丙生說:人首先必須「了解自己」(Know Yourself),尤其要了解自己的無知,才能求得真正的知識。人如果真的知道善之所在,就不會為惡,而一切好的行為都由理智控制,一切道德的根源都是理智的得勝。不斷激勵年輕人,熱愛真知識並自我檢討。被控以「不信神、腐化青年」的罪名,判處死刑,成為西方第一個為堅守自己原則而犧牲的哲學家。丁生說:有一個學者非常重視直接史料和口傳史料的運用,例如他常在書中使用「據云」、「聞諸」等等筆法說出史料的來源。尤其對碑文史料的運用更是匠心獨具,例如他經常親自採訪古蹟、神廟、戰爭紀念碑等考古學上的資料,來充實他的歷史內容。尤其遇到外國語碑文時,他都要商請當地人代為翻譯,可見他對史料蒐集的慎重與完備。
(1)請問甲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1)請問甲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96389
統計:A(212),B(641),C(2218),D(11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貨幣升貶值、貨幣升值與貶值
內容推薦
- 他因經理全臺鹽務而成為鉅富,但卻無紈袴氣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所修建的潛園,是當時新竹地區文人主要的活動據點,在他的支持之下,也使得新竹詩社發展相當蓬勃。他是 (A) 季麒光 (B) 林占梅
- ( )「和平、土地、麵包」,是那一時期俄國民眾的訴求? (A) 1904年 (B) 1917年 (C) 1945年 (D) 1968年
- 【題組】(3)資料(三)所顯示的生命觀,應是指哪一民族? 。
- 下列選項的古詩詞,所詠者為「梅」的是 ?(A)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B)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C)每對春風競
- 【題組】40事親至上,行魯鈍,但志節堅毅,日三省其身,悟聖道一貫之旨。(選一個)
- 他深知「臺地向稱饒沃,久為他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眈眈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而山前山後,其當變革者,其當創建者,非十數年不能成功。」他是誰? (A) 沈葆楨 (B) 丁日昌 (C
- 「臺灣奸民私煎砲磺,已未論興敗,如在十斤以下杖一百,十斤以上徒一年,每十年加一等,百斤以上及合成火藥至十斤以上,照鑄礮位處斬。」這律令判定的背景是(A)林爽文事件後,清廷治臺轉趨嚴苛 (B) 清
- 【題組】34孔子女婿,舊傳能通鳥語。
- 29依據古人對時間的稱謂、計時的方式,請選出敘述錯誤者 (A)「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句中「晦」、「朔」分別是農曆三十與初一(B)仲夏是農曆五月,臘月是指農曆十月(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
- 【題組】33善貨殖,家累千金。孔子歿,守喪六年。
內容推薦
- 一本介紹臺灣原住民民俗的書中,有下列一段描述:「祭拜方式,一般在公廨或住宅內設立祖壇,供奉數個壺甕,內盛清水,插蘆葦葉、甘蔗葉……作全族社的精神寄託。」這種信仰應存於那一族原住民中? (A)
-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禮記.學記》)關於此段
-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前後意義不同的選項是:(A)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B)迴車駕「言」邁/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C)絕代有「佳人」,
- 【題組】(2)請問乙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 )中國的五四運動、朝鮮的三一運動及臺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就這些運動的外部影響而言,主要受下列何者影響所致? (A) 極權政治興起 (B) 全球經濟恐慌 (C) 社會主義勃興 (D) 民族自
- 【題組】35曾任莒父宰,晚年設教於西河之上,為魏文侯師,與「喪明之痛」、「西河之痛」典故有關
- 說話或行文時,並不直說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辭,曲折含蓄的暗示出本意來,是為「婉曲」。 下列文句不屬於「婉曲」技巧的選項是:(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B)然而陳涉,甕牖繩樞
- 下列是杜牧的七言律詩,請依格律及詩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甲)塵世難逢開口笑 (乙)古往今來只如此 (丙)菊花須插滿頭歸(丁)但將酩酊酬佳節 (戊)不作登臨恨
- 【題組】(3)請問丙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 )一位學者提到二十世紀初的歷史時說:「亞洲一個小王國對歐洲一個強大國家的勝利是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一事件給整個殖民地世界以巨大的希望和極大刺激,……使各地被壓迫民族激動不已。」這位學者所
- 【題組】36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不遷怒,不貳過,安貧樂道,其心三月不違仁,後世尊為「復聖」。
-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上述文句的意涵,與下列何者意義相近?(A)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B)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 關於下表,下列哪一個是合理的解讀? (A)日治時代臺灣民眾遭受日人的經濟剝削 (B)日本殖民的策略為工業日本、農業臺灣(C)戰後臺灣因受中國經濟拖累而物價飛漲 (D)實施耕者有其田後,農民收入穩定
- 【題組】(4)請問丁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如圖斜線區域﹐可由下列哪一不等式表示﹖ (A) (B) (C) (D) (5) ﹒
- 【題組】37善為說辭,深於自信。曾因晝寢,孔子責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
- 曹丕主張:「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此種文學論點,與下列何者相同?(A)文章體製本天生,祇讓通才有
-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有關此段文字的敘述,何 者正確? (A)朱鮪、張繡均是東漢末人 (B)漢主指劉邦,魏君指曹操 (C)涉,音ㄉㄧㄝˊ,通「牒」。 剚,
- 24閱讀以下短文,選出解釋錯誤的選項: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理智根於心,
- 【題組】38曾為武城宰,行禮樂之教,孔子曰:「割雞焉用牛刀」。
- 閱讀下列短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聖人之道不傳於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說干時君,紛紛藉藉相亂。六經與百家之說錯雜,然老師大儒猶在。火於秦,黃、老於漢,其存而醇者,孟軻氏而止耳,揚雄氏而止耳。及
- 柳宗元〈報崔黯秀才論為文書〉:「然聖人之言,期以明道,學者務求諸道而疑其辭。」下列文句,何者最能呼應題旨?(A)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B)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
- 以下二筆資料是關於希臘時期的二個哲學派別。【題組】資料一: 某個哲學學派認為:宇宙萬物皆由原子偶然的組合而產生,人心、靈魂均是如此,原子一旦分裂,一切均化為烏有,既無天堂也無地獄,人不需向鬼神祈求
- 小明在圖書館找到一份地圖如右圖所示,請問:這是哪一時期的臺灣行政區地圖? (A)明鄭時期 (B)雍正時期 (C)乾隆時期 (D)康熙時期。
- 【題組】39貌似聖人,故孔門弟子欲以事孔子之禮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