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七、閱讀測驗(每題 2 分,共 10 分) 甲、噪音對人的傷害從醫學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發身體的疲勞和不適,對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傷害。60 分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會引起人的厭煩。假如在超過 70 分貝噪音的環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當然,75 分貝的噪音算中等級別,它能影響人的思維和情緒。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們雖然比較短暫,但其激烈程度可以嚴重干擾人們的生活。例如:摩托車在行駛中的噪音可以達到 100 — 110 分貝,其強度超過電鋸鋸木發出的聲音;搖滾樂隊的某些演奏可能產生 140 分貝的噪音,它大大超過噴氣式飛機降落到距地面 100 米時產生的轟響。科學實驗表明,超過115 分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嚴重的煩躁和不安,這種情況相當於癲癇病發作時的一系列大腦變化;面對 160 分貝的噪音,動物有可能死亡。 雖然我們生活在喧鬧聲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覺。人的耳朵有一種“掩蔽”功能,能自動清除環境噪音,而把那些我們感興趣的聲音突現出來。因此,我們能聽見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場所的人對我們的講話。耳朵還能將講話人的聲音分離出來,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環境噪音。但這只是大腦的一種“應對”技巧,噪音已經絲毫不漏地進入我們的聽管和神經系統,其後果是,強烈和長時間的噪音會破壞聲感受細胞上的纖毛。這些纖毛就是我們的“傳聲器”,隨著它們的逐漸被破壞,我們甚至可能失去聽覺。長此以往,耳鳴和心悸將接踵而來,並且身體的平衡系統也會因此而遭到破壞。從國際上的一些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生活在喧鬧地區的一部分居民的聽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差。在美國 64-75 歲的人群中有 1/4 的人失去聽力;在義大利這個比例達到了 18% ,是 40 年前的兩倍。據一些國家徵召新兵的人介紹,現在有聽力缺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選自(科學世界)2004 年第 4 期)
1.依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75 分貝的噪音能影響人的思維和情緒
(B)超過 110 分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嚴重的煩躁和不安,相當於癲癇病發時一系列大腦變化
(C)噪音是人人皆可察覺的
(D)耳鳴和心悸與噪音無關
1.依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75 分貝的噪音能影響人的思維和情緒
(B)超過 110 分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嚴重的煩躁和不安,相當於癲癇病發時一系列大腦變化
(C)噪音是人人皆可察覺的
(D)耳鳴和心悸與噪音無關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4),B(2),C(0),D(0),E(0)
內容推薦
- 請問「學而時習之」的「之」,詞性與下列何者相同?(A)擇其善者而從「之」(B)赤子「之」心(C)送孟浩然「之」廣陵(D)天倫「之」樂
- 請問何選項的修辭兩兩相同?(A)垂涎三尺/一絲不苟 (B)如虎添翼/蓊蓊鬱鬱(C)明褒暗貶/歷歷如繪 (D)一帆風順/外強中乾
- 「煙會說話」,是運用轉化修辭,下列選項何者也使用此修辭?(A)涎著臉要媽媽摺紙船(B)我送妳離開千里之外,妳無聲黑白(C)天上風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追(D)你形容我是這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美
- 【題組】Which following is true?(A) The rubber duck was created by Hofman when he was taking a bath.
- 以下「」中的讀音何者正確?(A)德信因賄「賂」官員,導致丟了飯碗─ㄌㄨㄛˋ(B)那張粗「糙」不堪的紙,怎能用來包裝禮物呢─ㄗㄠˋ(C)媽媽擅長烘「焙」蛋糕,我常因香味而垂涎三尺─ㄅㄟˋ(D)我不
- 【題組】一小「撇」
- 下列歇後語何者前後的配合是正確的?(A)牛郎約織女─後會有期(B)泥菩薩過江─普渡眾生(C)關公面前耍大刀─勇於表現(D)張飛穿針─假裝斯文
- 【題組】Why did the artist create the big yellow duck?(A) Because it can catch people. (B) Because t
- 請選出書寫體改為印刷體的正確答案。 (A) Hay with a fall an television.(B) Play with a fall on television.(C) Hay
-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說明為學須具備何種精神?(A)專精一致(B)慎思明斷(C)積極有恆(D)隨機應變
內容推薦
- 媽媽正值花信之年時嫁給年過而立的爸爸,兩年後生下長女小貝。時光匆匆又過了數年,小貝已屆及笄之年,請問下列何選項的敘述是正確的?(A)及笄之年比志學之年大一歲(B)媽媽已過不惑之年(C)爸爸已屆知
- 下列詞語中的「白」,何者指「實際顏色」?(A)「白」瞪著眼(B)真情告「白」(C)繳了「白」卷(D)「白」皙肌膚
- 乙、蘇州園林◎概 況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裏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根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
- 【題組】細「ㄋ一ˋ」
- 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可以更精確的傳達作者的意思。下列文句,何者的標點符號使用最正確?(A)我們一時一刻的需要。都有無量數的勞動者─無論是勞心或勞力─辛辛苦苦地來供給,而我們坐享其福。(B)一個,
- 有些句子雖然是問句,但它的的答案其實就在問題的反面,下列哪個句子並「非」這種情況?(A)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C)這群清道婦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工作的(
- 【題組】以下哪個園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A)獅子林(B)滄浪亭(C)拙政園(D)留園
- 【題組】功虧一「ㄎㄨㄟˋ」
- 以下敘述何者有誤?(A)〈紙船印象〉一文,是藉詠物來抒情,用冒題法開端,再引出主題,進而寫母愛(B)〈紙船印象〉文末表現薪火相傳之美(C)「母親摺船給孩子,......這種美麗的情感要到年事稍長
- 【題組】蘇州園林內建築數量居冠的是?(A)滄浪亭(B)留園(C)拙政園(D)網師園
- 【題組】炊煙「ㄋㄧㄠˇ」ㄋㄧㄠˇ
- 【題組】敷「一ㄢˇ」
- 【題組】結著厚「ㄐㄧㄢˇ」
- 二、注釋(每題 2 分,共 16 分)【題組】倏忽
- 【題組】「甫」經下水
- 【題組】時習
- 【題組】下列文句,何者可說是本文的主旨? (A)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B)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營中之事
- 【題組】「慍」怒
- 【題組】儼然
- 【題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根據文意,作者說出這段話的心情最可能為何? (A)一心想飛黃騰達,卻不得志 (B)不為一己之私,只求國家昌盛 (C)只求隱居山
- 「鏡破留餘光,蘭死留餘香。」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哲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B)窮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C)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後風 (D)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 【題組】必有我師「焉」
- 【題組】娓娓
- 子貢問曰:「有一言( 3 )?」子曰:「( 4 ),己所不欲,( 5 )。」【題組】3
- 【題組】作者運用了很多轉化修辭的詞句,來形容在陽光升起的所在,以下何者「不是」? (A)清洗仰起額頭的山崖(B)土地已展開歡顏揮別陰霾 (C)和風習習,白雲靉靉(D)田溝中的清水沖走了悲哀。